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制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稀奇,很多朝代都不止一个都城,比如隋唐两代的长安、洛阳,当朝廷以长安为都城时,洛阳通常以“东都”的形式存在;再比如辽金两代的“五都制”,一共设置“东西南北中”五个都城。不过这些“一朝多都”的朝代都无法与明朝相比,尽管从数量上看明朝的“南北两京”并无特别之处,但南京却有一套实打实的“备份”班子,而这点是历朝历代都不具备的。

既然朝廷有两套班子,那么在明朝276年的历史当中,南北两京不会因职权重叠而产生冲突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回溯到“两京制”的诞生背景,也就是成祖朱棣时代。大明开国之后,朱元璋定都南京,此时明朝有且只有这一套班子,而且从后续的发展来看,朱元璋也没有建立“陪都”的打算。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京制”的格局呢?答案就是“靖难之役”。

朱棣起兵推翻朱允炆之后在南京登基称帝,不过他的根基和统治中心在北方,所以迁都北京势在必行。公元1421年,朝贺大典正式在北京奉天殿举行,这也意味着明朝权力中心“北迁”的完成,自此北京取代南京成为朝廷驻地。然而南京的独特之处在于这是朱元璋定下的都城,而明朝又标榜以“孝”治天下,所以南京的都城地位是任谁也不敢取消的。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被称为“行在”,而南京被称为“都城”,也就是说北京尽管是真正的权力中枢,但也只是名义上的“临时都城”,即皇帝率文武百官驻扎的地方;而南京尽管已经退居二线,但名义上仍旧是大明王朝的“正式都城”。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朱棣驾崩,甚至仁宗朱高炽继位之后曾一度想迁回南京,但可惜寿限太短,仅仅十个月之后仁宗也追随成祖而去。

随着局势一点点平稳,“两京制”的格局逐渐趋于稳定,因此到英宗时期,朝廷正式颁布诏书,规定北京各衙署废除“行在”二字,而南京各衙署添加“南京”二字,这样就从法律层面将北京升格为“正都”,而南京则成为“陪都”。作为曾经的都城,南京保留了一整套班子,诸如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一样不落,而且官吏的称呼和级别也与北京相同。

尽管这两套机构从名份上说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管辖的范围还是大有区别。由于南京没有皇帝,实权远远比不上北京,相对于北京可以统辖全国而言,南京的主要权力范围基本局限在南直隶。正因为如此,南京各级官吏多为虚职,也就是说国家按月供给粮米,但基本上没什么正经事可做,甚至到了明后期,南京基本上已经成为失意大臣的养老之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