导语

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得到过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更传说曾与《水浒传》中的燕青有染,传说爱慕燕青,由此可见,其事迹颇具传奇色彩,也间接证明了李师师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

李师师本来是汴京城里运营染房的王寅的闺女,四岁时她妈妈去世,爸爸便把她寄名寺庙,老僧为她摩顶,她忽然痛哭。

李师师有多媚

老佛家弟子觉得她很象佛门弟子,由于大伙儿管佛门弟子叫“师”,因此 她就被称为师师。一年以后,爸爸王寅由于官府宣布推迟坐牢获罪坐牢,没多久就罪死在牢中。李师师这时因父母离婚而流露街头。

以运营妓院为业的李蕴见她是个佳人胚子,因此将她收留在妓院,取名字李师师,长期教她君子六艺、歌舞表演吉他弹唱,及其侍人接待客人之道。结果将塑造变成文人墨客、公子王孙争相角逐的万种风情的京都名妓,连当朝皇上宋徽宗也久慕其名而想一亲芳泽。

那时候,“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曾见过李师师一面,不知不觉中心醉神迷,一时兴起,为其留诗一首,以赞其容貌:“群山眉黛长,细柳柳腰袅。妆罢立清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从秦学士的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师师是何其的容貌!怪不得宋徽宗竟不管不顾九五至尊的面子,屈尊降贵,来到花街柳巷寻花问柳。

李师师和宋徽宗

在高俅、王黼等亲信高官的精心策划下,宋徽宗微服出宫来到了花街柳巷李蕴开设的妓院,看到可望不可及青楼佳人李师师。宋徽宗一见钟情,禁不住如痴如醉。李师师与高俅早已相遇,现如今见到身居高位的高俅居然对这名陌生的顾客恭恭敬敬,迫不得已着意服侍。

从今以后,宋徽宗对后宫三千佳丽熟视无睹,隔三差五就以关心群众为由,微服出宫来到李师师所属的青楼寻欢作乐,没多久,李师师也知道这一顾客的真正真实身份,也是百般奉承。

现如今的李师师可与以往相比,真实身份尽管是青楼的烟花女子,但却是“名花有主”,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公子王孙,乃至是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当朝官员也只有望“师”兴叹。

李师师备受宋徽宗青睐,早已无限风光,本应踏踏实实地做皇上的二奶。殊不知,李师师并不是那类拥有新感情便忘掉昔日恋人的女性,因此,一首《少年游》古诗词的传播开来,让她的人生道路热血传奇又添到了一抹粉色的颜色。

李师师和周邦彦

实际上,过去的全部顾客中,李师师针对周邦彦还是十分偏爱的,周邦彦针对李师师也是有很大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有一天晚上,宋徽宗得病卧床不起,周邦彦借着这一空儿前去探望李师师。

二人已经倾吐昔日恋人之时,突然听闻宋徽宗来到妓院门口,周邦彦避开不能,只能藏在床下。因为宋徽宗这时早已命人到宫廷与李师师的青楼中间挖通了正宗,来来去去不但十分秘密,并且也十分方便快捷。这一次,宋徽宗与李师师聊了一会儿就由于身体不舒服急匆匆进宫了,并没有让周邦彦在床下藏了太久。

周邦彦,号美耀,生得雅致绝美,博涉千家,且能按谱酒曲制作,所作乐府长短句,词韵清蔚,在宋神宗的情况下就干了官府的太乐正。他与李师师常常来往,李师师以善歌出名,为她编曲写词的便是周邦彦。

这时的周邦彦虽已老迈年高,但他与李师师却结为词曲知心。他总是在青楼卖淫女的身上得到 设计灵感,因此其古诗词十分艳情。

见到宋徽宗离开青楼,从床下钻出来的周邦彦禁不住醋意大发,居然挥毫填好了一首《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持续,相对行坐调笙。细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比不上休去,直是少人民银行。”

殊不知,宋徽宗痊愈后就来到了李师师这儿欢宴,李师师一时痴狂把这首歌词唱了出去。宋徽宗问到底是谁做得,李师师随意讲出是周邦彦。

殊不知,这话一出入口,李师师就追悔莫及。因为这首歌词讲到的全是那一天宋徽宗带故障前去探望李师师的情况,因而,他马上懂了周邦彦那时候也一定就在屋内。这时,宋徽宗尽管面色剧变,心里忿然,但并没有责怪李师师,仅仅,过去了几日便找一个托词把周邦彦贬出汴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