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153,《三国史话》连载23,欢迎收看。

在改革政治、安定内部的同时,诸葛亮着手与孙吴恢复和加强盟好关系。

01、内忧外患

223年六月,益州郡(今云南晋宁)耆帅、大姓雍闿乘刘备死去,刘禅刚继位的时机,发动武装叛乱,杀死蜀汉太守正昂,并将继任的太守张裔抓起来,送往东吴,以换取孙权的支持。

孙权遥任雍开为永昌(今云南保山北)太守,还任刘璋子刘阐为益州刺史,去益州、交州交界处屯驻。

叛乱发生后,诸葛亮先采取“抚而不讨"的方针,企图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他让李严写信给雍闿,陈说利害,希望雍闿停止叛乱活动,但遭到拒绝。雍闿在回信中说:“天无二日,地无二王, 现在天下分裂,三国鼎立,使我们不知所归。”

这说明雍闿舍近求远,投降东吴,并非出于真心,而是想称王称霸,割据一方。和平解决办法被雍闿视为软弱可欺,他的气焰更为嚣张。因此,诸葛亮 便毅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亲自南征。

正在这时,曹丕针对蜀汉元气大伤,内部不稳定的情况,给诸葛亮施加压力,授意一些依附于曹魏的东汉遗老,如华歆、王朗、 陈群等人,分别给诸葛亮写信,要他听“天命”,知“人事”,屈从于曹魏。

诸葛亮发表了一篇名叫《正议》的文告,表明自己决不妥协的立场。他说:“从前项羽起事,由于自己没有道德,虽然占据中原,握有帝王权势,终于身败名裂。如今曹操不认真吸取教训,重蹈项羽覆辙。昔日世祖(光武帝刘秀)率领少数士兵,终于打败王莽几十万大军。用道义去讨伐邪恶,不在人数多少,曹操率几十万兵马到阳平救张郃,后来还是失败逃走,丢了汉中。 他很清楚帝位不是随意篡夺的,不久就得病郁郁而死。现在曹丕终于篡夺了帝位。过去轩辕氏整卒数万,制服四方,平定海内,况且我们以数十万之众,以道义临制罪逆,怎么能不成功呢!”

诸葛亮以蜀汉继承汉朝的正统自居,和篡夺汉政权的曹魏势不两立,并把这称之为“以道义临制罪逆"。

虽然蜀魏之间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两个地方集团间争夺统治权力的斗争,并无所 谓“正统”、''旁统”之分,也无“道义”、“罪逆”之别,但在当时,这种正统思想还是有相当影响,起相当作用的。

这时,孙吴虽然同蜀汉解除了战争状态,双方在刘备去世前,就已经互派使者讲和了。但孙权仍然臣服于曹魏,对蜀汉并不友好,他支持雍闿叛蜀,又以刘阐为益州刺史就表明这一点。

这种情况对诸葛亮南征平叛,以及以后的北伐曹魏,都是不利的,诸葛亮感到很有必要恢复和加强吴蜀联盟关系。

02、邓芝使吴

可是,诸葛亮不能像赤壁之战以前那样,亲自去东吴说服孙权;他在考虑合适的人选时,想到了邓芝。正在这时,邓芝向诸葛亮建议说:“现在主上(指刘禅)幼弱,初即帝位,应该派遣使者出使东吴,重新结好才是。“

诸葛亮一听,很高兴。邓芝是东汉司徒邓禹之后,刘备生前曾任县令、郡守,“所在清严有治绩”,入为尚书,很有政治见解,现在又很懂得与孙权结好的重要性,诸葛亮便决定派他出使东吴。

诸葛亮对邓芝说:“这件事我考虑很久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今天才找到。"

邓芝问:“这个人是谁?”

诸葛亮说:“就是你呀!”于是,诸葛亮派邓芝以中郎将的身份,带着名马、蜀锦等礼物去东吴,以完成这一重要使命。

223年十月,邓芝到达东吴。这时孙权还没有和曹丕断绝君臣关系,他没有立刻接见邓芝。邓芝便给孙权写信表明来意说:“我这次出使,并非单为蜀汉,也是为了东吴。“

孙权不好推辞,便接见了他。孙权对邓芝坦率地说:“我诚然愿意与蜀和好,但蜀君幼弱,国小力薄,一旦为魏国所败,我也就自身难保了,所以犹豫未定。"

邓芝听罢,针对孙权的矛盾心理,指明了两国恢复和好的重要性,说:“吴蜀两国占据四个州,大王是当世的英雄,诸葛亮也是一时的俊杰。蜀国地势险要,可以固守;吴国有长江天险,以为屏障。两国的长处合在一起,唇齿相依,进可以并兼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这是很明显的道理。现在大王怕和蜀国联合,得罪魏国,而和魏保持臣属关系,曹丕必然要大王入朝,要太子去作人质。如果你不从命,他就以讨伐叛逆为由,领兵南下,蜀国的兵马也会顺流东下。到那时,江南的土地恐怕再也不归大王所有了!”

孙权听了邓芝这番透彻的分析,沉默了很长时间,才说:“你讲的很有道理。”于是决定同曹魏断绝关系,同蜀汉重新结盟,并派使者到蜀。双方正式言归于好。

邓芝在出使东吴的时候,诸葛亮还交给他另一使命,就是同孙权交涉,要回张裔。双方既然和好,当邓芝一提出这个要求,孙权就答应了。张裔临走之前,孙权同他谈了一次话,发现他很有才华,很是器重他。事后,孙权后悔把张裔放走,赶忙派人去追。但张裔倍道兼行,早已进入蜀境,追赶不上了。

次年(224),孙权派张温以辅义中郎将使蜀,临行前孙权对张温说:“本来你不应该远出,唯恐诸葛孔明不知我所以同曹氏相通之意,所以烦劳你走一趟。“

张温回答说:“诸葛亮达见计数,一定知道大王屈伸的道理,推断诸葛亮不会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03、秦宓妙对

张温到蜀国之后,按孙权的旨意,“称美蜀政” , ''通致情好”,顺利地完成了使命,诸葛亮很是赞许他。

张温临别时,诸葛亮率百官为其饯行。众人都到齐了,唯有诸葛亮提拔的长水校尉秦宓未到。诸葛亮几次派人去催。张温间诸葛亮:“他是何人?“

诸葛亮回答说:“益州学士。”

张温在东吴是很有名气的才子,做过孙权的太子太傅,很想找机会显示自己的才学。当秦宓到后,张温当着诸葛亮的面问秦宓:“你读书吗?“

秦宓回答说:“五尺高的儿童都读书,何况小人呢?“

张温问:“天有头吗?“

秦宓回答说:“有的。“

张温问:“天的头在哪个方向?“

秦宓回答说:“在西方。《诗经》说:‘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

张温问:“天有耳吗?“

秦宓回答说:“天的位置在高处,还要听低处的声音。《诗经》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如果天没耳朵,怎么能听呢?”

张温问:“天有脚吗?“

秦宓回答说:“有。《诗经》说:‘夭步艰难,之子不犹。’如果天没有脚,用什么去行走呢?“

张温问: “天有姓吗?“

秦宓回答说:“有。“

张温问:"姓什么?“

秦宓回答说:"姓刘。“

张温问:"凭什么知道姓刘?“

秦宓回答说:“当今天子姓刘,因此知道天姓刘。“

张温问:“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的吗(吴在东)?”

秦宓回答说:“虽然从东方升起来,但是从西边落下去(蜀在西)。“

张温的提问,丝毫没有难住秦宓,而且回答得很有政治水平。历史记载说:秦宓“答问如响,应声而出”,使张温为之“大敬服”。

就在这一年,诸葛亮派邓芝再次出使东吴。

由于吴、蜀联盟是魏、蜀、吴三方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的产物,是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双方互相利用的结果。所以双方谁都没把联盟当作目的,而是作为保存和发展自己势力的一种手段。

当孙权问邓芝:“如果将来灭掉曹魏,天下太平,我们两国君主分别治理国家,不也是快乐的事情吗?"

邓芝坦率地回答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果将来灭掉曹魏,两国的君主都要各行其德,两国的臣下也都要各尽其忠,然后整顿兵马,战个高低,见个分晓,哪里还谈得到两国相安无事呢?“

孙权大笑说:“先生真坦率,讲的是实在话。“

尽管如此,当时双方恢复和加强了联盟关系,还是有意义的。

04、费祎使吴

孙权同曹魏断绝关系,吴蜀双方互派使者,“通致情好”,激怒了魏文帝曹丕,决定对孙权兴师问罪。

次年(225)三月,曹丕以舟师征吴。宫正(即御史中丞)鲍勋谏阻说:“王师屡次征伐没有取胜的原因,是因为吴蜀唇齿相依,凭借山水险阻,有着很难攻取的地理形势。往年征吴时,龙舟飘荡,很是危险,大臣们都吓破了胆。如今又要劳师远袭,耗费钱财,臣以为不可。”

曹丕大怒,把鲍勋降了职。五月,曹丕到达谯县,八月入淮河,十月到达广陵旧城,在江边进行阅兵仪式, 显示军威。“兵有十余万,旌旗弥数百里。”

曹丕有渡江之志,但在吴军的固守下,又遇到天寒,河流结冰,战船不能进入长江。 曹丕也无计可施,望江兴叹道: "固天所以隔南北也!”只好率军退回北方。

差不多与曹丕这次南征的同时,诸葛亮也于这年三月率军南征平叛。由于吴、蜀双方的联盟关系,孙权不便公开支持向他表示臣服的雍闿叛乱势力。

在曹丕亲率大军南征东吴的情况下,孙权将他所任命的益州刺史刘阐,也从交州、益州交界处召回了。

同年十月,诸葛亮南征平叛胜利班师回成都,接着派费祎以昭信校尉出使东 吴,向孙权致以友好之意。

费祎字文伟,江夏人,年轻时游学入蜀。刘备立刘禅为太子,费祎为太子舍人。刘禅称帝后,费祎为黄门侍郎。

孙权性情滑稽,调笑起来没有限度,诸葛恪、羊衜等人才学渊博,果决善辩,当他们一起向费祎提出诘难时,话锋所到之处,费祎都能文辞通顺,语义笃实,据理回答,无所遗失。

孙权因此很器重费祎,对他说:“您是天下有美德的人,必当成为蜀汉的肱骨之臣,恐怕您不会多次来吴国了。“

孙权想把自已经常佩带的宝刀赠送给他,费祎答谢说:“臣以不才,何堪受此恩待?刀是用来讨伐叛逆、禁止暴乱的,但愿大王勉建功业,同兴汉室。臣虽愚弱,绝不辜负这次结好相待之意。“孙权表示赞许。

费祎完成任务回到蜀国后,诸葛亮提拔他为侍中。接着孙权派使者去成都,向诸葛亮表示慰劳,并赠给后主刘禅两头驯象,以示亲善之意。

诸葛亮同孙权重修盟好,不仅解除了他南征平叛时的外部威胁, 减少了统一南中地区的阻力,而且为他以后北伐曹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05、南中叛乱

蜀汉南部的越嶲、益州、永昌、牂柯四郡,即今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一带,当时称为“南中”地区。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汉代把他们统称为“西南夷”。

东汉时期,汉族统治者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和压迫,民族矛盾非常尖锐,他们经常进行反抗斗争。

诸葛亮早在《隆中对策》 里就注意到这种情况,提出了“南抚夷越”的方针。刘备占据益州后,选派了一个很有才能的将军邓方作庲降都督,进驻南昌县(今云南镇雄)负责治理南中地区。邓方死后,李恢继任。李恢把都督府由南昌县迁到平夷县(今贵州毕节)。

他们都注意不过重剥削压迫少数民族,不轻易施用武力,并且对当地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有一定的约束,不许他们过于横行霸道。史书记载邓方在南中“轻财果毅,夷汉敬其威信”。这说明刘备集团对这个地区的镇抚工作,是有成效的,蜀汉政权对这个地区的控制加强了。

但是,那些贪残暴戾、曾经称霸一方的汉族豪强地主和少数民族的夷帅,总想割据自立,为所欲为。

223年,雍闿发动叛乱之后,越嶲(今四川西昌)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高定(或称高定元)、牂柯郡(今贵州西部)的太守朱褒也叛蜀,响应雍闿。

叛乱发生后,诸葛亮非常镇定。他一方面“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巩固内部,准备力量;另一方面派邓芝使吴与孙权恢复盟好,减少外部阻力。对南中则采取“抚而不讨",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叛乱问题。他让李严写信给雍闿,劝说雍闿停止叛乱,遭到雍闿的拒绝。

雍闿叛军先向永昌郡进攻,郡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领吏士,抗击雍闿,使其不得进入永昌郡。雍闿只好退走。这时少数民族群众跟从他的并不多。为了扩大反叛势力,雍闿采用卑鄙手段,指使叛乱集团的另一个头目孟获在少数民族中散布谣言说:“蜀汉要向你们征收胸前都是黑色的乌狗三百头,螨脑三斗、三丈长的断木三千根,你们能办得到吗?“

实际上这些都是办不到的,如断木最高的不过两丈,三丈长的根本找不到。经过雍闿的欺骗煽动,不少少数民族群众参加了叛乱队伍。一时间叛乱几乎遍于整个南中地区。

225年三月,当吴蜀联盟关系恢复,内部经过整顿已经稳定之后,诸葛亮便亲率大军南征平叛。

06、攻心为上

诸葛亮率军出发时,参军马谡前来送行。诸葛亮向他询问破敌之策。马谡说:“南中依靠地势险要偏远,不服从朝廷已经很久了。即使今天我们用武力打败他们,大军一退他们还会反叛。丞相即将全力北伐曹魏,与强贼相抗,他们到时得知国内空虚,还会举行叛乱。如果用武力把他们赶尽杀绝,以除后患,这既不是仁者之情,又不可仓促从事。用兵的道理,应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丞相不要专用武力,要注意征服他们的心。”

诸葛亮听了马谡的建议,很高兴,表示接受,因为这和他的南抚夷越方针是一致的。

蜀军分三路前进。诸葛亮率大军进攻越嶲郡,先从西路进击高定叛军。另一路由马忠带领,由僰道(今四川宜宾)向东南攻打牂柯郡。驻在平夷县的庲降都督李恢率军从中路向叛乱中心益州郡方向进攻,先吸引和牵制雍闿等人的力量,等待诸葛亮主力军的到来。

诸葛亮的西路大军由安上(今四川屏山)经水路进入越嶲地区的时候,高定的军队已分别在旌牛(今四川汉源)、定莋(今四川盐源)、卑水(今四川昭觉附近)等地筑垒防守。

为了将高定的军队集中到一起,以便全歼,诸葛亮进军卑水以后,就停止前 进,诱使高定集结军队决战。等到高定把分散在各地的军队收拢到一起,诸葛亮便以突然的行动,打败了这股叛军,杀死高定,占据了越嶲郡。

当诸葛亮大军进逼高定时,高定派人通知雍闿前来救援。雍闿到达后,反为高定部曲所杀。与此同时,东路的马忠,也打败了朱褒,占领了牂柯郡。

东西两冀的叛乱势力肃清后,诸葛亮便指挥大军进攻叛乱的最后据点益州郡。

07、七擒孟获

225年五月,诸葛亮率军穿过人烟稀少的山岭,渡过波涛汹涌的泸水(金沙江),经过艰苦的行军,终于逼近益州郡。这时雍闿已被高定的部下杀死,孟获代替雍闿成为叛军首领,继续顽抗,战争在益州郡内进行。

孟获是少数民族首领,在南中地区很有威信和影响。诸葛亮为了更好地解决少数民族和蜀汉政权的关系,使在南中地区的统治能够安定下来,在军事做后盾的前提下,采用攻心战术,下令军队在同孟获作战时不能伤害他,只能生擒。

经过一次接战,孟获果然中计被活捉了,诸葛亮对他不杀不辱。为了使他心服,还有意在他面前显示一下自己士兵的战斗力,命令军队列成阵势,亲自把他领到阵前,说:“这样的军队你能打得赢吗?“

孟获回答说:“以前我不知道你军的虚实,被你用计打败。现在我看过你军的阵势,了解了实情,只不过如此。如果给我机会再战,我是能够取胜的。“

诸葛亮见他还没心服,就把他放了回去。孟获回去集合部众,又来战斗,结果还是兵败被捉。这次他还不服气,诸葛亮又把他放了回去。

就这样,一捉一放前后有七次。最后诸葛亮又要放他的时候,他确实感到诸葛亮军力强大、智谋高深,又不是存心与自已为敌,便心悦诚服地投降了。

孟获对诸葛亮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降服孟获之后,诸葛亮领兵继续南下。这时中路的李恢也突破了沿途叛军的阻击,进入益州郡;东路的马忠攻下牂柯后,也向益州郡推进。三路大军终于最后消灭叛乱势力,在滇池(今云南晋宁东)胜利会师。

唐朝诗人胡曾在《泸水》一诗中,对诸葛亮不避艰险,率军南征一事,给予热情的赞颂:

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

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08、软硬兼施

为了巩固和扩大胜利成果,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乱以后,采取了加强控制、改善民族关系、发展生产等“软硬相结合”之措施。

诸葛亮在南中扩大和健全了郡县制。他把原来的四个郡,增改为越嶲、建宁、永昌、云南、牂柯、兴古六个郡,加上没有叛乱的朱提郡,庲降都督所辖共七个郡,选派得力的人当各郡太守。他尽量安排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担任这一重要职务,如永昌太守王伉、越嶲太守龚禄,原来都是南中地区的官吏;建宁太守李恢、云南太守吕凯,不仅长期在南中地区当官,而且本人就是当地土著(李恢是建宁人,吕凯是永昌人)。这些人以后一般都能贯彻诸葛亮的政策措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了加强对南中地区的控制,诸葛亮把一些态度恶劣的大姓豪绅,强制迁到成都和内地,使他们离开本地,不准他们干预地方行政;还把一些强壮的少数民族男子编为军队,连同其家属一万多户迁到蜀中。这支军队后来骁勇善战,号称“飞军”,是蜀汉军队中的一支精锐力量。

为了改善同少数民族的关系,诸葛亮注意笼络他们的上层人物,县以下的官吏,基本上由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担任;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保留他们原来 的部落组织和"渠帅"的首领地位和特权;同当地有影响的大姓豪帅合作,给他们以官爵,对一部分在少数民族中威望高、同蜀汉政权关系好的大姓豪帅,则让他们到成都去做官。如孟获官至御史中丞,?习官至领军将军,孟琰官至辅汉将军。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除把一部分强壮的少数民族男子收编为军队外,还把一些民户配给焦、雍、娄、?、孟、量、毛、李等大姓为部曲。他们不愿意依附大姓,诸葛亮便劝令豪帅们出金帛收买他们为部曲,对拥有部曲多的给以优待。

这样一来,封建隶属关系在西南地区便有所发展,客观上对南中地区社会的进一步封建化,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诸葛亮对南中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很重视。当地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还过着原始部落的生活,生产力相当低下。为了迅速发展经济,诸葛亮积极推广汉族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派人教当地的少数民族使用牛耕,改变原来落后的耕作方法,使生产得到了发展。一些原来居住在深山密林中,过著原始狩猎生活的少数民 族,"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他设置盐铁官,管理煮盐冶铁;还派人传授织锦方法,提高生产技术。还修复了久已不通的旌牛道(从今四川雅安到西昌的古道)和沿途亭驿,方便商旅往来,有利于各族间的经济联系。

诸葛亮这些发展生产的措施,有利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直到现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流传着不少诸葛亮的故事,如佤族说他们的祖先盖房子、编竹萝,是孔明教的,稻种也是孔明给的。这些传说反映了对诸葛亮民族政策的肯定。

总之,诸葛亮实行的“南抚夷越”政策,突破了“德以柔中国 (中原地区),刑以威四夷”的传统,改变了东汉统治者单纯仇杀“异类”(少数民族)的做法。他发展南中地区生产的措施,有利于调整民族关系,有利于汉族和少数民族间联系的加强和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