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林毅夫:未來國內循環的比重會逐步提高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顧志娟)10月21日,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教授、院長,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表示,未來中國隨着經濟體量繼續擴大、服務業佔比繼續提升,國內循環的比重會逐步提高,這是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的原因之一。

對於中國要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的論斷,應該有短期的原因。例如,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了世界各國經濟,國際貿易也受到很大的衝擊,中國是世界最大貿易國,出口難免受到影響,國際市場的需求少了,當然更多地就必須靠國內來消化,也就是國內循環。

林毅夫表示,這一提法也反映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中國出口佔GDP比重最高的年份是2006年,出口佔GDP的35.4%,到了2019年,這一比重降到17.4%,已經減少了一半,而且這意味着2019年82.6%的國內生產是在國內消化,所以其實“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在2019年已經實現了。

爲什麼出口佔比會從2006年的35.4%下降到2019年的17.4%?林毅夫認爲,這一方面反映了中國經濟體量的擴大,一方面是服務業佔比的提升。如果國內經濟體較小,那麼就必須更多依靠出口,如果國內經濟體較大,就可以更多在國內市場消化。服務業中很多是不可貿易的,所以服務業提升,出口佔GDP的比重就較小。2006年中國的人均GDP是2099美元,中國經濟總量佔全世界的5.3%,中國的服務業佔GDP的比重是41.8%;到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提高到10099美元,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的比重提高到16.4%,中國服務業的比重增加到53.6%。

林毅夫表示,未來,中國的經濟繼續發展,人均GDP還將再提高,中國的經濟總量佔世界的比重還將繼續提高,服務業的佔比也一定會繼續提高。所以展望未來,有一點是確定的,中國的出口佔GDP的比重會繼續降低,國內循環的比重也會逐步提高。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顧志娟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劉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