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地處大別山腹地。

遠近聞名的大灣村就坐落在金寨縣境內。曾幾何時,這裏受限於羣山困囿、交通閉塞,雖坐擁一方青山,卻少有人問津。但在如今的航拍鏡頭中,蒼翠林間,房舍煥新,路網延伸,車輛馳騁。

大灣村曾經的貧困戶楊習倫家門口,停放着一輛新淘來的二手小轎車。他把車擦了又擦,“國慶長假,在村裏兼職接送遊客,一定要讓大家坐着乾淨舒坦。”

“剛來的時候,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現在村裏頭都鋪了柏油路。”已經駐村5年的大灣村第一書記餘靜說,“彎多路遠通行難,但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

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的第一站就來到金寨。他指出,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必須橫下一條心來抓。

時隔4年多,2020年8月18日,總書記再次來安徽考察。他強調,要把防止因疫因災致貧返貧擺在突出位置,堅持精準扶貧,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在阜南縣蒙窪蓄洪區西田坡莊臺,習近平說:“我一直牽掛災區的羣衆,看到鄉親們生產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實。”

今天的安徽生機勃勃、變化喜人,交出了合格答卷,貧困發生率已從2014年的9.1%降到了2019年底的0.16%。

“貧困”退、“豐裕”來。江淮兩岸濤聲依舊,大地卻已換了新顏。

產業打頭陣,鄉村富起來

大灣村,曾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窮山村。這兩年,依靠“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的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安居、樂業的脫貧致富之路。2014年村集體收入還是零,2019年一躍達到了80餘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4000元。

曾經,這裏所屬的大別山區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安徽脫貧攻堅的貧中之貧、堅中之堅。

餘靜目睹了村子的變化。在下派駐村之前,作爲金寨當地人的她都沒到過一次的小山村,如今火了。各種新興業態叢生,隨之增加的,是當地羣衆脫貧致富的機會。

俯瞰金寨縣大灣村。張俊攝

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讓當地貧困羣衆鼓起了腰包。以大灣村爲代表,安徽省近年來崛起了一批依靠產業發展起來的小村莊。

天氣轉涼, 50多歲的唐言文這些天往地裏跑得越發勤快。

“瓜蔞陸續成熟,再過上十來天,就可以批量採摘了。有事沒事過來轉轉,看着踏實。”唐言文是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官塘村的脫貧戶。他說,忙不怕,窮才怕哩。

貧窮,曾像一片烏雲,壓在唐言文身上。可如今,老唐不僅在瓜蔞基地務工,還利用到戶產業政策承包起了魚塘,一年下來進賬3萬元左右。天天被他惦記的瓜蔞讓他脫了貧,也給他帶來了致富的希望。

3月栽苗、4月拉網、5月上架、6月開花、10月採摘……2019年,官塘村瓜蔞產業基地採收瓜蔞27500斤,實現銷售收入65.58萬元。不僅如此,該項目還帶動周邊82名村民就近就業。

“拔窮根,沒有當家產業不成。”對於脫貧攻堅產業爲先,官塘村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肖尚文深有體會。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如何鞏固脫貧成效,有序把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銜接起來,是接下來的發力點。

在肖尚文看來,發展產業做強村集體經濟至關重要。近年來,該村村集體收入一年一個臺階,從2017年的11萬元到2018年的24萬元,再到2019年的31萬元,今年有望達到100萬元。

因爲產業走上脫貧致富路的,不只是大別山區和長江沿岸。

在安徽沿淮行蓄洪區,國家級貧困縣阜南歷史上就有“編筐打柳,養家餬口”的傳統。如今,柳編成爲當地農民脫貧奔小康的一條康莊大道。

當地人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深水魚、淺水藕,灘塗窪地種杞柳。鴨鵝水上游,牛羊遍地走”的發展模式。阜南縣文化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龐道遠告訴記者,全縣目前擁有自營出口權的柳編企業就有50家左右,帶動20多萬人脫貧致富。

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省創造了減貧史上最好成績,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從2014年建檔立卡的188萬戶484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8.7萬人,貧困發生率年均降幅1.49個百分點。

日復一日的努力,換來的是離脫貧攻堅目標越來越近,尤其是大別山連片特困地區、皖北地區和行蓄洪區的貧困人口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貧困地區面貌明顯改善。

過去人們印象中髒亂差的貧困小村莊,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大背景下,已然蝶變成美麗鄉村、文明村鎮和旅遊示範村,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農”墨重彩的鄉村和諧新畫卷。

幹部沉下去,作風強起來

“早上已經忙了半天,下午進棚還有半天的活兒。”面對記者的採訪邀請,65歲的邢鳳英風風火火地來到藍莓大棚,笑容滿面。

站在一旁的黃汰村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陳太華,一個勁地樂呵。爲啥?“富裕的日子,誰不稀罕!”陳太華道出了緣由。

如今的黃汰村,已經是全市脫貧的先進村。陳若天攝

兩年前,蕪湖市無爲市黃汰村還是一個貧困村,邢鳳英還是一名貧困戶。幾年時間,黃汰村從一個無人問津的貧困村變成了全市脫貧的先進村。退伍轉業的陳太華,剛下村的時候,看到的情況遠比想象中的要難。“這裏緊挨無爲市城區,通高鐵、有高速,爲什麼還是一個貧困村?”陳太華很是困惑。直到下村後的頭一個月,帶着村“兩委”班子走村串戶,才讓他找到了窮根所在。

“過去村‘兩委’人心渙散,村幹部遇到困難往後縮、碰到問題往後躲。”陳太華說。通過抓黨建、帶班子、理村務、促業務,僅僅花了3年時間,黃汰村就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如今,走在村裏頭,百姓的怨言沒有了,村幹部的精氣神找回來了。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安徽共派出11327支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7595名第一書記或駐村幹部到基層一線。他們舍小家顧大家,與貧困羣衆喫連心飯,坐連心凳,幫助貧困羣衆改變命運。

作爲最接地氣的扶貧幹部,既是脫貧的中堅力量,也是離羣衆最近的領路人。除了自身下派帶來的作風變化,貧困戶也在其中耳濡目染。

“今晚去‘脫貧夜校’嗎?”這已成爲宿州泗縣泗城鎮村民碰面的招呼語。通過開辦“脫貧夜校”,當地邀請扶貧幹部和脫貧戶上臺“授課”,身邊人說身邊事,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

60歲的村民丁華,在夜校學了蔬菜種植技術後,一口氣包下了4個大棚;貧困村民梁新兵在夜校受到啓發,利用小額扶貧貸款發展特色養殖,脫貧後還當選爲縣人大代表……

諸如此類的脫貧故事,點燃了許許多多貧困村民自力更生的激情。大講堂、板凳會、小廣場,潛移默化間帶來了村民精神面貌的大轉變。

“以苦爲樂助扶貧,以心交心贏民心。”宿州市副市長韓維禮深有體會,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把羣衆放心上,就不怕脫不了貧、摘不了帽。

阜陽是皖北農業大市,貧困人口多、脫貧任務重。爲了實現脫貧的既定目標,目前全市在崗駐村幹部1609人。

“下派以年輕人爲主。一開始,不少同志對農村並不熟悉。”阜陽市委組織部農村組織科負責人張偉直言不諱,“幾年駐村下來,最明顯的改變就是幹部作風得到了實地鍛鍊,下去扶貧跟羣衆交流沒有官話了,做羣衆工作也不再高高在上了。”

在阜陽市委組織部部務會成員關宏看來,駐村幫扶,對幹部本身來說,是責任亦是歷練。“白天走講幹,晚上讀思寫。久而久之,能說、能講、能幹,做羣衆工作的基本功得到了提升,上下協調更順暢,開展幫扶更得心應手。”

2014年建檔立卡以來,安徽年均減少貧困人口78.96萬人。貧困子女走進了學校、貧困村民搬進了新家,生活方方面面有了保障……這背後,離不開扶貧幹部過硬的工作作風。

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扶貧幹部更是展現出了超強的戰鬥力。許多駐村工作隊就地拉起來,就是一支戰“疫”隊。

從帶動貧困戶創新產業發展的致富帶頭人,到帶領鄉親奔小康的合作社負責人,再到紮根鄉村數年如一日的駐村第一書記……近年來,安徽的脫貧戰場上,從不缺乏衝鋒陷陣的戰士,更是湧現出了劉雙燕、曾翽翔、李夏等一批先進典型。

“脫貧攻堅,到了收官大決戰的關鍵時期。越到最後,越是需要基層幹部全身心投入,來不得半點‘走神’。”安徽省政府副祕書長、省扶貧辦主任江洪強調,如果說上半年戰“疫”戰“洪”是全省脫貧攻堅的“加試題”,那麼攻克剩餘貧困則是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必答題”,更需要有過硬的作風。

有了好生活,民心聚起來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脫貧之要。

家門口上班,工資按時打卡,這是亳州譙城區華佗鎮貧困戶劉運彬從未想到過的生活。“這兩年,家裏脫了貧,收入穩定了,不僅喫穿不愁,還用上了太陽能熱水器。”提及脫貧之後的生活變化,老劉的話止不住地往外冒。

自打村裏辦起扶貧車間,曾是貧困戶的劉運彬心裏踏實多了,“不用出遠門,就能把錢賺。”忙時務農、閒時務工,逐漸成爲他們夫妻二人的新選擇。

開拓就業空間,挖掘就業崗位,貧困勞動力的“飯碗”才能端穩端牢。

餘靜清楚地記得,2015年7月,她頭一次在大灣村走訪入戶時,村民肖細雨一個勁地抹眼淚。後來才知道,是湖北孃家的哥哥打來電話,說想過來走親戚,但肖細雨因爲家裏太窮,生怕哥哥來了之後,會把自己帶回湖北老家。

2019年,眼瞅着鄉村旅遊越來越受歡迎,原本在茶廠務工的貧困戶肖細雨辭去炒茶的工作,在村裏頭開起了農家樂。自己炒菜,丈夫跑堂,女兒則負責算賬,一來二去,加上價錢實惠、菜餚地道,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從一家6口擠在危房到搬進寬敞的小樓房,從替人打零工到當上農家樂老闆,從貧困戶到脫貧戶,肖細雨是扶貧政策的見證者和受益者,親歷了走出貧困、走向富足的變遷。

肖細雨在自己一手創辦的農家樂爲遊客整理房間。張俊攝

這兩年,茶廠、漂流、民宿等旅遊產業在大灣村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不僅如此,村裏頭還新鋪了柏油路,開通了5G網絡信號,基礎設施越建越好,遊客越來越多。這不,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週,肖細雨在農家樂忙得腳不沾地。

當初不讓家人探望,如今喜迎八方賓客。望着精心打理的農家樂,肖細雨覺得自己就好比門前山上種的樹一樣,紮根在大灣村,有了新希望,也有了新方向。

金秋時節,在廣闊的江淮大地上,從皖南到皖北,隨處可見與農民一起收莊稼、慶豐收的基層幹部、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

如今,鄉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收入提升,人心思齊。

入秋後的皖北,氣溫漸漸轉涼。不過,常年在扶貧車間跟着“菊姐”學編織的朱歡歡,心裏頭熱乎乎的。朱歡歡口中的“菊姐”,就是宿州市碭山縣陳寨村的楊秋菊,她創辦的編織手工坊成了村裏頭的扶貧工廠,50多戶入廠的貧困殘疾人實現脫貧。

“我們現在都跟着菊姐幹,拿手藝換來了收益。只要肯幹,殘疾人也能靠雙手脫貧致富。”朱歡歡對往後的生活充滿期待。

楊秋菊(右)指導貧困戶製作手工藝品。李希蒙攝

在阜南縣於集鄉席老家村,提到王幼亮這個名字,可以說家喻戶曉。不但因爲他是一名醫生,更因爲他是一名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貧困戶健康有了保障,實現脫貧纔有盼頭。”王幼亮深諳其中的道理。

駐村伊始,他發現村裏77.8%的貧困戶是因病因殘致貧。找準了“病根”,纔好對症下藥。在完成扶貧工作之餘,王幼亮重操“舊業”,在村衛生室開設扶貧工作隊門診,不僅爲村民義診,還爲村醫培訓授課。

對王幼亮來說,“把羣衆放在心上”從來不是一句空話。今年疫情之初,在村民最需要的時候,他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果斷回村,和村民站到了一起。更難能可貴的是,在他的帶領下,昔日的艾滋病高發村舊貌換新顏,蛻變成閃亮的“安徽省電商扶貧示範村”“阜南縣平安村”。

不只是王幼亮。從選派進村的第一天開始,安徽數以萬計的駐村幹部就聚村頭、進地頭、住心頭,致力於貧困羣衆產業發展、基本生活、住房改善、看病就醫、道路水利等問題,暖了人心,也聚了民心。

伴隨着百里黃河故道留下的沙土地被染綠,國家級貧困縣碭山甩掉窮帽後的發展基石更加牢靠。

眼下正是豐收的季節,居安徽最北端的碭山縣良梨鎮,成片的梨樹已掛滿果實,果農們正忙着算豐收賬。

成片的梨園,如今成了碭山百姓的致富“樂土”。李希蒙攝

誰曾想,這裏一度塵土飛揚,風起沙湧。經過幾代人養土培植,昔日飛沙蔽日、貧瘠荒涼的“不毛之地”,如今變得鬱鬱蔥蔥、生機勃勃,成了果農增收致富的“樂土”。這,不僅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也改善了碭山的生態環境。由碭山酥梨釀製的梨膏,經水沖泡,先澀後甜,越品越甜。一如安徽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越過越甜。

秋意濃,碩果累。漫步江淮大地,遍是豐收的喜悅。走在奔小康的大路上,安徽前行的腳步鏗鏘有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