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教养”,在中国众多古典名著当中便频繁出现,原本指的是社会或家庭对于个体的教育及培养,后来引申为个体的文化水平及修养高低。

在诸如《三字经》的古典启蒙读物中,人们就开始重视对于下一代的教养,之后的《东汉观记》等书中也是屡见不鲜。

所以作为家长,大部分人肯定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年轻人的修养高低被长久以来的人们同家中长辈的教育水平及能力划上了等号。

所以不管是为了子女的将来还是为了在外人当中“有面子”,为人父母之后,人们往往都会十分重视子女的修养水平提升。

还有的父母有些偏激,希望自己的子女不管在什么领域,都能够远远比其他同龄人表现更好。

诚然,这份心是值得肯定的,只有家中家长有目标,子女才会有未来。但还有一点很重要,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一个人在哪一方面有天赋,擅长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一定的客观依据的,并非随便挑选一件事就可以做的很好。

因此,对于家长而言,在为子女制定发展规划时,也应该“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道德发展阶段论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对于年纪尚小的儿童来说,所谓“道德”是一种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其意识当中的道德标准由他人为主导转化为自己主导。

这一转变过程往往存在这样三个不同的阶段:前道德、他人主导道德、自主主导道德。

在首个阶段,儿童由于年纪尚小,只能对外界的种种事物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并不能从根本上去思考。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及老师的鼓励或是批评基本就是指导其行为的重要指标,他们会根据师长的态度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

盲目的将“道德”强加于这个年龄段的个体之上,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心中甚至还不存在这种意识,所以并不是越早给孩子灌输“道德”就正确。

但是我们可以得知,在这个阶段必须要作为家长与“过来人”,比较好的去约束他们,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达到成年人意识当中的道德。

尽管他们不懂事,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尽量去帮他们规范行为。

所以在社会当中,那些饱受诟病的“熊孩子”行为其实也是由于其家长不懂得去教育、与制止他们而导致的。

有的家长在孩子将别人的东西破坏时,其实就在不远处玩手机,这就是其未尽到作为“引路人”的义务;而有的家长则是在发现子女的违规行为之后,当着众人的面就对其进行打骂,让其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产生叛逆心理。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对的。

他们也许认为,孩子还小,之后年龄一到,自然而然就会变得“懂事”,所以自己只要保证其安安稳稳的长大便可以了。

此外,一定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给子女,不能将自己认为合理的、可行的事情教给他们,因为你的认知可能是与社会主流不符的,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语言就是“金科玉律”。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法治,什么是社会规范,只知道自己应该做的就是听妈妈/爸爸的话。

所以一旦家长的价值观出了什么问题,孩子必然会受到影响。

孩子的目的并非是“遵纪守法”、“成为依法办事的国家公民”,他们只懂得按照师长的要求去完成目的,就这么简单。作为成年人,要多换位思考,很多时候你的思维方式是无法解决他们面对的问题的。

但是也不能做的“太过”,将子女限制在一个框架当中,由于害怕其成年后会走上歧途,所以把其各种行为都限制的特别的死板,这会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样的行为会导致他们对于事情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孩子甚至到了成年都无法独立生活,这也并非是教育的目的。

所以作为家长,最终的目标是让子女变得有教养。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切莫忘了初心,最终害了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