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現場。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萬俊 供圖

廣西新聞網北海10月21日訊(通訊員 萬俊)“生在農村,瞭解農村,我不進村誰進村。”談起進村扶貧初衷,蘇勝業輕描淡寫說道,他深知貧困的苦,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帶領村民早日脫貧致富。 2017年,北海供電局成爲文明村的後盾單位之一,2019年,供電局需要更換一名扶貧隊員進村繼續開展扶貧工作,南方電網廣西北海供電局員工蘇勝業第一個主動請纓進村。

北海市合浦縣白沙鎮文明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5戶1000人,是合浦縣貧困戶和貧困人數最多的村之一。2018年貧困發生率7.2%,脫貧攻堅任務艱鉅。

“他是一個停不下來的人。”文明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棕說,一進村,蘇勝業就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所有的情況他都瞭如指掌。蘇勝業瞭解到,要想從“輸血”到“造血”式扶貧,就要走一條可持續的產業發展道路。

經過深入調研考察,蘇勝業發現文明村地理位置適合種養,而正好蘇父是獸醫,蘇勝業又有一定的養殖技術,何不嘗試開展養殖產業呢。 蘇勝業的想法很快就得到單位的支持。2019年4月,北海供電局在文明村正式啓動集果蔬種植、家禽養殖爲一體的“菜籃子”扶貧示範基地項目。基地採取“政府+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進行運作。2019年9月,項目一期15畝種鴨養殖基地建成,投放近1萬羽種鴨苗。同時,基地同步開展種植果蔬等。此外,基地還給貧困戶創造了就業崗位,在基地工作的貧困戶可獲得勞動報酬,每年年底還有利潤分紅。

第一個支持基地項目的貧困戶張祖雲,每天在基地上工作,看着日益長大的鴨子,喜上眉梢。貧困戶陳叔也是“菜籃子”項目的受益者之一。蘇勝業沒到文明村之前,陳叔還是一名一貧如洗的“酒鬼”。陳叔妻子忍無可忍,一氣之下跑回了雲南老家。蘇勝業駐村後,三天兩頭往陳叔家跑。經過一個月的勸導,陳叔被蘇勝業打動,答應洗心革面,戒掉酒癮,努力做工。同時,蘇勝業還聯繫上了陳叔的妻子,勸說她回來與陳叔攜手把家撐起。蘇勝業給陳叔家爭取了鵝苗和雞苗,並給他提供技術指導,鼓勵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發家致富。

“他不是一般的勤快,沒見他停歇過。”談起蘇勝業,白沙鎮文明村黨支部書記周雄如此說道。

一心撲在扶貧工作上的蘇勝業,經常廢寢忘食,結果熬出了胃潰瘍。2019年7月中旬,病情嚴重,住院手術。一想到還有貧困戶還未脫貧,基地還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料理,住院不到兩個星期還未完全康復的蘇勝業,就跑回了村裏。單位領導擔心蘇勝業身體喫不消,提出讓其他人接替他工作,卻被他一口回絕:“不用,我放心不下這裏,還想繼續幹扶貧工作。”蘇勝業身體未康復,爲了照顧蘇勝業起居飲食,妻子李子英只好帶着孩子把家也搬到了文明村,舉家扶貧。

“我還需要加把勁,貧困戶不脫貧,我就不回去了。”蘇勝業介紹說,當時他正籌劃着“菜籃子”項目二期建設工作,擴大基地規模,啓動果蔬種植,扶持文明村及周邊村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

經過一年多的辛苦經營,“菜籃子”扶貧基地去年第一批投放的肉鴨、種鴨已全部完成使命並出售,第二批種鴨苗在今年下半年投放。種鴨共產合格種鴨蛋約25萬枚,收入38萬餘元,出售種鴨共收入23萬餘元。據統計,基地投產至今,吸納務工人員11戶,共統籌助力貧困戶銷售農產品達40萬元,極大鼓舞了貧困戶。隨着“菜籃子”扶貧示範基地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加入其中。在蘇勝業的帶領下,2019年北海供電局已經實現全部幫扶11戶52人脫貧,提前一年完成任務。

據悉,今年6月,“菜籃子”基地二期6畝果蔬基地已經建成投產,基地功能進一步完善,形成集“種鴨、大棚果蔬、淡水魚、肉豬、肉鵝”爲一體的綜合扶貧示範基地,每年預計可爲村集體增加5萬元以上收益,受益貧困戶佔整村貧困戶50%以上(約100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