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郎”陶勇,听说此人和自己做搭档,说:我更无所畏惧了

开国中将陶勇,原名张道庸,安徽霍邱县叶集乡人,人称“拼命三郎”,率部东进抗日时,陈老总为迷惑国民党军,将其改名“陶勇”,并解释说:"陶者,无忧也;勇者,无惧也。"

陶勇一生的军事搭档很多,但有一位是被点名赞扬的,他就是郭化若。

郭化若是我军历史上一位资格老、军事素养高的儒将,被誉为主席的“军事高参”。

1925年秋天,郭化若正式成为黄埔第四期的学员,他经过预备期的学习,入伍生后又考入了炮科,从此迈出了近70年革命征途的第一步。

毕业后,他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中山舰事件”后,他对国民党失去信心,成为公开的共产党员。

古田会议后,前委开会研究人事安排及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当时,红四军军部缺一个参谋处长,对这个人选问题,前委首长都十分重视,因为参谋处长一职,不仅是司令部作战指挥的具体负责人,一些重要作战文书也要由参谋处长拟制,而且位置重要,在首长身边工作,掌握着大量的核心机密。根据主席的提议,大家讨论一致同意,由郭化若出任红四军军部参谋处处长。

在主席身边工作,郭化若似“蛟龙入海,猛虎下山”,浑身充满力量与智慧,拟文电、写文稿挥洒自如,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出主意、提建议见地高,有质量,英雄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从那时起到1931年9月,郭化若先后担任红一军团指挥部参谋处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红一方面军代参谋长、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中央军委第二局局长等职,一直在毛朱的直接领导下做参谋工作,参加了攻打福建上杭、湖南长沙等战斗及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等一系列战役战斗实践。

整个抗战期间,郭化若以笔为枪,著述颇为丰富,到了1946年,他离开了战斗近10年的延安,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1948年8月,郭化若调到华野四纵担任政委兼党委书记,时任司令员的陶勇听说郭化若要和自己搭档,乐不可支:“有主席高参坐镇,我陶勇真的是既无忧更无畏了!”

郭化若到职不久,著名的淮海战役拉开了序幕。

陶勇、郭化若率领四纵攻占江苏邳县,控制运河车站,围歼黄百韬兵团,干净利落地配合兄弟部队取得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

战果报到主席那里,他谈笑风生:“蒋介石的黄百韬遇到我们的郭化若,一个‘韬’也掏不出来,,只有灭亡!”

说着,他笔走龙蛇:“陶勇+郭化若=胜利。”

在历时6天的淮海战役中,陶勇、郭化若率领四纵,一共参加大小战斗约50次,歼敌7.2万余人,战果显赫。

新中国成立后,郭化若任淞沪警备司令部、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员、第八兵团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58年,全军正式开展编写战史工作,南京军区的战史编写工作由郭化若负责。

1973年12月,中央军委任命他为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其间,他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的工作中,为军事科研发挥自己的余热。

1982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他仍对军事科研痴心不改,写了一批军史文章。

郭老对我国长期战争历史的研究总结,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995年,一代儒将走完了他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历程,享年91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