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有一种黄皮书在意大利广为流传。它和我们的“地摊文学”颇为相似,多是一些惊悚猎奇的杂文小说集。

在大多数读者眼中,这类边缘文学作品都难登大雅之堂。但意大利恐怖电影大师马里奥·巴瓦(Mario Bava),却对它钟爱有加。

1963年,马里奥被黄皮书激发灵感,拍摄了一部时长92分钟的悬疑片,名为《知道太多的女孩》。这部电影的诞生,在世影史上创下了一个全新词条——“铅黄电影”(Giallo Film)。

如果说是马里奥·巴瓦开创了地摊文学影视化的先河,那么意大利电影宗师——达里欧·阿基多(Dario Argento)则是将其艺术化的“美妆师”。

1977年2月,阿基多以一部美轮美奂却又波谲云诡的恐怖片惊艳世界,在影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影响了身后一众电影创作者。这部电影,正是大名鼎鼎的《阴风阵阵》(Suspiria)。

《阴风阵阵》是达里欧·阿基多“母亲三部曲”的开篇之作,也是三部作品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他的独特审美不仅影响了影视领域,还启发了游戏行业。

从视觉方面来说,影片画面构图和布景打光都极具华丽舞台剧特色——浓郁的红黄,冷峻的蓝绿,深邃的黑灰……当这些颜色碰撞在一起时,竟有一丝说不出的诡异。

即便是放在43年后的今天来看,这部电影所采用的高调色彩,依旧是大胆前卫的。和我们司空见惯的暗色系同类型作品相比,它鲜艳得不像是一部恐怖片。

正因如此,阿基多版的《阴风阵阵》才会不止一次被媒体评为“影史最美恐怖片”,后来鲜少有人尝试,也鲜少有人超越。

故事始于一个大雨倾盆的深夜,我们的女主角苏西是一名舞蹈系学生。为了深造自己,她不远万里来到异国他乡,去寻找一个叫做“弗莱堡坦兹”的芭蕾舞学校。

学校位于人烟罕至的偏远郊区,方圆数里被黑漆漆的森林环抱着,莫名给人一种压抑和不祥的感觉。

初来此地人生地不熟,苏西费尽周折,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学校。此时正值深夜,天上下着瓢泼大雨,苏西舟车劳顿,急需休息。

正待她从出租车上取下行李,准备敲门时,一名女生急匆匆从楼内跑出来,眼神里充满紧张惶恐,身后似有看不见的人在拼命追她。

苏西刚来第二天,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次日,这位夺门而出的女孩迟迟没来上课,她的尸体被人在一所公寓大厅内发现。

苏西心有余悸地回想着昨天的场景,她走在回廊上,看到一个女人和小孩正目不转睛地打量着她,眼神十分怪异。

女人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道具,她将反射来的阳光对准苏西的眼睛,径直照了上去。旁边的男孩冷笑着,一副让人难以捉摸的神情挂在脸上。

光照在脸上,苏西感到头晕目眩。在上舞蹈课期间,她全然不在状态,随着一阵天旋地转,她昏倒了,鲜血从鼻腔潺潺流出。

自打来到这所学校,离奇的怪事总是接二连三发生,像是被人施了诅咒一般,阴影笼罩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短短数天内,这里发生了很多膈应人的事。先是虫子像下雨一样从天花板掉落,再是学校盲人音乐老师被自己的导盲犬生吞,更别说那些诡异的光和夜半传来的怪声了。

几经辗转,苏西和一个叫做萨拉的女孩分在了同一间寝室。萨拉告诉苏西,前几天死去的那个女孩她认识。

其实早在事发数天前,这个女孩就表现出了异常。她有一本日记,里面记录了这所学校见不得人的秘密,目前暂时被萨拉保管着。

这所芭蕾舞学校最早由一名女巫创办,目前绝大多数管理人员都是她的信徒。那天夜里,女孩之所以冒雨仓皇逃跑,正是因为她知晓了这些秘密,引来了女巫的追杀。

知道这所芭蕾舞学校秘密的人,都要付出生命代价,苏西和萨拉已然处于水火之中,处境十分危险。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萨拉便从学校神秘失踪,终究没能躲过这一劫。眼下,只剩苏西一人。

阳光普照的白天还好过,最难熬的就是漫长的夜晚。鬼魅昼伏夜出,往往选在深夜为非作歹。孱弱的苏西,还能独自扛过几个黑夜?

作为一部1977年的老电影,我们很难用“五彩斑斓”来描绘它所带来的观感体验,然而这部《阴风阵阵》却是个例。

除了惊艳的画面之外,它的配乐同样可圈可点。专为恐怖片配乐的意大利Goblin乐队包揽了全部音乐创作,使之真正成为一部“声色俱全”的艺术电影。

达里欧·阿基多的《阴风阵阵》集德国表现主义与意大利铅黄电影于一体,它有着一具怪诞夸张的视觉外壳,以及一颗惧由心生的惊悚内核,大胆而前卫,美丽又危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