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如何將養殖、種植等多種農業模式合理集納?位於海口市瓊山區新大洲大道的海南農業廣場項目,經過不斷探索和嘗試,充分利用農業配套設施樓頂空地,發展空中立體農業取得良好效果,種植的水稻畝產近千斤。據瞭解,國慶節前部分水稻已經收割入倉,剩餘部分約一週後即可收割。

位於海口市瓊山區新大洲大道的海南農業廣場項目,圖爲該項目樓頂種植的水稻。記者 劉洋攝

網友發帖:種植在樓頂上的“空中水稻”收割了

最近,有網友在朋友圈發佈了一組村民收割水稻的圖片。記者發現,與衆不同的是,這些水稻是種植在樓頂上的“空中水稻”。

空中俯瞰位於海口市瓊山區新大洲大道海南農業廣場項目。記者 劉洋攝

10月21日上午,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根據網友提供的信息,來到位於海口市瓊山區新大洲大道上的海南農業廣場項目走訪時,看到廣場負責人陳先生正在三樓樓頂一處魚塘邊上餵魚。

記者看到,魚塘隔壁則是已經抽穗的大片水稻,受前幾天颱風影響,部分水稻被吹彎了腰。不過,陳先生說,這些水稻已經基本成熟,有些雖然被颱風吹倒了,但對收成影響不大。

公開報道顯示,上述項目是2007年政府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所在地屬於羊山地貌,由於歷史上的大規模採石、亂採亂挖等原因,對周邊水土資源破壞嚴重,整體生態環境惡劣。項目落地後,公司下大力氣對項目地上的礦坑進行了回填。

空中俯瞰位於海口市瓊山區新大洲大道的海南農業廣場項目,樓頂種植的水稻高產近千斤。記者 劉洋攝

嘗試發展空中循環農業 樓頂建魚塘、種稻谷

陳先生談到樓頂種植的水稻和養殖的淡水魚,臉上滿是喜悅。“這塊地過去都是礦坑,後來爲了種植和發展農業 ,我們就下大力氣把礦坑回填,先進行生態修復。”陳先生說,項目後來發展過程並不順利,如今配套附屬設施基本建成,爲了節約和充分利用土地,他想到了在樓頂種植水稻,進行立體綜合種養的辦法。

負責人陳先生在樓頂的魚塘餵魚。記者 劉洋攝

經過多次探索和嘗試,最終成功在樓頂進行了水產養殖和水稻種植。陳先生說,看到現如今魚肥稻香的場景,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據陳先生介紹,項目建設之初,他們就已經有了發展空中農業的想法。因此,項目配套建設過程中,設計上充分考慮並提高了防震、防水等級。現在,樓頂不僅專門養殖了具備食用性與高附加值觀賞用的三色錦鯉等淡水魚,還種了約十畝地的水稻和蔬菜,蔬菜包括地瓜葉、菠菜等品種。

陳先生稱,通過發展空中立體農業,魚塘產生的淤泥可充當蔬菜與稻穀的肥料,魚塘中的水定期循環,既能保證養殖用水的水質,換掉的水可以直接用於灌溉稻田,能省下一筆肥料費用不說,又可以使生產的水稻和蔬菜品質更優良。

圖爲該項目樓頂的魚塘。記者 劉洋攝

“空中稻穀”降低了生產成本 畝產上千斤

“整個樓頂上現在還有一些空間,下一步我們將在過道、轉角處都種上苦瓜、絲瓜,充分利用好空間。”陳先生說 ,未來還計劃在二樓廊下種植具有高附加價值的靈芝來擴大經營規模和種類。

空中俯瞰位於海口市瓊山區新大洲大道海南農業廣場項目。記者 劉洋攝

“國家現在大力提倡節約糧食,如果能有更多的建築物在樓頂發展空中種植,可以想象,會增加多少糧食收成。”陳先生表示,立體農業可以充分發揮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效增加單位面積上各種農作物的總產量,降低生產成本。根據已經收割的稻穀來看,空中種植的水稻畝產上千斤,種植出來的水稻口感相比其他本地大米,口感可能要更香糯一些。

海口市農業農村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空中種植水稻的做法比較新穎,確實對節約資源能夠起到積極作用。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 姜飛 實習生 鄭鑫

小鳥在成熟的水稻上覓食。記者 劉洋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