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記者 蘇童 蔚立名)10月21日,國新辦舉行發佈會,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科技創新進展情況。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過去五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42萬億元增長到2.21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2.23%。基礎研究經費增長近一倍,2019年達到1336億元。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翻了一番,2019年超過2.2萬億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我國排名從2015年的第29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14位。整體上,我國科技創新實現量質齊升,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王志剛介紹,五年來,着力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實力進一步增強。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嫦娥四號首登月背、北斗導航全球組網、C919首飛成功、悟空、墨子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磁約束核聚變、散裂中子源等設施建設取得突破,國家實驗室加快佈局,對高水平科研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此外,大力推動科技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科技重大專項成功收官,移動通信、新藥創制、核電等取得重大成果。復興號高鐵投入運營,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5G、人工智能、區塊鏈、新能源等加快應用。北京、上海、粵港澳等科創中心加快建設,21家國家自創區和169家高新區成爲地方創新發展“領頭雁”,高新區國內生產總值從8.1萬億增長到12.2萬億,五年增長超過50%。高新技術企業從7.9萬家增長到22.5萬家。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 於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