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的下一代战略轰炸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轰-20,隐身设计似乎是大家都认可的,毕竟美国早就研出了B-2隐身战略轰炸机,中国既然是后研发出来的,不能落后于B-2,所以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轰-20应该采用隐身设计,在气动布局上应该选择类似于B-2的飞翼布局。

另外,在去年的国庆阅兵上,攻击-11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的亮相,证明中国已经在飞翼布局方面取得了进展,轰-20没有理由不采用飞翼布局。

然而,近期轰-6N挂载的空射高超声导弹的大新闻,似乎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中国有必要跟着美国的脚步发展类似B-2的飞翼布局隐身战略轰炸机吗?隐身,不一定是轰-20的首选。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轰-6N挂载的空射高超声导弹的大新闻。

据俄罗斯“军事论坛”网站10月18援引了《军事观察》杂志的消息称,最近在国外社交媒体上流行的一段关于中国空军轰-6N轰炸机的视频引发了广泛讨论。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轰-6N在机腹位置挂载了一枚大型导弹这枚导弹的长度要比轰-6N的整个发动机舱还要长,其长度估计有10米左右,而且导弹头部呈尖锐造型,与此前轰-6N挂载的长剑-10巡航导弹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少人推测,这正是轰-6N挂载空射弹道导弹的画面首次曝光。

另据《环球时报》10月20日援引美媒消息,美国TheDrive网站称,新近曝光的携带弹道导弹的中国轰-6N轰炸机,飞机上挂载的很有可能是高超音速武器,外形十分类似于东风-17导弹。

从外媒的报道来看,轰-6N这次挂载的大导弹,是一枚长度10米左右的高超声速导弹,争议主要在其所携带的滑翔弹头,是锥体的还是乘波体的。

去年国庆阅兵上中国首次对外展示了带乘波体滑翔弹头的东风-17,表明中国已经掌握了这种高超声速导弹;而相比之下,目前美俄公布的高超声速导弹,大多数仍是锥体或者是双锥体的滑翔弹头。简单来说,双锥体的滑翔弹头应该属于第一代,而东风-17的乘波体滑翔弹头应该属于第二代,性能更先进,射程更远。

其实,对于轰-6N这次挂载的大导弹,争议其弹头是锥体的还是乘波体的,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平台本身都是弹道导弹,由东风-16改进而来的东风-17可以携带乘波体滑翔弹头,那么由东风-21改进而来的空射弹道导弹也完全可以携带乘波体滑翔弹头,只是两者的射程远近可能有所差别,毕竟东风-21是两级固体导弹,而东风-17是一级固体导弹。

有报道说,东风-21的重量高达14.7吨,即使减重之后,对轰-6N而言仍是无法承受之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轰-6N的结构经过加强后,是可以在机腹部挂载15吨级导弹的。

据公开资料介绍,轰-6K的起飞重量为95吨级,作战半径超过3000公里。而轰-6N是在轰-6K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主要是增加了空中受油管,作战半径进一步延伸。陆基版的东风-21射程在2000公里级,空中发射的话,初始速度和高度会对射程有所增加,而高超音速滑翔还可以进一步增程,增加到4000-5000公里是有可能的。这样的话,轰-6N这次挂载的大导弹,最远射程(加上轰-6N的作战半径)可能达到8000多公里,甚至接近上万公里。

那么,这个射程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可以覆盖整个第三岛链内的敌方目标,美军在印太地区的所有军事基地都在其打击范围之内,甚至能威胁到美国本土了。

但是,要想完全覆盖美国本土,这个射程还是不够的,况且轰-6N从我国本土发射高超声速导弹的话,射程最远只有四五千公里,是无论如何也打不到美国本土的。所以,轰-6N挂载的大导弹,主要目的还是威胁美军在印太地区的军事目标。

携带15吨级的东风-21对于轰-6N而言已经是超常发挥了,携带40吨级的东风-31则是不可能的。那么,打击美国本土的任务自然就交给了未来的轰-20了。

试想一下,轰-20携带一枚带乘波体滑翔弹头的东风-31是什么概念。

从中国本土发射的话,射程为12000公里的弹道导弹可以覆盖美国大部,14000公里则能可靠地从中国境内任意点覆盖美国全境。轰-20正好能够满足这一要求。

为什么强调要从中国本土发射?因为这样更安全,确保助推段在我国境内,美国是无论如何也拦截不了的。

这里就要说一下我国高超声速导弹的独特弹道——助推-滑翔弹道,该弹道要求火箭发动机在上升段快出大气层前就关闭,然后弹体依靠重力作用自然停止上升并转向,此时火箭发动机二次启动水平加速弹体,最后转入滑翔阶段,其关键在于弹体在大气层内起滑,因此弹道顶点较低,降低了被地平线上预警雷达给侦测到的几率,而且弹道全程在大气层内且不可预测。

正是由于全程在大气层内飞行,所以目前美国发展的陆基中段反导对它不起作用,而现有的大气层内外末段反导系统对它也无能为力,因为现有末段反导技术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是截然分开的。低层末段反导以“爱国者”PAC-3为代表,在气动舵的基础上采用蜂窝式侧推增加末端机动性,并用主动雷达制导;高层末段反导以“萨德”为代表,在大气层内采用独特的围裙舵控制,但只有有限的机动性,在大气层外采用侧推控制,但利用大气层外环境干净、温度低、来袭导弹的红外特征强烈的特点,采用红外成像制导。“爱国者”PAC-3的飞行控制到高层大气就不给力了,有效作战高度在30公里以下;“萨德”的红外制导只有在缺乏空气摩擦生热的大气层外才有效,最低作战高度在40公里以上。这就形成了一个空挡区,而高超音速飞行恰好在这个空挡区。

说到这里,大家该清楚我国发展高超声导弹的重要性了。但是要想携带这种“大杀器”,像B-2这种战略隐身轰炸机是不行的,因为其为了追求隐身而设置的内置弹舱,是无论如何也携带不了重达40吨级的大块头高超声速导弹的。相反,采用传统布局的战略轰炸机反而更有优势,翼下和机腹部都可以挂载导弹,可以灵活选择挂载模式。当执行普通的轰炸任务时,可以在翼下挂载各种空地弹药;当要执行远程打击任务时,可以在机腹部挂载多枚东风-17这种高超声速导弹;当要执行洲际打击任务时,则可以在机腹部挂载一枚东风-31级别的高超声速导弹。

所以说,能携带高超声速导弹的轰-20,才是未来的王牌!隐身,不一定是轰-20的首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