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一位起义的国民党将领,没提要求没授衔,建国后任副省长

1945年10月30日,正当各路国民党军队在"受降"的名义下,抢占战略要地,进攻解放区的时候,国民党军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编第8军军长高树勋,毅然率第8军1万余人,在邯郸地区起义,成为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一个率部起义,投向人民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高树勋将军和我党的关系由来已久。

1933年,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抗日同盟军,高树勋获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与吉鸿昌投奔了冯玉祥。在同盟军中,他结识了共产党人张仲实、宣侠父等人,对革命形势有了进一步了解。同盟军失败后,高树勋返回天津蛰居。

1937年初,高树勋被宋哲元任命为河北省保安处副处长,负责训练各县保安队。

这时,党中央委派朱瑞到保定做统战工作,他与高树勋频繁接触,经常讨论抗日问题。

后来,彭老总和边章五来到保定与宋哲元会谈,高树勋奉命接待,对彭老总等人非常热情。

而且,高树勋与边章五是老相识,边章五是宁都起义时的旅参谋长,他们谈得非常融洽。

高树勋请边章五派人帮助他做抗日工作,不久,共产党员唐哲民来到高树勋的部队,当上保安处上校参谋,负责组织各县保安队,同时也进行抗日活动。

抗战全面爆发后,高树勋与共产党的联系越来越多,在八路军的支持下,高树勋部队扩充为9个团,实力大增。

但部队中有很多军官是宋哲元的旧部,他们思想反动,尤其反对共产党员在部队中活动,还把这些现象向蒋介石告密,说高树勋被赤化了。

蒋介石听信后,任命石友三为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高树勋为新八军军长,隶属三十九集团军。

石友三起兵反过蒋介石,自知蒋介石最终一定要收拾他,决定投靠日本人,而高树勋是一个爱国的人,不做卖国投敌的事,因此与石友三的关系非常敌对。

1939年秋天,石友三投敌行动公开化,高树勋下决心要除掉他。

当时,刚刚卸任的河北省政府委员的孙良诚,为了调解高树勋与石友三的关系,陪同石友来到高树勋的驻地柳下屯,高树勋见时机已成熟,派卫队营长扣押石友三,当天晚上就将其勒死。

日军见石友三被除,集中优势兵力向高树勋部进攻,高树勋的部队在八路军的援助下,才艰难地生存下来。

高树勋在敌后坚持抗战整整5年,给国民党带回了三十九集团军两个军的兵力,当时蒋介石要他到重庆晋见,结果高树勋走后没几天,就让汤恩伯挖走了六十九军,不久,又派人夺了高树勋的军权,他这个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只能指挥一个特务营了。

更让高树勋想不到的是,他在重庆晋见蒋介石时,蒋介石竟差一点让戴笠把他扣起来。

以后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他愤愤不平:一次,他去见蒋介石,要求发给三十九集团军300万元开垦费,蒋让他去找何应钦,何应钦只是一推了之,而同样是总司令的胡宗南一要就是3000万,10倍于高树勋所要之数,蒋介石从无驳回;

1945年国民党六全大会圈定中央委员时,全国的总司令,仅高树勋一人未被圈定当选,这让他倍感难堪。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经过8年血战终于以胜利告终,为了争取和平,中共于8月28日前往重庆谈判。

10月,高树勋在邯郸前线起义,他的起义给敌人的震动很大,也让敌人失去了固守的决心,此后开展的“高树勋运动”更是让国民党前线大批倒戈,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一位老人曾这样评价高树勋起义的意义:“他的功劳很大,没有他起义,敌人虽然不会胜利,但是也不会失败得那么干脆,退走的能力还是有的,至少可能跑出主力。”

高树勋起义后,没有提出任何要求,55年授衔时,因为他已经脱离了军队,没有授衔,被授予了一级解放勋章,此后曾任河北省政府副主席、副省长等职,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1972年1月,高树勋病逝于北京,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享年74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