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韩国出版了一本《韩国战争史》,作为韩陆军军官学校的教材。

这是一本主观立场非常强烈的书,在撰写韩国与其他国家交战的战例,总是极力夸大对方的损失和本方的战果。

然而在该书中有一个章节看起来颇为反常,那就是对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第二十军彻底击溃韩军第三军团两个主力师这一战,最终导致整个军团被解散。

该书对这场伤亡率高达92%的惨败没有加以遮掩,而是如实在写进这本战史中。

这个战例肇始于1951年5月16日,这一天志愿军第二十军在军长张翼翔率领下,一举突破昭阳江,旋即猛插五马峙,从而将韩军第七师与其第三、第九两个师之间的联系成功割断。

张翼翔战旗一挥,又在人民军第五军团的协同下,准备将韩三师、韩九师围起来“包饺子”。

韩军其第三军团长刘载兴见手下两个主力师被围,对这一局势大为震恐,决定迅速南撤。

然而不可一世的美军凌驾于韩军之上,驳回了韩军总部提出的三军团南撤建议,要求他们无论出现任何情况,绝对不许南撤。

短短一天后,志愿军相继攻克加里峰、五马峙,意味着韩军的主抵抗线完全被突破。

韩三师、韩九师师长见形势危急,不再请示美方就先后下达了让部队向南撤逃的命令。

刘载兴大惊,他完全没想到事态会如此一发不可收拾。尤其让他难以置信的是,志愿军竟在地形不熟的情况下,只用了夜间三四个小时就一举攻克了五马峙这个战略要地!

然而直到此时,刘载兴仍抱有幻想,认为韩三师、韩九师的编制尚在,有两个炮兵营的支援应当可以突围。

为此,刘载兴亲自坐飞机去见了这两个师长,商定了突围路线,回到军团部后又派飞机向他们空投了一批补给品和炮弹。

韩三师、韩九师当晚就按计划开始突围了,然而结果之糟糕却让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本来安排最先突围的是韩九师三十团,没想到二十九团三营却贸然抢先行动,引来了志愿军的猛烈炮击,打乱了他们的整个计划。

在密集的炮火下,韩军各团各营完全被打乱打散了,各自夺路而逃,场面极为混乱。

韩九师三十团并不知道这些情况,仍在傻傻地等待师部发出攻击命令。但直到原定时间过了很久,他们仍没有接到任何指示,只能僵守原地。

韩三九师见局面如此混乱,意识到已经无法再按原方案突围,就接受美军顾问的建议,带着残部撤至芳台山一线。

没想到他们跑到芳台山一看,才发现那里的地形根本不适合驻扎,反而很容易被志愿军困死。

这支残部军心大乱,完全陷入了无指挥、无秩序的糟糕状态,韩军军官们大都扯掉身上的军衔等标志,士兵都是三三两两各自行动,成了一盘散沙。

5月18日黄昏,韩军溃退至三巨里、广院里附近,仍然无所适从。

到了19日,这些溃军更加混乱不堪,根本没有军官站出来指挥,也没有士兵愿意听从指挥,都像没头苍蝇一般团团转。

此时他们粮食早已耗尽,士兵们非常饥饿却根本没有东西可吃,有很多人饿死在山上。有一些人实在无法忍受,就在山上挖野菜、摘野果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挖野菜也不在行,竟有部分人误食有毒的野菜而死。这种小概率事件发生后,让溃军陷入更加绝望的情绪之中。

在开战之前,韩三师、韩九师作为韩军第三军团的两个主力师,原本拥有23000余人的兵力。那么,这两个师在这场溃败之后还剩下了多少人呢?

这些数字在韩军自己编撰的《韩国战争史》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可以说是毫不隐讳:

韩三师只剩下727人,包括:师部149人、十八团40人、二十二团94人、二十三团69人、十一炮兵营15人;

韩九师只剩下1323人,包括:师部236人、二十八团181人、二十九团426人、三十团500人、三十炮兵营80人。

这两个主力师到此时只剩下区区2050人,换言之,他们的伤亡率达到了惊人的92%!

其实韩军自己也不再纠结于精确的数字了,因此韩三师、韩九师已经彻底被打垮了,他们后续做出的安排也只能绝望来形容。

原本被视为韩军“希望之星”的韩三师师长金钟五由于这次溃败被解除职务。

韩九师虽然保留了建制,却被配属给了美军第三师成了最不受待见的附庸军。

第三军团原本是美军重点“培养”的一个军团,不但由美军精心培训,而且全部配置了美式装备,没想到真正上了战场却如此不堪一击。

韩军这样的惨败让美军无法接受,他们干脆宣布解散韩军第三军团,撤销了其番号。

《韩国战争史》作为韩国人自己撰写的战史,在述及朝(鲜)战争时有一个基调,那就是尽可能彰显韩军战绩、夸大中朝军队的损失,但对于韩三师、韩九师彻底被志愿军打垮、伤亡率高达92%这件事,却仍然毫不隐讳写进其战史,这件事看似令人费解,实际上也是无可奈何、迫不得已而为之。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韩三师、韩九师败得实在是太惨了,连累整个军团都被解散了,还怎么糊弄别人呢?他们也想通了,索性不再搞什么“春秋笔法”,老老实实写在战史中算了,否则第三军团被解散这件事怎么解释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