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武侠这方面,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慕容复和赵敏。但是,我不会偏袒慕容复的,一定会客观分析。

其次,我本来没什么时间与兴趣发帖子,可是无论电视还是网络(82版天龙除外)都将慕容复埋汰得太可以了,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有人说慕容复是卑鄙小人,有人说慕容复最浪得虚名,跟乔峰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连乔峰一招都接不下,读来真令人生气……

最后,我们在这里讨论慕容复的武功排名及实力,实际上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他们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没有一个确定的实力。所谓的孰高孰低,其实只是金老一厢情愿而已。所以,我们要讨论的,是金老给慕容复设计的武功实力究竟有多少。

补充两点,第一,金老本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而他所设计的慕容复,则是本身正直,但为了复国不择手段,这完全违背儒家的“仁”“礼”思想,换句话说,金老本人非常不喜欢慕容复,他故意设计慕容复出丑,故意设计慕容复失败,以此来证明“克己复礼,仁以待人”(这就是为什么善良的傻子段誉,虚竹总是胜利,一帆风顺的原因)的必要,以此来证明“仁者无敌”。

第二,金庸设计的慕容复的武功实力,前后是有一个变化的,(天龙八部)最初在南洋公报(或其他报纸,忘了)上连载,经过几年,方始完成,其间还有一段是因金庸出国,由倪匡代写(后已删),最明显的例子是少室山一战之前慕容复是未败过,之后是慕容复未胜过,有这么巧么?当然没有!唯一的解释是少室山一战之前,金老认为慕容复是与乔峰齐名的高手,乔峰是第一的,那慕容复也该是第一的,没谁赢得了;之后呢已经写到慕容复比乔峰稍弱,且被段誉打败,那么齐名是齐不下去了,只能将慕容复越写越差,塑造成反面典型。

第三,我们讨论的,是金老认为的慕容复武功实力,而非一定是原著中所描写,原著只是一个蓝本罢了。鲁迅先生写小说都未能天衣无缝,况金庸乎?天龙八部实在有诸多BUG,表面读来顺理成章,合情合理;细想之下全无道理,作者一厢情愿而已,后文有详述!

另外我认为,天龙八部真正的主角是乔峰和慕容复。至于三兄弟,只是三个正面人物,三个作者笔下的大侠而已。因为全书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就是围绕他们展开的。北乔峰,南慕容,这个贯穿全书的说法,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作者就是要通过这两个齐名的绝顶高手因为追求不同,所以的完全不同的结局,来表现天帝与阿修罗的相斗,来表现作者的武学理想,人生理想。从故事情节看,全书的主线就是慕容博设计的雁门关一役,先是慕容复受冤枉,慕容博暗中相助,再是乔峰受冤枉,萧远山暗中相助。

这两个父亲都是表面已死,实际上暗中忙着复国和报仇,同时保护自己的儿子。乔峰有聚贤庄一战,慕容复有万仙大会一战。乔峰有“纵是你们三人齐上,萧某何惧?”,慕容复在缥缈峰面对36岛岛主,72洞洞猪,似乎也说过同样的话。到少室山一战,明线暗线相交,冲突达到高潮。如金庸题目“王霸宏图,血海深仇,尽归尘土”从始至终,作者没安排北乔峰与南慕容的对决?为什么呢?一来掉观众胃口,从文学手法上看,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讨论空间;二来二者向来齐名,武功一时半会也分不出胜负,乔峰虽占上风,但要赢慕容复,也是要千招之外。至于二人结局,就更能说明这点了。

乔峰为国为民慷慨赴死,侠之大者;慕容复为己为私而疯,遭人唾弃。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处事理念,这就好像是马克思主义与萨特存在主义的对抗,很显然,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金庸更倾向于前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