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的难点卡点,被他们一个个地攻克;

大国重器的关键环节,被他们一个个地攻破;

劳模“担纲领衔”,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职工“唱主角”,一个个创新技术被激活;

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在成为新时代大国创新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近日,午报记者走进一批活跃在基层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您带来了他们最新的激情创新故事——

开创体验式安全培训先河 终结建筑工人培训“一遍忘”

杨金锋劳模创新工作室

北京天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触电、高空坠落、墙体坍塌自救逃生……如今,在建筑领域,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已经由说教模式变成了体验式安全培训。这一模式的创新,正是由杨金锋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创的先河。

成立于2014年的杨金锋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北京天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杨金锋为领军人,主要涉及建筑施工领域,为企业解决施工现场实际技术难题,开发创新型施工工艺,围绕建筑节能、绿色施工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开展创新能力培训、技术成果推广等。团队自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各类科研课题50余项。近三年来,团队开展课题达到30项。累计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成果7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北京市工法14项。其中,《建筑安全体验式教育技术及装备研究》项目成果顺利转化应用并在全市推广,巨大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建筑行业对安全体验模式和技术的关注与应用,并对整个社会安全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先导性影响。

如何提升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一直是杨金峰的一块“心病”。然而,一直以来的口头、书面教育培训,很多新进场的工人根本听不进去。杨金峰认为,只有“身临其境”式的安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培训工人“一遍忘”的问题。于是,杨金峰带领工作室团队,在项目技术成果基础上,项目组开发了40多个安全体验项目。2014年,天恒建设安全体验培训中心作为北京首家室内安全培训体验中心建成,由此杨金锋主持设计的安全体验式培训教育模式一炮打响。

2015年,北京市住建委将天恒建设安全体验培训中心列为北京市首批五家安全体验培训基地之一。2016年,在杨金锋的主持设计下,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安全体验培训中心和新航城安全体验培训中心先后投建。其中,副中心体验中心因场馆需要跟着项目走,经过杨金锋和团队的头脑风暴,开创了模块化菜单式搭建模式——把安全培训体验项目安装在集装箱里,不仅好搬,拆装费还能大大降低,而且根据每个工程的特点,需要培训哪几个项目就培训哪些,可随意组合,为各个工程项目量身打造安全体验教育。更让人振奋的是,经过安全体验培训,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期和雄安新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均实现安全生产事故的“零”目标。

去年,培训中心再度升级,用上了“大数据”。由该工作室承担的大兴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课题,基于安全体验教育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一个实用、统一的建筑工人综合管理大数据整合平台,涵盖安全教育管理、劳务工人管理等内容。通过平台客户端、体验馆客户端、项目客户端、手机客户端4个端口,实现了4个维度的工人数据分析,大大提升了场馆的教学水平和标准化水平。

“安全培训无止境!”杨金锋团队期待让安全教育向更多人普及,而不仅仅是建筑工人。

记者 孙艳

精益求精雕琢飞天重器 更上层楼成就探月梦想

刘福全劳模创新工作室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成功。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发射实现两个人类史上的“第一次”:第一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软着陆;第一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地月L2点对地月中继通信。此前,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探测器连续发射成功。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而这些任务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个匠心巧手的航天器总装团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刘福全劳模创新工作室。

该团队有成员18人,拥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航天技术能手4人、“探月工程突出贡献者”2人、“中央企业优秀共青团员”1人、“航天贡献奖”1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

作为团队的领头人,卫星总体装配操作指挥特级技师刘福全坚持不懈为国家重大专项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服务,已亲手将30余颗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并先后获得六部委联合颁发的“探月工程突出贡献者”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航天贡献奖”等荣誉。

该团队成立于2004年。面对繁重的任务,不仅团队成员披星戴月全力以赴,刘福全更是时常工作到深夜。嫦娥系列探测器研制充满挑战,尤其是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航天器嫦娥四号,没有前人经验和可照搬模式,团队不断地在攻关创新中发掘工作的乐趣,在专注业务的实践中探索匠心的真谛。

面对全新的嫦娥系列探测器状态,刘福全团队已累计解决了90余项关键生产难题,提出了30余项创新方法,攻克了22个舱器并行总装带来的进度和质量双重挑战,为探月工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刘福全撰写了《卫星激光高度计安装技巧》等多篇技能论文,技术总结论文7篇,参与编制所标4项。总结多年经验编写卫星总装技术讲义9万余字。同时并结合岗位工作和操作经验成果,总结提炼形成了多项绝招绝技和操作方法。

作为团队领头人,刘福全深知优秀团队对重大工程的重要,他注重言传身教,强化技能传承。他总是说,工作中的一个细节的差失与一个小小隐患,就可能影响到卫星的正常研制,甚至对整个探月工程产生重大影响。他和团队成员们秉承“质量即生命”理念,每一个螺丝钉,每一处保温多层,都做到精益求精,保证没有一丝疏忽。为帮助年轻工人成长,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绝招绝技传授给每一个人。手把手培养出了15名徒弟,其中4名徒弟已成长为班组长,团队唯一的“90后”也在技能比武中获得“航天技术能手”称号。

每个嫦娥系列探测器的顺利飞天,刘福全团队都要奋战上千个日夜,完成近万道复杂的总装工序和测试工作,攻克百余个技术难关。

如今嫦娥五号整装待发,团队全体成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再一次发起冲击。

记者 马超/文

攻克一大批机器人技术难题 让企业不再被“卡脖子”

常锋机器人创新工作室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我爱机器人,也深深热爱着机器人保全的工作,这份执着会激励我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说这话的人叫常锋,他是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设备工程师,北京现代常锋机器人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北汽集团专业技术带头人。

2017年,人社部联合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大能手》机器人竞赛节目,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对来自全国选拔出来的选手进行竞赛直播,常锋是决赛中唯一一名来自车企的员工。总决赛过程中,面对多位全国机器人大赛高手以及国内顶尖机器人设计者,他沉着应战。仅仅用了4天时间就对比赛用的设备了如指掌,不仅学会了比赛设备的系统编程,还自己研究了比赛机器人的维修方法和动作原理。经过层层淘汰赛,常锋脱颖而出,克服了各个难关,最终获得了比赛的冠军。同年,常锋机器人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这也是北京现代的第一家机器人创新工作室。

为了加强现场保全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常锋将自己负责的业务进行了标准化管理,制作了一系列故障标准处理流程,并把1000多个报警信息进行整理,编制了《机器人故障快速处理手册》。在流程和手册的指导下,现场保全人员可以快速对一般故障进行判断和处理,原本需要2个小时解决的故障问题,现在往往20分钟就能够得到解决。

作为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当设备故障多发的时候,常锋经常在晚上12点多才能上床休息。有时他刚睡着,就在朦胧中听到手机铃声,单位紧急召他回去加班——机器人出现了故障,需要紧急维修。常锋不得不爬起来赶赴工厂参与维修。在还没有私家车的时期,如果深夜接到单位报修的电话,常锋就要蹬着自行车赶赴工厂。在寒冷漆黑的冬夜,常锋戴着雷锋帽,蹬着自行车艰难前行,到工厂后扔下自行车就开始维修,常常工作完带着一身汗回家。有时,他刚到家躺下休息,单位又来了电话,另一台设备出现了故障,常锋只好再次起身往单位赶……因为生产线的维修工有一些特殊维修问题解决不了,很多时候就得常锋亲自出马才能解决。大家往往只看到流水线上那一辆接一辆炫目的新车,却少有人看到这高速运转机器的背后,有常锋这样的工程师为之付出的汗水。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全部的预定计划。复工复产、双线战役成为每位企业员工的首要任务。在封闭的一个月假期内,常锋将十几年的工作历程和经验总结进行了汇总,编制了一本《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维修技术》教材。疫情期间,他开通了网络授课课程,特殊时期用特别方法对各个车企的设备管理者进行了创新成果的分享。

2020年,常锋创新工作室还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技术挑战。为了全面降低新车投入设备的改造成本,公司重点推进了自动化生产线自主改造调试项目。自主设备调试需要掌握全面的设备技术,包括机器人的示教和编程、自动化生产线PLC技术、设备拆除及安装改造技术、流水线节拍检测及调整技术等多方面的新技术。而这些很多内容对常锋来说都是第一次遇到,需要现学现用。“不敢面对挑战,如何让自己成长呢?”虽然他压力很大,但还是为自己鼓气加油。

几年来,常锋创新工作室硕果累累,打破了机器人厂家的技术垄断,建立了整套的机器人维修体系及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机器人自主的管理、维修、保养,为企业降低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培养了一批机器人专业技能人才。常锋本人在机器人方面有6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7项改善案例在北京市创新大赛获奖,十余项创新成果在中国节能协会、中国设备工程协会、中国质量协会组织竞赛中获奖,常锋还获得了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中国最美汽车人等诸多荣誉称号。

记者 马超

实现5G与无人电机车圆满融合 给矿山插上智能的翅膀

马著创新工作室

首钢矿业公司

从电工到工控软件开发员,从自控设备到软件编程,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开发,马著用31年时间钻研,一步步让井下摸爬滚打的工人走上地面,实现电脑操控设备,为矿山建设打上“智能”的标签。马著扎根他的创新工作室,在智能矿山建设方面取得累累硕果。今年,他更是带领团队在金川集团龙首矿实现了“5G+电机车无人驾驶”新模式,加快了5G技术在冶金矿山行业的落地,为国内智能矿山建设按下“快进键”。

1988年,马著成为了首钢矿山的一名电工。从技校到工作岗位,马著对计算机的痴迷就没变过。“我当时非常好奇,为什么敲打几下键盘,计算机显示器上就可以出现汉字,我决定在下班以后花时间来研究一下计算机,看能不能与我的工作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工资悉数用来买教材,整日沉在电脑海。马著从一名工人锻造成了技术骨干。他研发的井下电机车自动驾驶系统,开创了无人驾驶先河,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使电机车操作工人成功离开井下,可以在办公室内通过电脑远程控制电机车。更重要的是,他在地下采矿自动化领域的创新创造,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马著也成为了行业内知名的智能矿山专家。

2020年年初,马著创新工作室并没有因为疫情耽误项目进度。在紫金矿业有轨电机车无人驾驶改造项目中,有16台电机车,8个溜井,2个卸矿站,生产需要统计卸矿站卸了多少矿,溜井装了多少车,矿车拉了多少节,需要统计班产、日产、月产,这就要求系统具有非常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但自动化PLC在现场控制方面非常精准,做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则不占优势,尤其是对大量数据的处理非常吃力。马著决定带领徒弟们进一步完善电机车报表功能。经过反复试验后,他提出尝试一下自动化与信息化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分析判断、数据库查询、报表生成等优势。为了避免人员接触,他们利用线上会议系统,进行技术研讨,并加强与业主单位的线上联系,开展远程调试。最终攻克了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特殊接口”,满足了数据的正常读取。

2020年春天,电机车报表系统正式上线,实现了实时报表、班组报表、日报表、月报表等统计,得到了业主单位的高度认可,为后期项目再次升级提供了技术条件。

今年5月,马著带领徒弟们与中国电信5G技术团队通力合作,集体攻关,充分利用5G通信“大数据量、低延时”等特点,经过深度开展“5G+工业互联网”的探索与试验,最终打破了原有机车的2.4G WiFi通信模式,成功将通信系统升级为5G,实现了5列、14台电机车在5G通信模式下的无人驾驶和智能调度,全面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首次实现了电机车无人驾驶与5G通讯技术的完美融合,为用户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岗位环境,降低人工成本创造了条件,为推动国内智能矿山建设迈上新台阶贡献了力量。

多年来,马著创新工作室始终站在地采自动化技术前沿,跟踪国内外矿业工程领域专业技术发展最新动态,保持地采自动化技术的实用性、先进性、前瞻性和示范性,积极为职工技术提速搭建平台。马著在注重课题研究攻关的同时,也十分看重精神和技术的传承,他带出来的徒弟个个脚踏实地、乐于钻研。首钢劳动模范潘海涛就是马著的得意门生。“最开始的时候,我对地采通风系统不太了解,我师傅就从工艺、设备等方面系统地为我讲解,让我明白了如何实现最优化、最理想的通风系统。在我眼中,师傅搞了这么长时间计算机,大脑就像是CPU一样强大。”潘海涛回忆,马著师傅不仅有着丰富的技术、项目经验,而且在专业领域的眼光非常长远,对年轻工人的帮助非常大。

如今,马著创新工作室还在持续创新,不断为国内智能矿山建设开辟新路。

记者 赵思远

探索数控设备的无人运转 每年为企业节省百万资金

尚晓利数控车工首席技师工作室

SMC(中国)有限公司

“探索设备的无人运转是我们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比较重要的课题。现在,经过我们的努力,我公司生产的数控设备无人运转的时间不断增加,最长时间可接近24小时。”一提到设备的无人运转,SMC(中国)有限公司制造二部2-4课合理化推进负责人、高级技师尚晓利滔滔不绝。尚晓利数控车工首席技师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是以尚晓利为领军人,以数控加工方法创新和加工成本降低为目标的科研团队。自成立以来,设备的无人运转就是工作室重要的攻关课题。

什么是设备的无人运转?一听记者谈专业,尚晓利来了精神,他以打印机举例,按常理,按了打印按钮后,打印机就吐出打印文稿。但是,打印机可能遇到卡纸、油墨不均匀、纸盒缺纸等问题,所以打印时需要有人值守。SMC生产的大型设备比打印机复杂得多,更可能出现这类问题。数控设备需要确认加工尺寸稳定性,如果没有人看着,尺寸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偏移;有时候刀具到达使用寿命,需要交换刀具;有时需要往机器里补充材料;刀具冷却液有损耗,需要有人检查冷却液液位,随时补液;一旦设备不稳定,发生故障,需要人来停止设备运转,检查设备和排除故障……“虽然自动化的设备不少见。可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有很多地方需要人力干预。在我们团队及公司各部门的努力下,我们公司生产的部分数控设备基本达到无人运转的状态。”尚晓利介绍。

让冷冰冰的机器像长了心眼一样,能自己完成工作,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尚晓利介绍,要让设备做到无人运转,需要提升设备稳定性、延长刀具使用寿命、想尽办法让冷却液恒温……就拿刀具来说,为了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尚晓利和团队成员先是不停地尝试新的刀具涂层材料。“涂层对刀具的影响不小。我们试过氮化钛、碳氮化钛、氮化、人造金刚石等很多种。之后,我们还对刀具基础材料进行了改进。从硬质合金到人造金刚石,我们都试过。”尚晓利说,新刀具的每次测试都要进行上万次。攻关期间,团队成员经常加班加点。然而,刀具只是一个设备无人运转的一个小小的方面,构成加工设备生产的因素还很多。比如,工艺、加工环境温度变化、材料缠屑……这些都可能导致加工出来的产品不合格。此外,团队还要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尚晓利介绍:“要做到设备无人化,要保证设备中间不能出现报警、中途不能出现停机、不能中断量产、这些都是影响连续运转的因素。”

尚晓利一次次带领团队排除设备故障、攻克技术难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改良改善提案也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尚晓利团队对自动化数控车床设备8小时以上无人值守量产的改善,公司加工成本实现每年以20%速度快速降低。尚晓利团队的技术改造累计达60余项,平均每年为公司节省人件费100余万元,加工材料费用50万多元,使课内70多台设备能力提升了17%,每月为公司节省设备折旧费用与工时费用20万元。光改善成型刀加工的稳定性问题,每年可为公司节约200多万元。

经过多年的现场磨练与不断打拼,尚晓利个人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其带领的团队也收获满满。尚晓利数控车工首席技师工作室目前已经申请获批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还有四项正在申请。尚晓利在2016年度被授予“首都劳动奖章”和“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贴技师”,2018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谈起成绩,尚晓利说,工作室的成绩来自于各方努力。“首先,团队每一个成员都有分工。在技术上,他们都是某一方面的高手,在工作中都是能吃苦扛硬仗的汉子,合作起来,也是配合默契的伙伴。有这样的团队,我很知足。另外,公司对我们创新工作室也给予了人力财力上的诸多支持。最让我感动的是,经开区总工会从政策到资金,对我们工作室进行了全方位的照顾,让我感受到来自工会的关心和温暖。”

记者 李婧

收集560万条珍贵数据 找到中国婴儿配粉的“金标准”

陈历俊工作室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的团队专注乳业科技创新,致力于为民族乳业,尤其为母婴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北京市劳模、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陈历俊工作室”领头人陈历俊介绍说。

2010年,三元就创办了“陈历俊工作室”。团队核心陈历俊不仅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还担任着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乳品健康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由他领导的创新工作室目前有40多名成员,其中不乏研究生、博士和博士后。

“母乳是金标准,母乳成分受基因、地域、饮食等影响,且母乳成分个体差异较大,只有清楚中国母乳成分及其喂养效果指标,才能有中国婴配粉的判断标准。”陈历俊工作室成员赵军英介绍说,因此,他们坚定的开展了母婴队列研究,用数据说明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获得健康母乳及其喂养效果的标准,持续升级评价婴配粉。为了建立代表性母婴队列,陈历俊工作室的成员们奔走于西藏、辽宁、河北、河南、湖南、广西、北京等地的10多家医院,最终才谈下来7家合作。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招募孕妇是最难的。现在,女性孕期一般都在工作,时间紧张,身体还有诸多不适,很多人一听到他们介绍项目,尤其还要采集母乳,立刻会回绝:“没有时间”、“不想参加”。“这个时候仅靠物质奖励、酬劳是不行的,我们会告诉孕妈,您的参与对未来开发母婴产品和更多宝宝的健康非常重要,我们非常需要您的支持……跟100个人说,只有几个人愿意试试。”赵军英表示,志愿者招募上来,挑战才刚开始,接下来半月一次健康随访,2~3月一次样本采集。每次,往往需要打三五个电话才能约上这些新手妈妈。

记者了解到,母乳样本采集后,还需要进行全面分析,但是仪器价格又相当昂贵,恰逢三元正在筹建“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上自筹经费,投入近千万采购了先进仪器。经过5名博士后,近二十名硕士通过长达5年的攻克,才建立起覆盖不同区域、阶段、分娩方式、孕周、体重等560万条信息的中国母乳数据库。这些数据为他们开发并持续升级适合中国宝宝的奶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料。除了打造“国家队”,开发婴幼儿奶粉,陈历俊和团队成员还将研究拓展到了备孕女性以及超重、肥胖孕妇身上。“现在,推迟生育、高龄孕育以及少子化已经慢慢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常见现象,但是伴随而来的就是女性生育力的减退,甚至是不孕不育率的提高。其中,我们最关注的是菌群紊乱对生育力的影响。”陈历俊工作室成员刘彦品说。

刘彦品介绍,他们选择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作为在生殖领域展开的第一个课题。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复杂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疾病,患有该疾病的女性受孕困难。我国5~10%的育龄女性患有这一病征,且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从去年中秋节到今年2月,他们与医院合作,共招募了45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20名健康女性作为志愿者。之后,为志愿者们提供了12周的“新型复合益生菌发酵型酸奶”,期间定期收集志愿者的初始粪便和饮用酸奶后的粪便。“经历了招募难、取样难、随访难,最终的研究结果还是可喜的,我们发现通过益生菌调节,可以改善妊娠期便秘、减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有助于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刘彦品兴奋地说。

记者 陈曦

来源:劳动午报

编辑:周迎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