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企業數佔全國83%

北京、江蘇、廣東、湖北等地論文發表最活躍;廣東、北京、江蘇、上海在專利申請數量方面領先全國;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企業總數佔全國的83%。

10月22日,《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20》在浦江創新論壇發佈,呈現了人工智能發展的最新趨勢和亮點。

報告顯示,中國在2019年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動人工智能發展。中國人工智能國際合作論文數量持續增長,中美兩國處於全球人工智能科研合作網絡和產業投資網絡的中心,在全球人工智能合作網絡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堅持開源開放理念,2019年中國研發的開源深度學習框架、開源工具集、開源應用軟件、開源社區快速發展,加速產學研及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併爲全球人工智能做出貢獻,中國在國際人工智能開源社區的貢獻度已成爲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貢獻國。

根據報告數據,2019年中國共發表人工智能論文2.87萬篇,比上年增長12.4%,在人工智能領域各頂級國際會議上的活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在全球近五年前100篇人工智能論文高被引論文中,中國產出佔21篇,居第二位。

報告分析發現,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技術創新中的創新主體作用正在日益強化。各大人工智能骨幹企業成爲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投入的重要來源,並深度參與產學研協同AI人才培養,學術界和產業界共同驅動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初具形態。

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創新也是一大亮點。2019年多地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徵集,北京冬奧、大興機場、杭州大腦等代表性綜合應用場景以及各領域豐富的行業場景,爲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快速商業化創造了廣闊土壤和良好環境。

報告顯示,北京、江蘇、廣東、湖北等地2019年人工智能論文發表最爲活躍,成爲國內人工智能學術創新的重要策源地。廣東、北京、江蘇、上海在專利申請數量方面領先全國,而廣東、江蘇、北京、浙江是人工智能專利轉移最爲活躍的地區,通過科技成果供給激發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

報告分析認爲,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爲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大區域性引擎,人工智能企業總數佔全國的83%,成渝城市羣、長江中游城市羣也展現出人工智能發展的區域活力,產業集聚區初顯區域引領和協同作用。

報告認爲,人工智能治理成爲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發展最突出的亮點進展。各個國家、政府間組織和研究機構紛紛提出人工智能治理原則和主張,人工智能治理的國際共識逐漸形成,並推動治理原則走向落地實施。

2019年,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均強化人工智能發展戰略迭代,對其國家人工智能戰略進行了更新。人工智能對科技、產業和社會變革的巨大潛力也得到全球更多國家認同,16個國家新發布了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或計劃,另至少還有18個國家正在籌備制定其人工智能發展計劃。

上述報告由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國內外十餘家機構編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