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

李紅偉,博士,美國哈佛大學神經腫瘤學博士後,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

從事神經外科20年,擅長膠質瘤,深入瞭解膠質瘤發病機制並個體化治療,明顯延長患者生存期。對顱底腫瘤全切率達95%以上,術後併發症低。在全省率先開展了顱內外搭橋手術治療煙霧病,現已全省第一,國內領先。對顱頸交界區畸形及脊髓空洞擅長。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其他各類基金多項,多種治療手段與國際接軌。

擅長:

煙霧病顱內外血管搭橋術,頸內動脈狹窄及閉塞(搭橋及內膜剝脫),膠質瘤,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顱底腫瘤,動脈瘤,脊髓脊柱疾病(環枕畸形,齒狀突脫位,脊髓空洞)。

病例介紹

徐女士今年55歲,1個月前右側眼皮向下耷拉,眼睛打不開,看不清物體,誤以爲眼科疾病,自行保守治療,未見明顯好轉。近日,來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

入院檢查,考慮顱內疾患,轉至神經外科治療,李紅偉主任詳細查看了病人情況,結合CT血管成像(CTA)和腦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學檢查結果,診斷爲“大腦後交通動脈瘤”。

據李主任介紹

,患者“眼皮耷拉、眼睛打不開”的症狀是動眼神經麻痹造成的,而造成動眼神經麻痹的原因,正是大腦後交通動脈瘤壓迫了動眼神經引起的。顱內動脈瘤被稱爲“不定時炸彈”,一旦發生破裂,病情將十分兇險,致死率、致殘率均極高。

鑑於患者隨時可能出現動脈瘤破裂出血的情況,李主任帶領團隊充分討論病情,決定採用介入微創技術給予動脈瘤栓塞治療。這種方法能避免因開顱帶來的神經和腦組織的創傷,手術成功率高、風險低、併發症少、病人恢復快。

經過精心的術前準備,在麻醉醫師的配合下,李主任只在患者腹股溝部位做了一個小切口,插入一根導管,然後將柔軟的彈簧絲順着股動脈送抵腦動脈瘤處,釋放形成具有封堵性的彈簧圈,防止血液繼續流入瘤體。

術後複查造影,顯示患者頸內動脈、後交通動脈通暢,動脈瘤閉塞完全,炸彈順利拆除。術後在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徐女士動眼神經麻痹造成的眼部症狀明顯好轉,已康復出院。

1.什麼是顱內動脈瘤?

顱內動脈瘤是指顱內動脈血管壁的薄弱處,在血流和血壓的作用下,向外異常膨出,由於膨出部位像氣球一樣的突出,樣子有點像腫瘤,所以稱之爲動脈瘤,因此動脈瘤並不是腫瘤。

動脈瘤壁是由動脈外膜和中膜組成的一種囊性薄壁,隨着動脈瘤慢慢長大,瘤壁越來越薄…直到“啪”的一下爆掉…

2.顱內動脈瘤臨牀表現?

顱內動脈瘤的臨牀表現主要是動脈瘤破裂後所導致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症狀,比如劇烈頭痛、噁心嘔吐、抽搐和意識障礙等。此外,動脈瘤體積過大還會對周圍的神經、腦組織造成壓迫,產生相應的神經功能缺陷。

3.顱內動脈瘤如何治療?

顱內動脈瘤治療的目的是防止動脈瘤破裂出血,主要有兩種方式∶開顱手術治療和血管內介入治療。

開顱手術常用術式是動脈瘤夾閉術,該手術藉助顯微外科技術,在直視下用動脈瘤夾夾在動脈瘤的頸部,使之與供血動脈隔離。傳統的外科開顱手術難度高,風險大。

隨着醫學技術的發展,血管內介入治療逐漸興起,該術式僅需要在大腿股動脈處做一個2~3mm的切口,即可做到動脈瘤的栓塞治療,手術時間短,病人恢復快。

兩種治療方式各有優勢,各有利弊。需要根據患者年齡、動脈瘤部位和大小,以及醫療機構水平和設備等多方面綜合考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