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父母房子可继承了,城市人都会回乡盖房吗?

碧翰烽/文

近日,关于农村建房,终于又有了个好消息: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

也就是说,取得城市户籍的农村子女(城市化农村家庭),可以依法继承房屋所有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

当时看到这个消息,我第一时间转给了一位在城里工作的朋友。他是准备在乡里给父母修房的,不过他觉得,这钱投在农村建房,真正是没有经济效益回报价值的,只是为了孝顺父母。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博士、长期关注乡村治理的学者王向阳说,宅基地使用权不再限于特定“村民”身份取得,一方面,为有意下乡生活发展的城市居民或城市资本打开了原本封闭的农村农宅农房市场;另一方面,为有意进城的农村青年子女进城解除政策担忧、提供制度保障。

近些年来常常回到农村,发现一些农村的房子修得越来越漂亮,这其中当然有农民本身所修的房子,也有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所修的房子,还有城市户籍子女为父母所修的房子。

在过去,对于在农村修房子,有些城市户籍子女的心态是较为复杂的。

有位80后的年轻人,一直在一线城市打拼,如今已在城市落户,也买了房子。近来为了改善老家农村父母的住房条件,将住了二十多年老房子全部拆了,重新建了一座两层小洋楼,花了几十万元。

然而,起初修这个房子的时候,他是犹豫的,并且准备是在县城里给父母买套住房,说是既简单,又能保值增值,觉得除了改善父母居住条件外,还有一定投资价值。可是父母却不愿意,他们说,你买在县城,我们是不去住的。

后来,他想明白了,父母还是希望在农村建个房子。一方面父母在农村住习惯了。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有广阔的自由空间,有十分熟悉的山山水水、熟悉的乡亲、熟悉的风土人情,已经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了。

一方面也要考虑面子的因素。这个面子有父母的,希望儿女能够给他们挣点面子,走在乡间路上也颇为自豪得很。而且就在城市里打拼的儿女来说,也希望能够在农村乡亲面前有面子。何况只要量力而行,也未尝不可。

还有一方面是随着父母年龄渐渐大了、身体渐渐差了的时候,子女回乡的时间、次数也会慢慢增多。而农村房子的居住条件,也往往是城市子女较为在意的,毕竟舒适一些还是很好的。

虽然说农村的空气、环境要比城里住着舒服一些,但是一些农村的老房子,却可能因为功能设计、舒适度方面,往往让久居城里的子女不太习惯了。

当然,还有一个方面的考虑,那就是希望通过修建房子,可以守住父母的土地、房屋和财产

虽然有这个希望,但是我们还不确定,不知道未来父母的房子能不能守得住?现在可以确定了,至少就这个宅基地和房子,是可以保住了,而且还会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这或许是一个值得观察的窗口,是启动农村土地改革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窗口,也是关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一个窗口。对于那些向往乡村的城里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投资的方向,这样的投资,不只是经济方面,还是乡愁方面的情感。

从现在开始,不妨认真观察一下:一是看农村会有多少新修或翻修房子的?二是看有多少城市户籍子女为农村父母修建房屋的?仔细分析这两个数据,应该是有意义的。

土地、人力、资本,看看在乡村将有怎样的作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