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raistlin2017

來源:雷斯林(ID:kejixinzhi)

01

昨天四川日報發的新聞。

說華西口腔醫院正式取消現場掛號,全部改成手機預約制。

各大掛號臺上寫着:

“我院實行全預約掛號,不進行現場掛號,請關注我院官方微信服務號預約掛號。”

這讓現場的李爺爺情緒激動,大聲喊:

“你們不能把老人拒之門外啊!”

這當然不是四川華西口腔一家醫院做的決定,事實上,如果用“取消現場掛號”進行搜索,會發現很多城市的大醫院,都在逐步推行這一決定。

只不過有的醫院推行得快一點,有的醫院推行得慢一點。

有網友闢謠說現場有掛號機,在機器上也可以操作掛號。

四川的我沒用過不做評價。

北京的,有博主分享自己的體驗了:

而上海的一些醫院的掛號機,最後還是需要提前在醫院小程序上掛好號預約好才能取號,而且掛號機本身的操作非常費勁,復旦附屬的醫院和交大附屬的醫院還不一樣,乃至於每個機器必須配個志願者在邊上幫忙,大多數人才會操作。

——如果掛號機必須要志願者幫忙才能操作,那取消人工掛號意義何在?

難道因爲志願者不用發工資交社保嗎?

02

其實這個處處要用到智能手機的時代,對於中老年人造成的不便還有很多,疫情期間格外明顯。

比如疫情稍微緩和一點以後,我帶父母,去南京湯山的一個酒店度假放鬆一下。

入住酒店需要“蘇康碼”,他們不會弄,只能我來幫他們找。

我爸有支付寶,很快就弄好了。而我媽沒有支付寶只有微信,就連我都費了10分鐘時間,才按照網上找的攻略,一步一步從“江蘇政務服務”小程序裏找到她的蘇康碼,幫她完成了申報,成功入住酒店。

我媽在邊上看我在手機上一會打開一個頁面一會關上一個頁面,禁不住感嘆:

“如果就我一個人出來,我該怎麼辦哦!”

確實,老人不可能無時無刻都有子女陪着出門,所以這其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比如之前在鎮江,有老人沒有智能手機,無法使用健康碼,導致坐不了公交車。但老人又不願意下車,最後引起了全車人的不滿,一起罵他。

最後老人只能悵然下車。

你說老人如何搞定這種流程呢?

還有3月份在黑龍江,有老人用的是老人機,無法使用健康碼,導致進不了小區。

防疫人員走上前說:

“必須得掃碼,掃碼纔給走。”

老人情緒激動:

“沒有,沒有我掃啥啊。”

兩人聲音越來越大,最後竟然扭打在一起。

扭打中,老人跌倒在地,手機也摔壞了,最後面部受傷送入醫院治療。

到最後他還在問:

“爲啥啊?”

還有之前疫情最嚴重時候的“老蘇8811”。

77歲的老蘇是一名退休教師,他們的女兒因爲新冠肺炎不幸去世。他和老伴以及外孫女三人住在一起,且都感染新冠肺炎。

那時候是2月5日,正是武漢封城初期醫療資源不足的時候。他們找不到牀位住院,也不知道該找誰幫忙。

萬般無奈之下,老人想到了註冊微博在網上求助。

他以爲微博上有人和他對話,所以在求助前,先發了一句:

“你好”

又過了一個小時,老人才摸索出該如何發微博,言簡意賅地講了自己的情況:

老蘇就好像是網絡世界的初學者,在生死攸關的時候,逼迫自己學會了在我們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東西。

令人痛心的是,雖然老蘇最後住上了醫院,但還是在2月28日中午,於武漢光谷醫院去世。

但讓人欣慰的是,老蘇的老伴病情經歷反覆之後逐漸穩定,沒聽到什麼壞消息。而外孫女現在也有孩子舅舅(就是老人的兒子)照顧,也不用網友太擔心。

03

也許有人會說,上面這些例子都是因爲疫情。

其實不是,就算沒有疫情,其實這些衝突、老人的不方便也長期存在。

比如出行上,有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只能一筆一劃抄寫列車時刻表:

還有每年春運都會拿出來提的,在網上搶票提前已經很難很難了,那那些不會用互聯網的人怎麼搶票呢?

一大早去排隊,排到自己了得知火車票沒有了的心情又如何?

比如去年有一位安徽宿州的大爺,跑了6次火車站排長隊都沒能買到回家的火車票,工作人員一再告訴他:

“去網上看看。”

最後大爺急得跪在了地上:

之後還表示,雖然自己女兒在蘇州打工也有車,但實在不想麻煩自己女兒跑來接自己,就想靠自己...

再比如開頭說的就醫上。

現在在手機上想掛個專家號,都要排到一週以後了,普通號也經常完全沒有。

那不會用手機的老人,又該怎麼辦呢?

購物上。

很長一段時間裏,盒馬對外標榜的成功祕訣,是“不收現金”,一直到被央行整改才改變這一策略。

根據“中國之聲”報道。

還有老人交電話費,跑了十幾個營業廳都被告知不收現金,幾近崩潰....

有人把數字時代還不會上網的老人稱爲“數字難民”,因爲不會用許多越來越新的服務,他們正和時代漸行漸遠。

並不是疫情造就了這些“數字難民”,其實他們生活的不便一直存在。

只不過之前沒人關心,沒人能體會,所以我們不知道罷了。

04

所幸,隨着呼籲的人逐漸增多,隨着官方媒體的關注。

上面說的種種現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我相信未來一切都會慢慢變好。

然而,面對這種不便,現在卻漸漸多了一種聲音。

他們認爲這些不會用手機的老人,是不願意主動學習、拒絕進步,所以他們被淘汰了是活該。

比如這三千個點讚的評論:

他們認爲不會用智能機的人還是少數,不能因爲少數人的不便,阻礙了大多數人的進步。

這我完全不同意。

首先,不要以爲這都是個別現象。

上面中國之聲也說了,在60歲以上的老人中,只有23%的人會上網。

事實上,根據最新發布的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即使放大到中國所有年齡段的人,我國的互聯網普及率依然只有67%。

也就是說,中國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不上網的,以中國14億的人口來算,有近5億人口——即使除去太小的孩子,也是一個天文數字,而這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活生生的人。

面對這近5億人,其中可能就有你的父母、家人,你還能說出“他們活該”這樣的話嗎?

其次,你們認爲這些人是因爲自己不願意學習才被淘汰的,所以活該。

那誰來界定這個“願意學習”的值呢?

假如你現在40歲,從沒玩過遊戲,讓你必須通關《黑暗之魂3》,否則就不給你看病。

合不合理?

假如你現在25歲,不怎麼運動,讓你必須能完全走刃地進行單板滑雪,否則就不讓你坐地鐵。

合不合理?

要知道能通關黑暗之魂的人,能流暢刻滑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也不在少數,但我們都能想明白,這是不合理的。

因爲出行、醫療、用餐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求。人類的基本需求,是不應該被太多條條框框所限制的。

更別說人上了年紀以後,學新東西就是會變慢。智能手機上的字看不清,操作太複雜,甚至有些老一輩人根本就不識字....這都是橫亙在他們面前的一座座大山。

無視這些困難,硬要說“他們不會用智能手機,是因爲他們懶,不上進。”

這和“窮人之所以窮都是因爲不努力”,“你之所以賺不到一個億,是因爲你沒給自己訂小目標”等言論又有什麼區別呢?

還是《了不起的蓋茨比》開頭的那句話:

我們呼籲關注這些“跟不上時代的人”,除了這些人就是我們的父母、爺爺奶奶,就是我們的家人以外,同時也是爲我們以後做準備。

現在你我正值年輕,風華正茂,覺得世界都圍繞着我們轉。

但時間是所有人的敵人,衰老是所有人的朋友。

我們總有一天會老的。

到時候,假如出了一個必須用腦電波控制的機器,而我不會用。我不希望因爲我不會用,就寸步難行,就被人指着鼻子罵:

“你看那個老頭多蠢,活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