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郑州人的朋友圈,关于“二砂”的消息开始多了起来,一些提前入驻二砂文创园的艺术品工作室,迫不及待晒出了装修进度条。外地的文创明星店也在纷纷打探消息。

“二砂”首秀

2020年10月17日,郑州二砂文创园举办开园仪式,占地100亩总建面约5.7万平方米的首开园区正式开放。其中办公面积8000平方米,其余为供市民游园观赏的景观面积。

这座占地面积达845亩、相当于两个郑州动物园,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号称郑州版“798”的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在改造两年之后开始焕发生机。

120亿的旧厂房改造项目将以何种形态呈现?百万方的艺术商业综合体如何塑造郑州IP?神秘面纱待揭的二砂又蕴藏何种商机?

项目分为四期建设,计划5年内(到2025年)完成文化核心区改造及招商。在招商上,主要面向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数字文化等文创科创类企业。

园区一期(含首开区):以主楼、中、小包豪斯及南北配楼为主,计划2021年9月底建成。打造园区品牌展示中心、二砂历史记忆馆、星河领创天下、文创企业、网红业态经济。

园区二期:以大包豪斯及其它文物保护建筑改造为主,计划2022年9月底建成,打造园区未来魔方及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配套商业服务平台。

园区三期:以大包豪斯西侧厂房改造为主,计划2024年6月底建成。打造新传媒区域总部、大数据与云服务创新中心,为园区文化+科技融合业态提供发展平台。

园区四期:以新建用地为主,计划2028年6月底建成。打造总部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等设施,为园区产业加速、拓展平台。

二砂厂旁边就是中原万达广场和庞大的社区集群,为文创经济提供强大的客流和活力。

至于说炒作新经济概念完全没有必要,北京798说自己是新经济吗?没有!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价值本身比什么都重要。曾经的落锁厂房、寂寥烟囱,正在等待新的命运安排。

历史名片:一个时代的印记

二砂曾经是中国内地最大的砂轮厂。去年10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炉、厂房、法桐掩映下的德式建筑,是西郊一代人的记忆。

二砂是“一五”期间由当时的民主德国协助兴建。来自德国的67位专家长期在郑州生活,厂房、生产工艺、产品质量都按照东德标准,二砂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老大”。

作为全世界第二大砂轮厂。投资额1.5亿元,相当于5个国棉厂的总投资;有最高的烟囱,达64米。

在高光时刻,郑州80%的行业企业围绕“二砂”盘踞郑州。二砂生产的磨料磨具远销68个国家和地区,在其带动下周边兴建了居民区和商业区。

进入21世纪之后,工业时代的巨子渐渐失去往日的光芒,数以万计的产业工人带着不舍和无奈离开,沉静的厂房和孤独的高炉在落日余晖里与爬山虎纠缠。

对于郑州辉煌的工业而言,二砂是最好的注脚和最后的遗存。“文创”大概是唤醒二砂的唯一机会。

目前,郑州要着力打造“四大文化片区”——商都历史文化区、古荥大运河文化区、百年德化历史文化片区、二砂文化创意园区。这些板块的历史文化分别起源于商代、唐代、民国初年、建国后的一五时期。

这四大文化片区中,有大面积历史建筑留存至今的,也只有二砂厂了。

二砂迭代与价值回归

2012年,老城区产业升级换代,组建河南国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白鸽公司迁建和承担文化创意园区建设。2013年,慕名而来的青年艺术家们开始进驻二砂,开放的各种厂房和车间,来了摄影、画廊、酒吧、设计、收藏、机车的二十多家工作室和公司。

到了2014年,二砂厂里一铺难求,后来去的文艺青年们只有望墙兴叹的份儿。这就是俗称的二砂文创园1.0时代。

二砂文创园1.0时代没有持续太长时间。2015年11月末,这里的租户接到搬离公告,二砂厂要2016年1月1日收回所租赁的土地、房屋。此后的规划、改造酝酿的就是二砂文创园2.0。

在二砂文创园首开区开园的当天,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先生带来了《如何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分享会。这是一个历史之问。

现实中很多历史遗迹留在那里一点点被岁月蚕食,有的直接被高楼大厦替代。这两种都不是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有没有一种既能保存历史又能赋予现代价值的方式?

回答这个问题不可回避的一个案例就是北京798。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一大批军工企业因为不为时代所需要而走向没落,其中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又称798厂,到了只能靠出租厂房度日的地步。中央美院雕塑系放大样需要足够的空间,就近租下厂房。

中央美院的艺术气息很快吸引了大批海归艺术家,纷纷跑来开工作室。随后成长为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也有了新的北京三大景点“长城,故宫,798”的说法。

2016年以来,798每年呈现2500余场各类艺术展览、沙龙和品牌发布活动,年到访游客人数达808万人次。园区发展还拉动了整个朝阳区文创产业的发展,2005年朝阳区规模以上文创企业收入560亿元,到2019年,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3000亿,拉动整个区域的增长更是不可计量。

老城区的价值在哪里?就藏在如何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答案里。

郑州加持各种国家利好政策下步入发展快车道,但城市历史文化的短板让郑州缺少亮眼的名片。

古树、水塔、锅炉、皮带长廊、景观绿带、工业制造机具、工业建筑等遗存相对完整,甚至优于北京798的改造条件,留足了想象空间。

目前二砂文创园首开区17家知名头部文创公司入驻。官方向媒体公布的未来目标是实现1000+家入驻企业与商业品牌、总就业人口30000人、年度总体客流2000万人次、年度总税收10亿元。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撰文:乌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