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以来,有信用卡的人都会接到莫名其妙的一些电话,而在信用卡逾期之后更会接到很多无法识别以及自称为银行委外第三方催收公司的电话,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些骚扰信用卡持卡人的电话却无法得到银行官方的认证,甚至连银行都拒绝承认他们。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这些人到底是谁呢?

他们又为什么对于我们的银行隐私信息会这么的了解呢?

可怕的是,他们又为什么有我们通讯录以及通话记录的详细记录呢?

随着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也曾多次联系多家银行以及相关的监管部门,但是至于他们到底是“谁”的问题至今也没有搞清楚,因为他们在催收的过程中从不告知信用卡用户他们的信息,有很多催收人员甚至在信用卡用户对其身份提出“质疑”的时候,反而就会遭到这些催收人员的“疯狂保护”,他们甚至利用非法的手段疯狂的“轰炸”信用卡持卡人的手机,还有的时候,甚至于信用卡用户的亲属好友或者通话记录的人也会遭到这些催收人员的“狂轰乱炸”手机。

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些自称为银行委外的第三方催收公司的催收人员为什么这么害怕信用卡用户知道他们的信息呢?

根据相关的业内人士表示,他们在催收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违规行为,甚至有很多催收人员在催收的过程中使用的非法手段就是犯罪行为,因此他们非常惧怕信用卡用户得知他们的信息,甚至于可以说他们所隶属的公司和银行更怕信用卡用户得知这些催收人员的信息,如果信用卡用户得知他们信息的话,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不仅仅是信用卡用户的强力谴责以及曝光给媒体他们的犯罪行为,如果这样的话,不管是银行还是他们所隶属的公司面临的就是承担“连担责任”。

甚至可以说,很多银行委外的第三方催收公司根本不具备“信贷催缴”的资质,甚至于有很多压根就是“社会闲散人员”以及涉黑的犯罪分子组成的一些“讨债队”,如果信用卡用户值得催收人员信息的话,他们面对的更是无法逃避的法律责任。

其实,最主要的是,如果信用卡用户确认了这些催收人员信息的话,他们的所有的犯罪行为如果真的要“追责”的话,银行确实有无法逃避的法律责任要承担。

我们结合这几年我们对于信贷催收市场的调查数据来看,银行的债务信息基本上都是通过第三方以及资产公司来进行“债务转让”,而他们是否具备这样的一个资质银行也是不可能泄露的,因为如果没有资质的话,银行所谓的“债务转让”极其有可能转变成个人隐私的一种“买卖”,这是在中国是不允许甚至是犯罪的行为存在。

其中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这些催收人员如果最终信息不明确或涉及到涉黑涉恶的行为存在的话,那么他们手上的债务信息来源就成为一种犯罪的工具,而这些犯罪工具到底来自于哪里的问题就非常的明确了,如果最终确认是银行的话,那么银行要面对的就是泄露客户信息,这对于一个银行来说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综上所述,这些催收人员之所以非常的“神秘”,甚至于我们调查三年也未查到他们的真正信息,这是银行刻意“隐瞒”甚至于可以说在规避潜在的风险,但是有一点是他们规避不了的,那就是这些人手上的债务信息确实是他们银行的。

我们迫切希望相关的监管部门尽快实施信用卡用户个人隐私保障机制,以此来维护法律的公正以及道德的底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