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开国大将,不仅善打仗而且懂经济,抗战时办的烟厂,如今仍在

开国大将张云逸,不仅战功显赫,而且颇具经济眼光和韬略远见,被称为“懂军事的经济学家”。

比如,他在抗战时期就帮助新四军第二师创办了股份合作制公司——新群烟草公司。

在当时的淮南抗日根据地,战士们常常因为没有烟抽,用树叶、麻叶来代替香烟。

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的张云逸开会时,也看到一些战士从地上捡烟蒂吸,大受触动。

他与二师供给部部长胡弼亮商量说:“能否办个烟厂,解决这个问题?”

二师供给部经调查后,提出与淮南群众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入股,共同管理,一来解决资金短缺,二来扶持一下这个濒临破产的企业。

1943年3月,二师供给部部办烟厂开始生产卷烟,张云逸先是派人把这家濒于破产的烟厂盘活,后又专门从上海找来专家,派人跟着学,再另外建立了一个烟厂,,然后扩大生产,最后把两个烟厂合并,完全把它变成一个股份公司。

“群众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由此改名为“新群烟草公司”,原“神龙”香烟易名“飞马”,生产出了大名鼎鼎的“飞马牌”香烟。

“飞马牌”香烟当时的产量大约是日产2000箱,每天工厂外部都停着马车,排着队等待装箱运货,销往全国各地,红遍大江南北,还被大家称为“爱国烟”。

新四军以此筹集了大量资金换药品、钢材等我军急需的物资。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创办的这个烟厂如今还在,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青州卷烟厂,是山东中烟工业公司生产加工企业之一,固定资产133亿元。

如果说,张云逸大将在抗战时期办烟厂,是他经济头脑的一个体现,那么建国后他对广西的治理更是具有大智慧的。

1949年9月,中央任命张云逸为华南分局第二书记,并担任广西省委书记兼政府主席。

当时的广西穷徒四壁,工业基础差不多等于零,连最基本的蜡烛、钉子都不能生产。

于是,初到广西的张云逸写信给陈老总,从上海把一批工业和企业搬迁到了广西,技术、设备、人员管理整体“连根拔起”,他的思路是很快把工业基础打起来,不是白手起家、一步一步的发展,他认为把企业整体搬迁过来后,配套的东西都会过来。于是,一大批上海人也这样在广西安家了。

至今,每年春节,总有一批广西人到上海过年,这些人就是曾经从上海举家搬迁到广西的,参与新中国广西建设的“广西上海人”。

对广西来说,张云逸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拿到出海口。

比较一下解放前的中国省区版图和现在的地图,很明显就会发现:解放前的广西一公里海岸线都没有,就是一个内陆省区。解放后,张云逸向叶帅从广东要了一块海,也就是北部湾区域。

当时的广西从广东省要来了从北海到东兴的地带,作为广西的海岸线,如今作为和东盟合作的纽带,海岸线所在的北部湾经济圈,张云逸留给广西的这片海,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埋下了伏笔。

张云逸办的很多的事情,总是有自己的想法。

如今,中国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的基础设施都已拆除或重修,但是在广西,张云逸主持修建的广西机场还在使用,他说:“修这个机场,就要眼光远一点的,不仅要有还要是国际大机场,要面向世界。”

张云逸大将在建国后带病工作,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后于1974年病逝,享年82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