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电影厂有很多熠熠闪光的女明星,在荧幕上给观众留下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比如张瑜、龚雪、赵静,吴海燕等,一个个都光芒四射,魅力无限。

而其中的吴海燕以她端庄美丽的独有气质,成为了上海电影厂的"一枝花",盛开在大家的心中。

一、所有的优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吴晓燕的爸爸是上海京剧院的院长,妈妈则是文工团的演员,舅舅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导演汤化达。

在这种优越的家庭条件下,成才之路理应是多了一条捷径。对于她的艺术家父母而言,是希望她能在艺术上传承下去,所以对她的要求更加严格。

别的小孩还在享受无忧自由的童年时,5岁的她便被父母送到上海戏剧学院小小班学习京剧表演,稍微长大一点之后,又被送到福建省戏剧学校学习了六年。

戏剧表演最注重基本功,却又枯燥乏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靠的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

梦想的种子一旦发芽,总会长成大树坚韧不拔。正是她这份对戏剧表演的喜爱和坚持,让她闪光发亮。

毕业后吴晓燕留在了京剧团,成为了一名京剧演员,并参演了多部红色京剧的演出,比如《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红灯记》等等。

随着吴海燕的舞台经验的逐渐丰富,她的舞台表演技巧和塑造人物角色的能力也有了提升,成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刀马花旦。

二、上影一枝花

1972年,北京电影厂的导演谢铁骊,在拍完电影《龙江颂》后,无意之中看到了黎汝清的《海岛女民兵》,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所打动,就筹备把这个故事搬上大荧幕。

对于当时样板戏一枝独秀的中国电影来说,这种题材和想法非常新颖,于是构思了一个剧本名字叫《海霞》,这个后来红遍大江南北的电影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吴海燕在里面扮演的是一个与国民政府特务斗争的女民兵,她在电影里面英姿飒爽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可这种惟妙惟肖的表演,也是与她的个人经历所分不开的。她的父亲曾在"特殊时期"被划为"走资派",自己从一个高干子女,被下放到艰苦的农村进行劳动改造。她把自己的这段成长,融合到了海霞的人物塑造表演中,给观众看到的是一个率真自然接地气的女民兵海霞。

其实吴海燕作为戏剧演员出身、刚刚入行的新人,第一部电影就独挑大梁做女主角,压力甚大,并且她在表演形式上,难免受京剧一些公式化模式的影响,表现得不那么自然。

可是放弃从来不是吴海燕的风格,她面对压力选择迎难而上,虚心学习,自己默默努力。功夫不负苦心人,最后电影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健美硬朗的女英雄形象,并获得了观众的喜爱。

这部人美,景美,歌美电影一经公映,便掀起了一股"女民兵热",成为了那个年代的红色经典。吴海燕也凭借这部电影在70年代一炮而红,跨入了电影的新世界。

是金子总会发光,好的演员也不会被埋没。1979年,外形和实力兼备的吴海燕先后被汤化达导演《等到满山红叶时》和黄祖模导演《庐山恋》邀请出演各自电影的女主角,因为先答应的汤导,吴海燕只能忍痛割爱,婉拒了黄导的《庐山恋》。

要知道《庐山恋》在放映后,立马让女主角张瑜成为了当时的"顶流",后来吴海燕谈到这个事情的时候,非常风轻云淡,她更相信的是命运中的冥冥自有安排,事实上命运确实在关上她一扇门的时候,却悄悄的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在《等到满山红叶时》里面,吴海燕扮演的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姑娘杨英,这个时候的吴海燕,在表演中她更注重细腻的感情变化,在镜头前面也越来越能灵活处理,她也凭借这个电影获得了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后来在开罗国际电影节放映时,上座率也是百分之百,我想这个成绩是对她最好、最直接的肯定。

后来吴海燕再次惊艳了众人的是她在电影《白莲花》中饰演的白莲花,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吴海燕的清秀长相,很多人都担心她撑不起这个白莲花这个女匪的角色。

可是吴海燕却偏偏不服输,她暗地里苦下功夫,先是通读五六遍剧本,细细揣摩白莲花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力求给观众呈现一个英姿飒爽的白莲花,为此她还看了好多同类女豪杰的小说和电影,取长补短。

而在造型上也是她的加分项,她自己本来就是一个美女,当她脚穿马靴,留个长辫子,骑马打枪的时候,这种既粗狂硬朗又明艳动人不失侠气的形象,一下子就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女神,吴海燕也因此成为上影厂的"一枝花"。

三、低调是对演艺的尊重

进入90年代后,吴海燕依然活跃在大银幕上,不断参与电视剧的拍摄。也和京剧老生章晓申成了婚,两人生活幸福美满。

如今,吴海燕这位66岁的老艺术家已经很少出现在人们中的视野中,非常低调,她将个人经精力都放在作品创造上,而不是用炒作来博取大众的关注。

1年前的7月,由上海演员剧团创作的大型话剧《日出东方》里,吴花燕同一众上影的艺术家,在上海大剧院大剧场首演,老一辈表演艺术家都纷纷登台亮相,演出盛况空前,赢得一片叫好声。

我很佩服这众多的老艺术家们,他们因喜欢而演戏,生动且真实,令人敬重;而不是像当今的风气,为赚钱而演戏,虚假且无演技。

吴海燕这位老艺术家还是风采依旧,气质优雅,花甲年的她,比年轻时,更多了一份岁月沉淀的魅力。

三十多年过去了,电影里的故事已经结束,留在胶片里回忆,电影外的故事,还在不断演绎着。对于吴海燕来说,历史不应该是自己停留的枷锁,应该是阅尽千帆,活在当下的人生智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