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全军统一部队番号和编制,358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第1师,这支传奇队伍,在战场上以善打硬仗而出名,战绩赫赫。

它的存在,增加每场战役的信心。

卓资山战斗是绥远战役第一阶段中的重要作战,对歼灭向我军挑衅进犯的傅作义集团有着重要意义。

1945年10月下旬,晋绥野战军配合部队发起绥远战役,解放绥远广大地区,在这场战役中,358旅发挥了重要作用。

10月23日,358旅进抵卓资山附近,经过勘察很快就制定了作战计划。

随后,三个团从卓资山不同方向同时进攻,8团对龙山湾、西山顶及车站那块的敌人实施主要突击。

716团从卓资山南面向街内进攻,715团从卓资山东面向头号北侧高地的敌人进攻。

第二天下午,三个团同时出击,虽然中间受到了阻力,但是他们快准狠,配合默契。

25日8时,三团在4门火炮支援下,没有停留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就向敌人发起总攻。

各攻击分队十分迅猛,敌人难挡,到了10时,便将敌残部全部消灭,战斗胜利结束。

这次的胜利打乱了敌军在绥东的防御部署,也是我军反击以来的首次大捷,而其中,358旅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打战有胜有败,358旅也曾失败过,1947年发起的榆林战役,开始我军虽然有信心取胜,但却功亏一篑。

当时我军人数比敌人多,但因为粮食有限,所以需要速战速决,不能拖延。

根据作战计划,8月6日,各部队开始扫清外围据点,第二天他们就完成对榆林的包围。

黄昏,358旅跟其他兄弟部队开始作战。

8号早晨,榆林外围据点除凌霄塔、三义庙外已全部肃清。

蒋知道榆林地区战略地位有多重要, 所以在攻击时,他令胡宗南集团主力6万余人,急速北上增援,这也给我军攻打榆林带来了压力。

按照计划,10号晚统一开始攻城,715团为主攻,由小西门爆破登城。

但没有想到,因为缺乏实际爆破经验,到第二天凌晨才全部完成装药。

或许是出了差错,接下来的配合也罕见地没有默契。

城门被炸开后,敌人一阵攻击,我军缺乏后援,未能冲上城楼。

爆破后,远处的3营接到报告,城门打开了,等他们走到一半时,又接到报告没有打开。

但其实,小西门的确打开了,之所以出现这样情况,是因为9连连长郭显明在爆破小西门后,没有指挥全连迅速随1排跟进,反而自己带一名通信员于城外40米处隐蔽不动,并向营谎报城门没炸开。

几个旅跟团就这样,在外面等了几个小时,没有及时攻城,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

这次的失败,也是多方面的原因,缺乏经验,通信联络困难,还有一些人员不亲自核查,谎报情况,这些都是延误战机的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