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胃,像拔掉毛的雞皮一樣!”

看到自己的胃鏡檢查報告,小週一時說不出話來。

小周是個妥妥的95後,雖然年齡不大,卻是個“老胃病”了。“從十幾歲開始就痛了,當時去醫院說是胃炎喫點藥就好了,後來反覆胃痛,喫藥也沒效果,纔想來醫院看看。”

醫生檢查後告訴她,她不僅

患有雞皮樣胃,幽門螺桿菌指標更是比普通人超標10倍!

而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好在發現得及時,正規治療後1-2年,胃壁就可以恢復如初。”

一、很多年輕人的胃已經垮了

據調查數據顯示:目前,

13億中國人,腸胃疾病患者(包括食管反流、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等)佔了有1.2億

,而且患病人羣的平均年齡也越來越年輕。跟30年前的數據相比,19-35歲的年輕人發生胃癌的幾率足足上漲了1倍,而35歲以下的年輕人發生患胃癌的比例佔據病患總數的6%-11%。

這些數據的上升,一再提醒我們,要對胃病引起重視,不然很可能引發胃癌,胃癌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很可能危及生命。

如今,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加之飲食不規律,如今慢性胃炎正在明顯向年輕人傾斜。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擔心:胃炎會不會癌變?從胃炎發展到胃癌有多遠?

二、胃炎離胃癌有多遠?一種胃炎是癌前病變

從最開始胃炎想要演變到最後的胃癌,需要花費的時間還是比較長的,一般需要經過4步:

淺表性胃炎:

屬於炎症的一種,多隻發生在胃粘膜的表層,症狀多數都比較輕微,和胃癌關聯不大。

萎縮性胃炎:

屬於癌前病變,這種情況說明胃粘膜腺體已經減少、萎縮,患者可出現明顯的胃痛、胃脹等表現,要是合併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需及時清除,並定期複查。

腸上皮化生:

分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腸化生,一般上皮分化比較好的多少良性胃病引起,如慢性胃炎,如上皮分化差,在腸型胃癌旁黏膜中檢出率比較高,和胃癌關係緊密。

異型增生:

上皮化生如果沒有及時解決,就會進展到這一步,可分爲低級別和高級別異型增生,後者發生癌變的幾率爲60%-85%,需及時在胃鏡下進行治療。

胃癌就是最終結果了,由此可見,如果我們可以在這4步都及時做好防患工作,同時積極治療一些腸胃疾病,那麼,多半也不會走到胃癌這一步。

而說到胃癌,不得不提到幽門螺桿菌,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三、幽門螺桿菌也是胃癌高危因素

南方醫院消化科教授陳燁介紹:幽門螺桿菌主要寄生在胃黏膜組織中,所以在感染幽門螺桿菌後,可嚴重損害胃粘膜,根據世衛組織報告,

每年新發現的胃癌有近50%的病例都與幽門螺旋桿菌長期持續感染有關,是導致我國胃癌的主要病因

,其致胃癌作用遠遠超過飲食習慣、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

幽門旋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是無感染者的2-3倍都不止。

而現在的研究證實,

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發生風險達39%,而且根除越早收益越大。

所以,一旦被查出幽門螺旋桿菌,要及時根據自身情況定製解決方案,如喫藥,或者進行清除幽門螺旋桿菌。

四、注意:根除幽門螺桿菌要規範

目前臨牀上針對幽門螺桿菌根治治療最常用的用藥方案有三聯、四聯方案。前者由於藥物的耐藥性等原因,清除率已遠低於80%,所以

以強效抑酸PPI爲基礎的四聯用藥方案(四聯療法是:質子泵抑制劑(PPI)+兩種抗生素+鉍劑)

更受醫生們歡迎,

根除率可以達到95%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制定藥物治療方案後,必須嚴格按照醫囑完成療程,

一般情況至少需要堅持服藥10~14天

,短了可能達不到效果,長了可能引起其它問題。

1.爲什麼有些人會根除失敗?

導致Hp產生耐藥的原因主要有3點:

一是濫用抗生素;二是治療方案不規範

,包括不合理聯合用藥以及不按療程全程用藥、不定時服藥、私自減少藥量等;

三是根除適應症掌握不嚴。

對於第一次殺菌沒有成功的患者,要調整治療方案進行二次根除,具體方案因人而異。

2.根除成功後,如何防止再次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有很強的傳染力,可通過手、不潔食物、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衛生,

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

;定期給碗筷廚具消毒;喫飯的時候,實行分餐制,

最好不要互相夾菜;如在外就餐,最好選擇衛生環境好的就餐環境並

自帶碗筷

,以免細菌傳染;儘量

避免喫生食,喝生

水;家裏如果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患者,要

注意餐具等分開

,避免傳染;

注意口腔衛生

,最好3個月換一次牙刷;不要口對口給孩子餵飯,以免將細菌傳染給抵抗力較爲薄弱的孩子。

只有這些方面都儘量去注意,才能夠有效減少重複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幾率。

總結:胃癌發病率越來越高,嚴重威脅到人們的健康,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患,而幽門螺桿菌是導致多種胃病,包括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一旦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後,要及時採取合理的解決措施,爭取最大化降低它帶來的傷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