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闻

新能源汽车“快充为王”正提速

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强调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要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

《规划》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哪些普遍利好?新能源汽车企业正进行着怎样的研发和创新?相应技术储备是否成熟?

中华(参数|图片)工
商(参数|图片)时报记者采访了比亚迪和吉利等新能源汽车企业。

“快充”技术储备已渐成熟

“《规划》的颁布实施,坚定了行业长远发展的信心和预期,会更好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加快各应用领域汽车全面电动化步伐,巩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市场推广应用的全球领先地位,持续推动我国从传统汽车大国迈向新能源汽车强国之路。”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达了对《规划》的信心。

“国家产业政策引导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头部电动智能汽车企业获得资本的认可,面对政策与资本的双重红利,在行业电动化趋势下,吉利积极推动新能源和电气化技术在车型产品中的应用,对相关领域的主流技术路线实现了全面的覆盖,并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吉利相关负责人对《规划》给产业带来的利好前景表示了乐观。

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与《规划》相对应,比亚迪正在动力电池研发、配套技术等方面努力开展研发和创新工作。而国家为实现以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完善。

据透露,2003年,比亚迪开始研究双向逆变充放电技术;2010年,直流充电设备正式投放市场;2015年,比亚迪参与深圳“万桩计划”,建设11000台充电桩,并推出了运营计费平台;2019年,比亚迪充电设备已经遍布全球40个国家,充电设备投放超42万台。

而在充电产品测试领域,比亚迪拥有综合测试实验室110多个,先进仪器设备2000多台(套)、3000多项检测能力;自2011年首次获得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以来,已取得93大类500多份标准的CNAS认可。比亚迪主导起草了车载充电器及双向充放电的国家标准,参与起草了DC-DC、充电盒以及电站的国家标准。

“比亚迪在‘快充’方面的技术储备已日渐成熟,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铺开,将越来越方便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快充为主’正在稳步提速。”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

“吉利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形成了良好丰富的技术储备,有条件加入‘快充’第一梯队。”吉利相关负责人表示。他透露,在新能源供应链领域,吉利汽车也已形成研发制造的集成一体化产业链,并在三电等核心零部件方面实现合理布局。2018年与宁德时代展开合作,2019年与LG开展项目合作,为吉利新能源战略全面落地提供坚实的体系支撑。另外,吉利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下属企业,在共享出行、车联网系统、飞行汽车、卫星通讯、锂电池梯次利用、充换电基础设施、碳循环制甲醇等出行领域新模式及前沿技术方面均有布局。

推进国际合作构建新发展格局

记者采访获悉,为响应《规划》要求,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正努力推进国际化战略。

比亚迪积极吸收全球智慧,引进全球顶尖人才,参与全球产业合作,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在零部件方面,比亚迪向全球分享电池、电机、电控和芯片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成果,实现从自主创新走向全面的开放创新。比亚迪在年初成立了5家弗迪系公司,比如弗迪电池今年新推出的“刀片电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高续航等特点,不依赖镍、钴等稀少金属,受到了众多汽车企业的青睐。

在整车方面,比亚迪与丰田在去年11月签署协议,各出资50%成立了纯电动车研发公司;与日野在今年4月签署了战略商业联盟协议,聚焦于合作开发纯电动商用车;早在2012年,比亚迪和戴姆勒奔驰合作,创立中国第一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中外合资品牌——

腾势汽车(参数|图片),并在去年底推出了全新SUV车型“腾势X”。

在行业生态方面,比亚迪推出了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开放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在全球首次实现了汽车业态从封闭走向开放,为全球开发者和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

而吉利作为具有国际水准的中国民营汽车龙头企业,在A股和港股两地上市,有利于凸显公司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充分对接国内、国际两个资本市场,助力公司科技转型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新政颁布实施,为迎接“新四化”变革,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以创新引领发展,打造未来天地一体化智慧立体出行新生态。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技术方面不断突破,从对标走向立标,着力构建5G时代下的智慧出行生态,致力于成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领军者。

作者:■本报记者孙永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