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貴州劍河縣耗資8600餘萬元建雕塑一事引發熱議。

近日,有網友航拍88米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該雕塑爲貴州劍河縣於2016年11月開工建設,於2017年7月建成,整座雕像高88米,共耗資8600多萬元。

據悉,劍河縣曾爲國家級貧困縣,於2020年3月3日退出貧困縣序列,有網友質疑該雕塑系當地政府斥巨資打造的“形象工程”,不如將資金用於扶貧。

據中新網21日報道,當地文體廣電旅遊局表示,經覈實,該項目沒有使用國家扶貧資金。8600萬元系仰阿莎旅投公司通過自籌資金和銀行融資所得。

貧困縣花8600萬建88米高雕塑

據環球網,“仰阿莎”被苗族人民奉爲美神,貴州清水江劍河縣一帶至今仍流傳着“仰阿莎”的傳說,她象徵着苗族人民對愛情的歌頌以及對生命的讚歎。如今,劍河縣境內還能找到傳說中“仰阿莎”出生的水井、沐浴的溫泉及暢遊的湖泊。

2008年,“仰阿莎”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據劍河縣人民政府官網2017年公示信息,仰阿莎雕塑預算耗資8600多萬元,擬建高度總高88米,其中人物高度66米,基座高度22米。人物最終材質爲不鏽鋼鍛造製作,藝術呈現爲圓雕、浮雕相結合。雕塑基座爲圓形4層建築,四周爲8組不鏽鋼浪花裝飾。雕塑造型具有強烈的主題性、藝術性、標誌性和紀念碑性質。仰阿莎雕塑應屬國內外目前唯一的大型苗族人物題材雕塑。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5月,由劍河縣人民政府、北京藍調雨桐雕塑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創作的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建造完成。同年12月16日,經世界紀錄認證機構現場測量覈實,該雕塑被確認爲世界上最大的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並頒發了世界紀錄證書。

而與8600餘萬大手筆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劍河縣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的“身份”。據悉,劍河縣曾是貴州省16個深度貧困縣和全省不考覈GDP的十個縣之一,是貴州省2019年脫貧攻堅擬整縣摘帽的24個縣之一。

2020年3月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出公告,正式批准全省24個縣(區)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黔東南州黃平縣、岑鞏縣、天柱縣、錦屏縣、黎平縣、臺江縣、劍河縣7個縣位列其中。有網友質疑該雕塑系劍河縣政府斥巨資打造的“形象工程”,不如將資金用於扶貧。

據紅星新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劍河縣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稱,當地政府近三年來將所有資金都用於突擊脫貧攻堅的工作中,原計劃建設的仰阿莎雕塑的一些附屬設施中途已暫停建設。

當地文旅局回應:該項目沒有使用國家扶貧資金

10月21日,劍河縣文體廣電旅遊局通報稱:

近期,我們關注到網上有關於仰阿莎雕像的信息,在此,感謝社會各界對劍河縣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關心。

2018年1月份,網上也曾經有關於仰阿莎雕像類似信息,我們及時進行回應,得到了網民的理解。

仰阿莎是傳說中的苗族美神,名爲清水姑娘,其悽美的傳說故事盛傳於黔東南境內清水江沿線一帶,是苗族婦女勤勞、美麗、善良、自信的化身,寄託着該地區苗族同胞廣泛文化認同和情感歸宿。黔東南境內很多地方都以之命名,如仰阿莎湖、仰阿莎街道、仰阿莎廣場、仰阿莎大道、仰阿莎酒店等等,仰阿莎已經成爲本地區的文化品牌。

劍河縣是苗族同胞人口衆多的縣份。2017年,爲發展旅遊產業,劍河縣仰阿莎旅投公司依託劍河縣文化旅遊資源稟賦,通過自籌資金和銀行融資8600萬元,在清水江北岸建設仰阿莎雕像。雕像融入了當地苗族節日“二月二”和“六月六”的文化內涵,底座高22米、身高66米、總高88米。經覈實,該項目沒有使用國家扶貧資金。

2019年,經過州級貧困縣退出專項審查、省級第三方評估、國家複檢等程序,劍河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劍河縣在實現減貧摘帽後,迅速將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作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奮力推動全域旅遊。近年來,前來觀光旅遊的遊客逐年增加。2020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劍河旅遊業迎來了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新增長,全縣累計接待遊客22萬餘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0900萬元。

專家:需辯證看待

據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官網2015年1月發佈的一則消息提到,近年來,劍河縣把抓旅遊、促消費作爲縣域經濟增長的新支點。一是投入7.6億元打造仰阿莎溫泉小鎮;二是縣城景區建設工作穩步推進。

2018年1月,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官網曾發佈消息稱,仰阿莎雕塑的建立,與溫泉景區融入城景一體化規劃中,形成以仰阿莎文化爲根基的縣域旅遊綜合體,實現了廣泛吸納就業,助推脫貧攻堅,強縣富民三大目標。劍河旅遊助推扶貧模式得到上級部門的高度認可。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官方信息顯示,自溫泉景區2017年10月1日正式營業以來,包括仰阿莎文化廣場綜合體在內,實現旅遊收入2000多萬元,日均接待遊客量1000人次以上,月均收入500餘萬元。據悉,劍河溫泉文化旅遊景區綜合體項目全面建成後,日接待能力達到5萬人,可提供就業崗位3700個,其中貧困人口就業2000餘人。

據封面新聞,對此次事件,從事建築遺產保護的研究者越劍認爲,促進當地旅遊業發展有多種方式,大手筆再修一個雕像沒有太大的必要。“當地肯定有古村落、古建築等需要修復,可以通過挖掘保護本身存在的文化建築,來促進文旅發展。”

四川省旅遊協會原副會長司徒華則表示,此次事件需要辯證地去看待。“貧困縣要發展,肯定要有一定的文化投資,如果這個文化定位是準確的,就不能單純地說這樣做不值。”司徒華說,值不值要看最後的結果,如果客觀上確實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甚至比其他的投資資金迴流更快,那麼就不能說這樣做是不對的。

原國家旅遊局副局長吳文學認爲,“其實,這類事就是需要一個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