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鄧普頓最新觀點:疫情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或更久,我們認爲生物技術行業存在巨大投資機會

記者 | 李健

9月29日,富蘭克林鄧普頓舉行了線上發佈會,闡述了他們對於新冠肺炎疫苗問世時間的觀點,以及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一些生物醫藥公司迎來了投資機會。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組合經理溫迪·林認爲,“有人認爲我們或許能夠在2021年年中結束疫情的問題,實際上我認爲不太可能。”因爲目前沒有公司已經大規模生產出了疫苗,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的話,可能明年纔會開始大幅擴產。

“更重要的是,很多國家,比如美國,更在意本國自己的情況,更關注自己的公民是否接種疫苗。美國不是真正關心其他國家,其他國家或許只是貿易伙伴,所以其他國家會在更長時間裏遭受疫情的折磨。我認爲,新冠疫情的持續時間要遠超2021年,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甚至更久”。

對於生物醫藥的投資機會,富蘭克林鄧普頓股票團隊的高級副總裁兼研究總監埃文·麥卡洛克則表示,醫藥行業內的大市值公司過去5到15年市盈率非常低,例如安進、Biogen、吉利德和瑞頌等。即使像再生元那樣依然增速較高的企業,也無法和過去的高增長媲美。與此同時,一些小型的、不太成熟的公司中,有一批增速快速的公司。

以下是會議實錄,《紅週刊》記者編譯:

美國、歐洲和日本或將最先獲得疫苗

洛雷塔·雷:早上好,歡迎大家。我是富蘭克林鄧普頓亞太區企業通信副主管洛雷塔·雷。今天研討會的主題新冠疫苗藥物的開發進展和相關機會。首先,我要給大家介紹富蘭克林鄧普頓股票團隊的高級副總裁兼研究總監埃文·麥卡洛克。埃文也是富蘭克林鄧普頓生物技術新領域基金的首席投資組合經理。他專精於對生物技術公司與製藥公司的研究和分析,尤其是那些治療重點爲傳染病、心血管疾病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公司。埃文已經在富蘭克林鄧普頓工作28年了。

今天和埃文共同出席的是研究分析師、投資組合經理溫迪·林博士。她重點研究的投資領域爲血液學、腫瘤學、基因治療和孤兒病。林博士於2016年加入富蘭克林鄧普頓。

在開始今天的會議之前,我想請大家先投一個票,問題是,“你認爲哪個國家將是第一個成功開發出安全新冠疫苗的國家?”選項有美國、英國、俄羅斯、中國和澳大利亞。

埃文·麥卡洛克:我們來看一看投票結果。我們中大多數人認爲美國將是第一個成功研製出安全疫苗的國家。我覺得投票結果很有趣,因爲沒有人選擇俄羅斯。事實上,他們是第一個批准疫苗註冊的國家,儘管我們還不確定這款疫苗是否安全或有效。讓我們拭目以待。

溫迪·林博士:大家最關心新冠肺炎相關藥物和疫苗的研究進展,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500個新冠相關的產品正在開發中,涵蓋了所有開發階段。這形成了非常複雜、多樣化的產業情況。爲了幫助我們簡化對它的思考,我們把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分爲三類。第一類是抗病毒藥物,用於治療病毒感染本身。第二類是控制感染症狀的藥物。第三類是疫苗,用以預防感染。這三類藥物對治癒新冠肺炎患者而言都很重要。但我要指出的是,疫苗可能是這三者當中最重要的,因爲它是結束大流行的關鍵,也是實現羣體免疫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我們的討論會包含以上三種藥物。

在開發針對新冠肺炎的不同療法時,我們需要記住以下四個問題。第一,這些藥物是否安全?第二,這些藥物是否有效?第三,我們能否大規模生產這些藥物以滿足需求?第四,患者能否負擔得起這些藥物?這些問題適用於每一種正在開發的藥物,無論它們針對何種疾病。但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背景下,它們變得尤爲重要。

我們先來看第一類藥物,即抗病毒藥物。抗病毒藥物是一類用來治療病毒感染的藥物,它們通過阻止病毒自我複製來發揮作用。目前有幾種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藥物正在開發當中,最被看好的一種叫做瑞德西韋,來自吉利德科學公司。今年早些時候,瑞德西韋的三期臨牀試驗顯示出了非常喜人的結果,研究表明,它能夠有效縮短中、重度患者的康復時間並降低死亡率。到目前爲止,它是針對新冠病毒最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因此,它已成爲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標準藥物。

你們或許已經聽說,美國藥監局在今年5月批准了瑞德西韋的緊急使用授權。這項制度允許在緊急情況下使用未經批准的藥品,但它並不等於藥物已經獲得批准。美國藥監局或許會在今年批准瑞德西韋上市,而一旦獲得批准,它的使用範圍將更加廣泛。目前,即使獲得了緊急使用授權,瑞德西韋的使用範圍還是非常有限,因爲這種藥的產能並不高,所以公司能夠供應的藥物並不多。要想擴大生產規模以滿足全球的需求,還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所以很遺憾,目前來說,並不是每一個想要使用它的患者都能如願,至少短期內不能。

除瑞德西韋以外,目前沒有任何其他抗病毒藥物在臨牀試驗上顯現出明顯的治療效果。或許大家都聽說過羥氯喹,這種藥物已經被廣泛地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但從幾個大型隨機研究的結果來看,它似乎並不是很有效;在某些情況下,它甚至對一些患者造成了傷害。出於這個原因,美國藥監局已在6月份取消了對羥氯喹的緊急使用授權。

現在我們來討論第二類藥物,即用於緩解新冠肺炎相關症狀的藥物。在新冠肺炎感染中,往往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狀最終導致了患者的死亡,比如細胞因子風暴導致的免疫反應亢進。如果我們有更多的藥物進行支持性治療,對治癒患者和降低死亡率都會有重要意義。我們現在已經看到,很多被批准用於其他適應症的藥物,很可能被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我不會花太多時間討論這些,只是想強調一下,我們有很多抗炎藥物,比如地塞米松(一種類固醇),正在被測試能否用於解決患者的免疫反應亢進。我們還有其他藥物用來解決其他的新冠肺炎症狀,諸如心肌病、敗血症以及急性呼吸道疾病綜合徵等。這些症狀都有可能導致患者的死亡。支持性藥物中會有一些是有效的,它們可以用來與瑞德西韋等抗病毒藥物配合使用以救治患者。

最後,我們進入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類別,疫苗。我們已經有一些藥物能用來治療病人,這非常好,但這種治療不足以結束這場大流行病。我們仍然需要疫苗來預防感染,使我們產生羣體免疫力。可以想見,鑑於其重要性,我們在疫苗開發方面進行了多大的投入。截至目前,有超過一百種的候選疫苗正在研發當中。不過,其中絕大多數仍處於臨牀前研究的早期,只有一小部分疫苗正在進行臨牀試驗。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候選疫苗中的大多數都基於新型技術做的開發,譬如mRNA疫苗,它最近獲得了不少媒體關注。

在新冠肺炎出現以前,我們對新型疫苗並沒有太多經驗,所以也對他們的療效和安全性不夠了解。值得指出的是,除了新技術以外,更多久經考驗的疫苗研製方法也被用於新冠疫苗研發。賽諾菲、默克和諾瓦克斯等一些全球領先的疫苗開發商已經在測試它們的候選疫苗,或即將對候選疫苗進行臨牀測試。總的來說,該行業能如此迅速地動員起來,並在短短几個月內將如此多的候選疫苗投入到開發流程中,實在令人印象深刻。我們希望這些疫苗至少有一種或幾種能夠有效地預防感染。

鑑於我們正在與時間賽跑,就不能只關注一種疫苗技術,而要儘可能多地探索不同的疫苗技術。第一種是核酸疫苗,其代表有Moderna、BioNTech和輝瑞等公司正在開發的mRNA疫苗。第二種是蛋白疫苗,這是臨牀上風險最小的一類疫苗,因爲我們現有的針對其他病毒的疫苗中大部分都是蛋白疫苗。第三種是腺病毒載體疫苗,牛津大學、阿斯利康和強生正在研製此類疫苗。此外還有滅活病毒疫苗,這種疫苗對其他病毒都有效,希望它對新冠肺炎也有效。

上述每一種技術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侷限性。我們還不知道哪一種技術最適合用於開發新冠疫苗,因此,我們需要確保所有的技術都在臨牀上進行試驗。至於哪一種疫苗效果最好,目前衆說紛紜。但我認爲,到目前爲止,科學界更加傾向於蛋白疫苗。基於AveXis在今年夏天所做的一期臨牀研究,我們認爲,與其他被測試的疫苗相比,蛋白疫苗已經顯示出最強的療效和安全性。

由於時間關係,我不會一一介紹有關疫苗試驗的詳細數據,但會指出幾個關鍵點。我們已經看到了少數候選疫苗在一期及二期臨牀研究的初步結果,可以對其效果和安全性有一個初步的看法。截至目前,這些結果都非常樂觀,希望它們能夠順利通過三期臨牀試驗。就有效性而言,所有疫苗都能夠以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的方式引起免疫反應。

雖然很難通過交叉試驗進行比較,但根據我們目前看到的情況,諾瓦瓦克斯公司的疫苗在中和抗體水平方面表現出最強的疫苗反應。在安全性方面,所有疫苗都體現出很好的人體耐受性,但諾瓦瓦克斯疫苗依然表現最爲突出,而mRNA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導致的不良反應則更強一些,譬如,在英國牛津-阿斯利康的(腺病毒載體疫苗)試驗中,受試者出現了神經系統方面的不良反應。我們需要等待完整的報告,才能確定這些不良反應是否由病毒引起。我們正在關注這件事。

總的來說,這些早期試驗進展良好,因爲中和抗體通常是免疫水平的相關因素。但我們仍然需要看到隨機對照三期臨牀的試驗結果,以確定疫苗是否能夠真正預防感染。我們應該很快就會看到第一批三期臨牀結果。輝瑞和BioNTech預計最早在下個月報告後期試驗的初步結果,其他公司則可能在11月左右。每個國家對疫苗批准的標準不同,在美國,藥監局要求感染率至少降低50%才能批准疫苗上市。

我們已經討論了不同類型的疫苗,現在我們來談談究竟需要做什麼才能儘快獲得安全有效的疫苗。疫苗開發者需要採取以下三個步驟——值得慶幸的是,大部分的開發者和相關國家都已經採取了這些步驟——這些步驟需要大量的協調工作,在前期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第一步,開發者需要同時測試多個疫苗技術平臺,因爲不同的平臺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和侷限性,而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哪個平臺對新冠肺炎最有效。

第二步,我們需要擴大生產規模,即使我們還不知道這些疫苗是否有效。這是一個資本密集而漫長的過程,因此,爲了滿足全球對疫苗的需求,我們確實需要儘早開始投資;即使在我們還不知道哪些臨牀試驗會成功。由於我們不知道哪些疫苗最終會成功,很多資本和人力就會浪費在最終可能不會成功的疫苗上,但如果我們想盡快獲得疫苗,這就是我們必須付出的代價。

最後,通過公私合作伙伴關係進行協作將有助於加快疫苗開發進程。因爲這一機制能夠讓大家快速分享數據、探討如何設計臨牀試驗以及統一主方案。更重要的是,它會有助於儘快將資金導向藥物開發商。美國目前有一個致力於加速新冠疫苗研製與生產的“Operation Warp Speed”計劃,這就是一個公私合作的範例。

我們即將結束關於疫苗的討論,在這裏,我想給大家留幾個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在研製疫苗的同時,我們應當對之進行考量。第一個問題是,尊重現實的情況下,我們能多快地完成臨牀試驗並研製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如大家所知,有幾家公司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試驗,試驗對象達3萬-4萬名患者,他們也正竭盡所能地快速開展工作。一些公司及政府官員表示,我們可能在今年年底以前得到第一個新冠疫苗。但我想強調,這只是最好的情況。前提是我們正在進行的試驗不會延誤,且二期試驗結果能夠顯示良好的風險收益比。雖然我們希望這些試驗能夠成功,但在臨牀試驗方面,沒有100%的保證。這也正是我們必須進行這些試驗的原因。我們必須意識到其中的風險。

我們需要考慮的第二個問題是,爲什麼美國藥監局沒有批准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理論上講,藥監局希望在確定三期臨牀試驗的結果之後再考慮是否批准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也就是說,他們需要對某種疫苗進行爲期六個月的安全跟蹤後再考慮批准事宜。特朗普總統在大選前給藥監局施加了很大的壓力,要求他們批准疫苗上市。所以,即使沒有獲得全面的數據,藥監局也有可能在大選前批准一種或多種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但是,在沒有關鍵臨牀數據的情況下提前批准疫苗,可能會對公衆健康產生一些嚴重的負面影響。藥監局對這方面一向謹慎,但我們也需要靜觀特朗普總統是否會允許他們嚴格遵守自己的工作方針。

第三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疫苗的免疫效應能維持多久?將來我們是否還需要新的疫苗?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在一些康復的患者身上,我們看到中和抗體有幾個月的持久性;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再感染的案例。但現在還沒有大型和全面的數據能夠讓我們得到最終的結論。我們只有一些零散數據。這意味着,疫苗產生的免疫力不一定會很短暫,但有可能接種一次疫苗不能防護終生。比如,疫苗的免疫力或許不會持久;或者隨着時間的推移,病毒發生了變異,這也可能會使疫苗活性降低。

第四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果要給每個人接種疫苗,我們最快需要多久?其中的障礙是什麼?即使明年我們順利得到安全疫苗,由於供應方面的限制,也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給所有人接種疫苗。每個國家的政府可能會在初期調控疫苗的分配,醫護人員或老人等高危人羣可能會優先接種,而其他的人羣需要再等幾個月乃至幾年才能接種。儘管現在很多疫苗公司的研發都產生了一定的規模,他們還需要繼續加快進度。

除了產能問題,疫苗的分配也將是一個挑戰。很顯然,美國、歐洲和日本或將最先獲得疫苗,因爲他們與疫苗公司有采購協議,而其他國家可能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第三世界國家由於缺乏分發疫苗所必須的資源、系統以及醫療機構,很可能會與大流行病鬥爭更久。

最後一個問題我剛纔已經提到過,那就是我們如何擴大生產規模以滿足全球需求?我要再次強調,擴大疫苗的生產規模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疫苗配方非常複雜,即使只是製造小批量的疫苗,也需要許多科學知識和技術專長的參與。鑑於這個過程的複雜性及資本密集性,我們必須現在就開始對之進行投資,即使還沒有在臨牀試驗中確認疫苗的療效和安全性。因而,全球協作是非常必要的;由於疫苗所需要的成分和原材料來自世界各地,協作的必要性更是毋庸置疑。

生物技術是一股創新浪潮

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埃文·麥卡洛克:我是埃文。我再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對於醫藥領域機會的看法,醫藥行業也受到了新冠的影響,很多公司被快速推到了優勢地位。首先我想提出一些宏觀的想法,關於我們爲什麼對生物技術行業的前景這麼樂觀。我們認爲這個行業的前景受三大趨勢左右,即人口統計數據,研發經費的增加以及創新。

首先,在保健品的受衆羣體中,老年人口所佔的比例正在增加。這個比例現在約爲15%,到2030年將增長至20%。中國是增長最快的保健品市場,他們的受衆也在經歷人口結構的轉變,其老年受衆將從9%增長至17%。而老年羣體在整體醫療保健支出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推動了醫藥保健支出的積極增長。事實上,在過去的20年裏,醫藥保健支出一直保持着個位數的增幅。

第二個趨勢是研發支出的大幅度增長,這得益於我剛剛提到的強勁的營收增長。而研發支出的增長也導致了該行業在藥物創新、新藥發現技術和平臺方面的爆發。

在具體闡述創新之前,我想要說一點,生物技術行業對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有很強的抵禦能力。在疫情初期,臨牀試驗的註冊和啓動受到了影響。醫生們關閉了辦公室,醫院也都在爲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做準備。在那個時期,註冊臨牀試驗與啓動新的臨牀試驗都非常困難。但目前情況已經恢復正常,我們預計這方面不會再有任何延誤。

新藥上市也受到了疫情影響。由於封鎖政策,銷售代表們無法與醫生見面,向他們推銷新藥。對此,醫藥公司們已經找到了對策,比如利用虛擬營銷;傳統會議現在也得到了恢復。

此外,併購活動也因疫情陷入停滯。併購活動在過去幾周裏逐漸恢復,上週吉利德公司剛剛收購了抗癌藥物製造商Immunomedics。我們希望這個趨勢能夠保持下去。我們認爲疫情最糟糕的階段已經過去了,因而,我們對這個行業長期發展趨勢的看法並沒有改變。

讓我們回到行業大趨勢。我想再次強調,我們對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持積極態度,這種信心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受衆人羣的結構變化、全球人口老齡化、研發支出的大幅增長、以及該行業近期的產品創新週期。謝謝大家聽我發言,下面有請溫迪。

溫迪·林博士:正如埃文所說,生物技術產業一直以創新爲動力,而近年來,我們看到了該行業創新能力的激增。新型藥物紛紛出現,真正改變了我們治療疑難雜症的方式。這股創新浪潮的出現,是由於我們對這些疾病的根本原因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在藥物產出方面也有了更智能、更有效的新型平臺。這個行業目前處於一個非常令人激動的階段,而我們纔剛剛開始收穫醫學與科學進步帶來的好處。

最近幾年,我們看到了一些生物技術領域最令人興奮的創新,涵蓋了腫瘤學、新型藥物和基因治療等。這裏包括三種治療模式,它們是創新浪潮的直接受益者。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我們非常關注的領域,我們相信它們具備長期價值。

首先,我想介紹的是免疫腫瘤學。我認爲,這是當今癌症研究和藥物開發中最值得期待的領域之一。我們都知道,近年來,癌症治療的主流方法是手術、化療、放療和小分子藥物。但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們看到了免疫腫瘤學的突破性進展。事實證明,我們的免疫系統在抗癌方面非常有效,就像它對抗感染一樣。因此,免疫腫瘤學藥物致力於激活患者的自然免疫反應,令其瞄準腫瘤並消除腫瘤。更重要的是,免疫療法的療效非常持久,比傳統的癌症治療方法更加持久。因爲這種療法也可以與化療等傳統治療方法相結合,所以可以產生非常良好的綜合療效。我們已經看到這樣一些案例,某些患者無法通過傳統療法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但通過免疫療法,他們的症狀已經得到了持久的緩解。

癌症免疫療法可通過多種方式,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比如PD-1抑制劑),細胞治療以及T細胞的免疫治療劑等。這些新技術都很值得期待,因爲它們在腫瘤治療中有難以限量的潛力,以目前的護理標準而言還不能夠充分了解。因此,我們預計該領域在未來會開展大量活動。

接下來我想介紹的是精準腫瘤學,它屬於個性化醫療的一種形式。這些靶向療法作用於患者腫瘤中的特定突變或分子異常。這些突變或異常會促進腫瘤的生長。爲了確定一種藥物對患者是否有效,我們要對患者的腫瘤組織進行檢測,以確定是否存在已知的突變;如果有針對該突變的藥物,就優先給患者服用該藥物。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給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療,並減少其承受的副作用。

靶向治療已經不算一個新概念。癌症靶向治療的先鋒藥物包括用於治療費城染色體陽性慢性髓性細胞白血病的格列衛,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的赫賽汀,以及治療ALK陽性肺癌的克唑替尼。這些藥物已經存在了有幾十年,並不是新藥。但近年來,我們看到靶向療法的數量出現了爆炸性增長。這種技術復甦是被新技術推動的,比如新靶點在突變中的應用、基於3D結構的藥物設計、克服耐藥性的新方法及新型診斷方法。

舉一個例子。K-ras基因的的幾種突變會引起某些癌症的發生。多年來,我們無法用小分子藥物來針對治療K-ras突變。然而,最近科學家們突破了K-ras蛋白的三維結構,通過了解這種蛋白的結構和不同構象狀態,他們能夠在蛋白表面找到一個口袋,用小分子藥物進行靶向治療。現在有幾個K-ras抑制劑正在臨牀開發中,目前爲止,它們對K-ras突變腫瘤的治療是非常有效的。希望明年這些抑制劑中至少有一個能夠上市。總的來說,我們對精準腫瘤學的復甦感到非常興奮。我們希望在未來幾年裏能看到許多新的靶向療法出現。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第三個創新領域,基因治療。基因治療的理念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基因治療項目的數量纔剛剛開始激增,因爲我們剛剛知曉如何讓這些技術變得更加安全有效。有很多嚴重的、毀滅性的疾病是由患者天生的單一基因缺陷引起的。基因治療的理念是用一個正常的外源基因來替代缺失或有缺陷的基因,這種替換通常需要使用病毒載體來實現。理想狀況下,這個正常基因可以伴隨患者一生。因而我們期望通過這種治療方法,只進行一次治療就使病人終生痊癒。藍鳥生物和AveXis等公司已經推出了一些基因治療產品,能夠針對某些疾病進行功能性治療。

美國藥監局已經批准了幾款基因治療產品的上市。其中之一是Zolgensma,它的功能是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即所謂的軟嬰綜合症。脊髓性肌萎縮症的特點是肌肉的無力與萎縮。通常情況下,被診斷出這種疾病的新生兒等同於被判了死刑。但Zolgensma能夠延長這些孩童的生存期,並顯著改善他們的運動能力。可以說這是一種起死回生。從宏觀角度來說,我們預計人們對基因治療的興趣將不斷提高。從臨牀研究和投資的角度看,這個領域非常有吸引力。

從近幾年的新藥審批數量來看,這個行業的創新浪潮帶來了很高的生產力。2019年就是碩果累累的一年,在美國有48個藥物獲批。其中,有20個是一類藥物,而且在這48個藥物中,有近一半的藥物用於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等罕見病、孤兒病。這批藥物中包括我們剛剛討論過的一個基因治療產品,Zolgensma。可以說,近年來的新藥產出水平令我們倍受鼓舞。但我想強調,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預計在未來該領域將生產出大量創新藥物。

以下是問答環節:

提問:你們的投資戰略主要集中於美國和歐洲的公司,那麼你們對亞洲的生物技術領域有什麼看法嗎?

埃文·麥卡洛克:我們的所見決定了我們的機會集。首先,生物技術產業在美國是歷史最悠久、發展最成熟的。在美國,這個產業有一張由教學醫院和醫學院組成的成熟網絡,很多研究都是在那些地方進行的。其次,很多管理人才都來自美國製藥業。再次,這個領域的公司能夠獲得許多風險資金。

在歐洲,這個產業規模相對比較小,相較於美國有一些落後,但依然很有分量。而亞洲的生物技術領域比較年輕,不太成熟。亞洲在這個產業已經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公司,但在創新方面走的不夠遠。我們看到有這樣一種商業模式,業內公司們會把在美國開發和獲批的藥物授權在中國進行銷售,另外還有同類的化學品公司和製造公司。話說回來,我們已經開始看到一些具有創新性的公司在亞洲出現。藥物開發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成本以及很多的資金支持,所以我們目前並沒有在這一塊大量持股,但是我們的確在關注。

提問:那麼你認爲生物技術行業目前的估值情況是怎樣的?

埃文·麥卡洛克:對這類公司估值相當具有挑戰性,因爲行業內能夠讓我們進行長期觀察的公司數量不夠多。行業內大盤股的盈利時間從5年到15年不等。這些公司的市盈率非常低,是有史以來最低的,這也代表相比過去,它們的增長前景相當貧乏。我所指的是安進、Biogen、吉利德和瑞頌這些公司。再生元的增長依然相當快速,但也無法媲美過去那種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率,而且這種快速增長並沒有導致高倍數的市盈率。當我們把目光移開,看向那些規模較小也不太成熟的公司時,依然能看到一批增長非常迅速的公司,但它們還沒有達到成熟的盈利水平。

所以,一段時間裏很難對這些公司進行縱向觀察,因而我們通過現金流折現對這些公司進行估值。我可以告訴你,很多公司是被完全估值的,它們並不在我們的投資組合中。對於那些被我們選中的公司,我們認爲它們很有可能被嚴重低估,這也是我們對之進行投資的原因。不過,長期追蹤貼現現金流會有點困難。據我們預計的收入流和現金流來看,我們仍然認爲這個行業裏存在巨大的投資機會,這也是植根於基本面分析的。只是難以在較長時間內證明這種機會何時實現。

提問:即使能研製出疫苗,由於大家不知道它的副作用,一般人會採取觀望的態度,不急於立刻注射疫苗。出於這個原因,你是否同意在2021年中以前無法控制疫情?

溫迪·林:這個問題裏有很多內容需要解讀。首先,以美國爲例,如果一款疫苗能夠被批准上市或者獲得緊急使用授權,意味着它有足夠的療效數據和安全性,足以使民衆放心注射這種疫苗。所以我們要看看未來一兩個月里美國的情況如何。希望藥監局能夠按照他們自己的方針行事(而不受政治影響);希望那時我們已經有疫苗能夠通過緊急使用授權,有足夠的數據知曉它的確能預防感染,而且有足夠的安全數據,讓高風險人羣能夠放心使用。至於美國及其他國家何時能正式批准疫苗上市,大多數監管機構都希望看到更長期的數據跟蹤來確保疫苗的安全性。

美國藥監局會對疫苗進行至少爲期六個月的安全性追蹤。疫苗通過了這個監管期,就會讓我們認爲它能夠被安全使用。不過,不良反應也有可能發生在這個時限之外;有可能隨着追蹤時間的延長,在六個月之後出現了更多的安全問題。總的來說,用半年的時間來觀察受試對象,已經能讓我們對安全性產生比較準確的感覺。所以,我們只希望疫苗上市的時候,它們已經經歷了徹底的審查。但公衆會接受嗎?我認爲這依然取決於它們的批准時間,以及有多少疫苗能夠使用,因爲如果沒有經過大量的安全跟蹤就匆匆推出疫苗,那麼就有一些人想要等待、觀望,直到我們在試驗中得到更全面的數據。

在疫苗剛被推出的時候或許不會有很多人使用它們。然而,我之前提到過,我認爲瓶頸並不在於公衆是否會擔心安全問題,而是我們能否有足夠的疫苗給每一個需要的人。這將是今年和明年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至於我們能否在2021年年中解決疫情問題,答案是否定的,我實際上認爲還需要更久,因爲目前沒有公司在大規模生產疫苗。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明年他們的產能會大幅增加,但不要忘記另一件事,就是這些公司會優先供應已經簽訂了合同的國家。比如,美國政府已經和一些疫苗開發商簽訂了合同,保證疫苗上市時美國能得到足夠的疫苗。

所以,美國、歐洲和日本實際上已經預定了將在明年生產出來的一部分疫苗。我擔心那些沒有能力簽訂這種大型政府合同的國家明年該如何獲得疫苗。

因而,我認爲這場新冠大流行會持續到2021年之後。如果明年上半年已經有疫苗可用的話,第一批人能在上半年接種到疫苗;但普及疫苗需要更久的時間,向所有國家分配疫苗又需要更久,除非那些國家能找到擴大本地疫苗製造規模的手段。所以我再次強調我的擔心,很多國家,比如美國,都更在意本國的情況,更關注自己的公民是否接種了疫苗,並不真正關心其他國家,他們(其他國家)或許只是貿易伙伴。因而,這類國家會在更長時間裏遭受疫情的折磨。所以,這場大流行持續的時間要遠超2021年,我認爲它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甚至更久。

提問:你認爲香港是否會在未來十年裏超越美國,成爲生物科技公司最大的募資中心? 

埃文·麥卡洛克:我對此沒有具體的看法,鑑於美國籌資規模極其可觀,我覺得這不太可能。在美國,每年都有數百億美元投向這個行業,但我不知道香港的情況如何,所以也不能說我有什麼看法。

(富蘭克林鄧普頓的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它被晨星評爲四星級,主要通過投資美國的生物技術公司和研究所實現資本增值。業績上看,從年初到現在爲止,該基金的表現優於基準,漲幅達34.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