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融资到手,贾跃亭又要翻身了?

去年10月,贾跃亭发布个人破产重组方案之后,不少人都以为,这位在过去三年多里经历了“过山车式”人生的创业者,或许真的要凉了。

但事实却是,贾跃亭在今年7月宣布完成个人破产之后,反倒摆脱了债务纠纷,可以专注于造车。近日,贾跃亭再一次成为行业焦点——一度被认为难以翻身的“咸鱼”法拉第未来(FF),凭借一笔债券融资,再度回到公众视野。

FF发布的消息显示,该公司获得了美国两大金融机构提供的4500万美元的债权融资贷款。这次融资是对其2019年达成的债权融资贷款的扩充和展期,融资完成后,意味着FF在正式IPO之前获得了足够的运营资金,基本渡过了短期现金流危机。

FF设计的电动汽车FF 91虽然早在2017年初就已公开亮相,却迟迟得不到量产,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资金上。2019年3月,FF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第九城市签署协议,成立专注于在华研发、生产和销售豪华智能互联网电动汽车的合资公司,但一年多过去了,似乎也没有了下文。

在FF官方新闻稿中,贾跃亭写到:“我之所以放弃一切,只为把FF做成,尽快彻底偿还余下的担保债务,实现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无论怎么说,贾跃亭至少不是彻底的“老赖”——他选择了“个人破产重组”而不是“个人破产清算”,如果是后者,贾跃亭能将之前的所有债务剥离,但他的债主能分到的钱所剩无几,而且更有可能让濒临破产的FF走向崩溃。

FF的量产口号已经喊了两三年。根据该公司最新的投产计划,FF 91将于股权融资成功交割后约9个月启动量产,一旦IPO成功,FF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归正轨。据知情人士透露,从产品层面看,FF 91的产品成熟度已经无限接近量产的水平,多台预量产车已经下线。

然而,目前暂时的情况转好,并不意味着FF的未来就已经一片光明。在真正投产、交车之前,摆在FF面前的难题仍有很多,而即便真正上市,FF也需要面临市场的考验。在特斯拉的压迫之下,留给FF的时间或许并不多……

趋势|维保黑幕曝光,4S模式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本周,某媒体记者通过暗访,揭露北京两家合资品牌4S店中诸多乱象的视频,在全行业乃至全社会都引发了热议。“故意骗保”、截留超量油液、虚增保养项目等一系列欺客行为,再一次被暴露在阳光之下,而有关4S模式的讨论也再一次成为热点。

在视频曝光当晚,两涉事合资品牌官方迅速做出回应。其中一家品牌经销商已被责令停业,而另一家则被取消星级评价资格,并限期整改。同时,两品牌官方均再次强调“客户至上”的服务宗旨,表示将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你只要干这行,没有人是干净的。”视频中维修人员的这句话,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相关从业人员较低的付出回报率,确实为“潜规则”的滋生提供了有利土壤,但也有从业人员表示,以此认定整个行业都“没有人干净”,也有失偏颇。

更多的消费者,则对4S店模式提出了质疑——自90年代被引入中国大陆,过去20多年来,世界日新月异,互联网风起云涌,新技术层出不穷,商业模式也不断演变,但4S店这一模式,除了扩大规模、增加获利途径外,几乎没有任何革新。

服务水准原地踏步倒也罢了,在整体市场下滑,新车销售遇阻、卖车越来越不挣钱的“新常态”下,4S店选择在金融服务、售后维保等方面做文章找利润,似乎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去年,“金融服务费”的猫腻被拉爆;今年,维保领域的猫腻又被再一次揭开。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车主对4S店的服务不满,除了买车,很多人不再到这里保养和维修。4S店的口碑也越来越差,盈利下滑、只能靠动歪脑筋挣钱——4S模式,似乎已经走上了电脑城的老路。

去年,“中国4S店之王”的庞大集团破产,曾经位列经销商百强集团的正通汽车和润东汽车也遭遇资金危机,在破产清算的边缘徘徊,4S店的模式似乎已经走到了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

敲响汽车经销商丧钟的,还有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汽车直营模式。以特斯拉、蔚来等为代表的直营模式,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更透明的买车、修车环节,似乎也更符合当下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网络和智能手机已经改变了这个社会的许多层面,消灭了诸多旧有事物,或许下一个被消灭的,就将是4S店。

行业|换了马甲的高田再次拉爆,日本制造还靠谱吗?

本周,一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因为产品缺陷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国内最大的汽车安全带供应商——日本均胜安全系统公司涉嫌篡改数据,可能有大量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流入市场,日本国土交通省已要求各家车企为大规模召回做好准备。

这是继日本高田公司因缺陷气囊、电装公司因缺陷燃油泵、神户制钢所篡改产品数据以次充好等事件后,又一次有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翻车。曾经被捧上神坛的匠人精神、日本制造,在一次次打脸中,正在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

日本均胜是日本国内最大的安全带供应商,市场占有率近四成,包括丰田、日产和本田等在内的10家日本车企均使用了日本均胜的产品。据日本国土交通省预测,仅日本国内可能就有900万条安全带不达标,涉及大约200万辆汽车。

据了解,日本均胜于今年4月通过内部举报发现了篡改数据的问题,目前正在对过去20年的产品数据展开调查。有媒体报道称,问题产品甚至还包括儿童安全座椅中使用的安全带。

由于缺陷零部件引发调查乃至召回,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此前的日本高田气囊事件。直至今日,高田气囊的阴影尚未完全消散。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因高田气囊问题而导致召回的车辆已经超过1亿辆,高田公司更是在2017年因问题气囊丑闻申请破产——巧的是,日本均胜的前身正是日本高田公司。2017年,高田公司因巨额负债而宣告破产。2018年4月,高田公司除气囊以外的其他业务被均胜电子子公司均胜安全收购,并更名为日本均胜安全系统公司。

10月19日,均胜电子发布澄清公告称,媒体报道的均胜安全日本彦根工厂生产的安全带产品,其织带材料存在测试数据完整性问题,该情况在2018年4月均胜安全收购高田公司资产前已存在。均胜安全在日本外的其他工厂不存在类似情况。尽管如此,日本均胜这一次的负面消息,已经确实对日本零部件供应商的品牌形象产生了又一次冲击。

焦点|夏利失利,折射怎样的车市现状?

今年9月中旬,一汽夏利连发15份重组公告,主要内容为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等。如果交易顺利完成,一汽夏利将剥离所有汽车整车业务,一汽夏利从此将成为历史。

一汽夏利的困局,是中国一批地方国有汽车公司的缩影。自2019年中国车市陡入“寒冬”起,汽车行业洗牌加速,国内已有多家公司破产或濒于死亡边缘,一汽夏利、长丰汽车、一汽海马、华晨汽车等均是此类企业的代表。

以夏利汽车为例,它曾是中国家庭轿车的开创者和启蒙者。一汽海马、华晨汽车也都曾有过高光表现,但它们中的多数都没能维持住良好发展势头,在市场下滑甚至市场下滑来临之前,便出现经营困境。

博郡曾被视为一汽夏利整车业务的救命稻草。2019年10月,为获取生产资质,博郡汽车与连年亏损的一汽夏利成立合资公司天津博郡。然而,合资公司成立后,博郡汽车并未履行义务。截至2020年1月12日,博郡仅向合资公司支付1400万元,剩余注资并未到账。

夏利就这样悄然迎来了自己乐章的休止符。

在业内人士看来,夏利的问题在于决策性错误。20年前,夏利计划引入丰田卡罗拉,但按照当时的国家汽车产业规划“三大三小”国有企业的定义,一汽夏利属于“三小”之一,只能生产小排量的微型车和小型轿车,由于得不到批准,该项目不得不被放弃。

卡罗拉最终成为一汽丰田的拳头产品。而夏利推出的夏利2000和威姿,在市场竞争中败给了赛欧、凯越和福美来。

随着奇瑞、吉利等一批自主品牌崛起,夏利的市场地位进一步被削弱。在被并入一汽之后,曾经背靠丰田的夏利,不得不给一汽丰田让路,可以说,夏利的衰退,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成为注定。

“造小车精品,做小车大师”的标语如今依然屹立在夏利办公楼顶,但在“微车之王”铃木也早已凉凉的今天,夏利不得不跟大家说句“再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