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行業屬於典型的“輕資產”行業,一場演出下來,票賣的好壞,不是看戲園子的裝修如何,而是演員是不是有本事,這是唯一的金字招牌。

如今的傳民間藝術,除了相聲因爲有郭德綱以及他的德雲社,還略有昔日榮光,其他的曲藝形式,已經面臨着後繼乏人的尷尬,隨着大師們的逐漸凋零,可能很多的藝術都逐漸失傳。

這是市場的選擇,現在的年輕人,娛樂方式日趨多元化,很多的曲藝已經沒有了市場,在這種情況下,誰還會去學這些“老古董”呢?因此,很多曲藝逐漸被市場淘汰是一種必然。

可能在很多年後,不僅相聲行業,很多民間曲種都會感謝郭德綱,因爲出於對曲藝的熱愛,這些年郭德綱一直在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來搶救民間藝術。

2017年,郭德綱曾經邀請南派京劇的前輩藝人程英奎先生,錄製《落帽風國太還朝》,班底爲麒麟京劇社,這個時候程英奎先生已經八十歲高齡了,如果沒有這次的合作,可能程先生的手藝就成爲絕響。

程英奎先生和郭德綱一直都惺惺相惜,程先生尤其對郭德綱在京劇上的努力,表示支持和欽佩,因爲最近十幾年,作爲國粹的京劇行業,面臨着越來越尷尬的處境。

一方面是傳承出現了斷代現象,可能很多觀衆不清楚,現在京劇彙報演出,演員們已經不太敢選擇那些具有深厚功底才能駕馭的作品。

當前輩大師們凋零的時候,很多絕活就成爲了絕響,沒有流傳下來,這是前輩們的遺憾,也是京劇行業的遺憾。

另一方面是觀衆羣體的逐漸稀少,現在喜歡京劇的羣體相對年齡偏大,當這些人逐漸故去之後,觀衆羣體變得越來越稀少。

正因爲如此,所以程英奎先生對郭德綱利用在相聲行業的影響力,轉嫁到京劇行業,重新塑造京劇觀衆羣體,表示非常的欣賞,這也是最近幾年兩人多次在舞臺上合作的原因。

郭德綱傾注很大心血成立的麒麟京劇社,爲了弘揚傳統京劇藝術,郭德綱邀請京劇前輩們是不惜成本的,如果不是真的熱愛京劇,只是作爲生意人看投入產出比,這可真不是划算的買賣。

一場相聲專場,郭德綱起碼能賺幾百萬,但是付出遠超過相聲演出的精力來舉辦京劇專場,搭上時間,搭上精力,最後還賠錢,你說不是因爲熱愛,是因爲什麼?

10月23日,程英奎先生不幸故去,京劇行業又損失一員大將,最近幾年,曲藝前輩的凋零何其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