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10月22日讯 临沂市蒙阴县现有货运车辆5万多辆,从业人员达到6万多人,车辆保有量和从业人员数均居全国县级城市前列。今年以来,围绕贯彻省委九大改革攻坚行动部署,立足运输大县实际,蒙阴县依托视频监控系统,强化大数据运用,通过“互联网+监管”,深入推进科技治超、线上治超,率先启用科技高效的非现场执法模式,大大提升了交通执法的覆盖面和准确性,营造了更优更好的交通运输市场营商环境,有力促进了道路交通业发展。今年1-8月份,蒙阴县新增货运企业85家,新增货运车辆16248辆,目前全县货运企业已达412家、货运车辆5.1万辆。

升级站点功能 提升检测精准度和通过效率

依托超限超载治理检测站,投资150万元启动了超限检测引导设施建设项目,新建设货车专用车道,配备了动态称重磅、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电子抓拍系统、电子显示屏等设备,对原有检测方式进行了改造升级。

升级完成后,过往货车可实现不停车称重检测,车辆载重信息自动采集、即时显示,超限超载的将由执法人员引导至旁边的停车场进行核查、处罚、卸载,提高了执法效率和精准程度,有力打击了违法运输行为。引导设施启用以来,已累计检测车辆54万多辆,采集超限10%以上车辆信息673辆。

改革执法手段 率先开启非现场执法模式

传统人工治超执法,由执法人员通过现场拦截检查方式进行,存在工作效率低、安全性差、准确性不高等问题。为切实解决传统执法弊端,顺应交通执法科技化的发展趋势,蒙阴县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到河南、枣庄等地区考察学习,投资300万元建成了G205常路、界牌两处治超非现场执法检测点,引进了治超非现场执法模式。该模式通过科技手段对过往车辆进行自动称重、自动抓拍、信息自动录入,其采集的违法运输信息,可直接作为处罚依据,能极大提高超限超载治理的覆盖面、准确率,有效降低执法风险,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执法模式。

今年5月份正式启用以来,已累计检测车辆107万辆,采集超限10%以上货车信息4255辆,日均34辆,超限车较启用前下降85%,效果显著。蒙阴县成为临沂市第一个启用治超非现场执法模式的县,科技化治超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做好结合文章 提升巩固执法效果

“互联网+监管”和非现场执法等科技手段,为交通执法提供了更加高效、有力的方式,提升了治超精准度,为交通运输企业构建了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切实巩固提升治超效果,形成执法合力,蒙阴县坚持在做好结合、常态长效上下功夫。

一方面,将科技治超与人工治超相结合。电子设备获取运输车辆违法记录后,由执法人员及时跟进,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严把路面执法、称重检测、停车卸货、违章处理四个环节,认真落实查处分离、罚缴分离、强制卸载等要求,规范自由裁量权标准,查扣车证信息全部入网,阳光操作,公平公正。

另一方面,道路交通执法与部门协调联动相结合。强化部门协作,交通部门与交警部门联勤联动,积极推进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在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通过联合执法形成执法合力,严厉打击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先后查处违法运输车辆1068辆,卸载货物3.5万吨,真正实现了让违法超载车辆无处遁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