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時令在通常意義上,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階段,乍暖還寒很難將歇,溫度變化很不穩定,晨間斷崖式突降的低溫和午間陽光照耀下的短暫回溫,溫差可能大於10℃的落差好似淘氣的孩童、房檐的懶貓、賭氣的女友一般,令人琢磨不透,此外北方的深秋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長時間“燥冷”,氣溫驟升驟減加之乾燥,我們身體也有了微妙變化。

小編早上醒來,就有一種嗓子發緊、嘴脣乾裂的直觀感覺,作爲一名標準熱忱的新時代“打工人”,絲毫不慌,保溫杯加枸杞的開水沖泡,症狀緩解了不少,但感覺治標不治本,只一會兒,又回到了之前的乾燥狀態,在根本上這些都是身體器官的預警,提示我們身體狀態“燥勝則幹”,我們的肺亟待養護補養,才能真正緩解不適,以平補爲宜,既不大補,注意細節即可。

多喝熱茶和熱粥,對於脾胃調養簡單易行,但我們要避免一個誤區,那就是“滾燙”實際並不友好,因爲過燙食物易對食管造成傷害,可能造成損傷、潰爛等問題,嚴重者甚至可能引發癌症,這並不是聳人聽聞嗎,世界衛生組織在公開場合曾經呼籲“飲用65℃以上熱飲可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因此,無論是熬粥喝沏茶,小編提倡您可以“放一放、晾一晾”後飲用,熱度與口感略熱是最佳狀態,老觀念上的“趁熱乎喫”並不科學。

緩解身體整體的乾燥情況,我們可以適當選用秋日最爲應季的水果梨,甘甜香脆的口感,可以入肺與胃,清喉降火,解渴除煩,消風潤燥,如果恰巧你不愛喫梨,也可以選擇諸如石榴、柿子、獼猴桃等,同樣具有“生津”功效,此外梨皮的功效不容小覷,帶皮喫梨可以將其營養效果發揮到理想狀態,我們可以將梨科學清洗,去除表面潛在細菌、病毒或農殘,健康享用美味。

此外,我們要注重早晚的保暖,特別是關節處,是身體禦寒的軟肋,很容易因驟降的低溫和瑟瑟秋風,感到不適與痠痛,所以年輕人!別硬挺着了~薄秋褲是時候穿起來了,“骨感美”腳踝和膝蓋也要遮起來哦。

最後小編掏出“壓箱底”的養生技巧,爲大家貢獻一個簡易代茶飲,菊花(可選用簡單易得的“杭白菊”)、百合、麥冬各3g(一小撮)左右,熱水沖泡,日常飲用即可,它們都具有生津潤肺的功效,但身體寒虛者禁忌飲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