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精神是激发科学家投身科研,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情感力量,李四光是我国地质科学奠基人,这位蒙古族科学家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有一种无悔选择叫国家需要。19号下午,李四光外孙女邹宗平走进内蒙古工业大学,为学生们讲述了李四光身上的中国科学家精神,鼓励学生们将科学家精神传承下去。

李四光外孙女邹宗平:“这是他(李四光)的第一故乡,当然到他的家乡来讲有不一样的感觉” 。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第一次听到李四光的故事来自于一篇小学课文《奇怪的大石头》,邹宗平就从这块石头的故事讲起。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会中,邹宗平从李四光的求学之路、革命之路、地质事业建设之路等方面,阐释了李四光的爱国情怀和科学家精神。

李四光外孙女邹宗平:“只要是他认定对的事,他一定会坚持做下去,而且在这方面,作为科学家,他也是有责任有担当的,国家需要他就要去做” 。

在报告会上,邹宗平多次提到李四光的科研事业,都是以国家需要,来作为自己创新和努力的方向。他几次调整主攻方向,都始终围绕着祖国最需要而选择,尤其是他1919年克服重重阻碍,再次启程回国同样是因为国家需要,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李四光外孙女邹宗平:“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他们当时为什么回国,实际上这个在多数人中不是一个选择,回国是唯一选择,我们没有科学的基础就很容易受制于人,他选择了科学救国,他做科学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让中国变成一个富强的国家” 。

李四光是中国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李四光作为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和开拓者,为我国地质学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以国家需求为导向,部署开展全国矿产普查,为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为祖国的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生宋策:“更应该学习对科学的一个态度,一直坚持不懈的一个态度,不管面对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走下去”。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生尚海勇:“我们作为一个研究生,在选定自己的科研题目和研究方向的时候,应该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基础,努力向学,蔚为国用,各民族应该团结起来,为我们自己的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李四光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他从没有停止过探索与创新的原动力,国家需要,人民需要就应该是青年学子的需要与选择。

李四光外孙女邹宗平:“他讲他是一个蒙古族,他首先是一个中国人,我们总结李四光,首先是爱国、奉献、求实、创新,不创新不是科学,不求实没法搞科学,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国家需要他就努力去做” 。

监制/白廷旭

责任编辑/乔乔

记者/郝杨 伊德尔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腾格里新闻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