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配了助听器后,因为不习惯而觉得“吵”,错误地认为效果差;有些人在网上买了不匹配的助听器,体会到了“错”的效果;有些人因为保养不到位,影响了聆听效果……结果索性连助听器都不戴了。

其实只要花一点耐性,就能让“娇气”的助听器乖乖地给你带来好声音,让你心不烦气不躁,自信满满,走路都带风!

一、与助听器培养好感情:耐心度过适应期

不要想着配好助听器就能立马戴一整天,其实是有个适应期的。适应期内要遵循“输出声音从小到大、佩戴时间从短到长、佩戴环境从静到吵”的原则。

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每天先戴1—2小时,只在安静的室内活动;第二阶段每天戴2—4小时,可以到小区楼下或附近的公园散散步;第三阶段每天戴4—6小时,可以出入菜市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第四阶段每天戴6小时以上,可以出入各种复杂的场所。具体可以点击标题观看视频《刚配好助听器要注意什么》。

通常听损越轻、听损时间越短、年龄越轻,适应期就越短。所以每个阶段有些人是一周左右,有些则要两到三周,总的适应期就在1到3个月不等。

有些用户觉得助听器吵,大部分是因为刚开始戴的时候就心急地长时间佩戴,习惯了“安静”(因为之前听不到)一下子听到各种声音,当然会不适应。

二、家人也需要一起努力:配合助听器用户

家属不应该错误地测试效果,比如远距离(超过两米)说话,说话特别小声,打电话/视频通话(这些信号本身已经失真,经过助听器放大会二次失真),带他去马路边讲话等,上述情况,听力正常的人稍不留神都会听不清或者觉得嘈杂,更何况是刚戴助听器的用户。这些错误的方法反而会挫伤佩戴者的自信心,让他们误以为效果不好。

很多老人家是经历了长期的听力损失之后才配助听器,导致言语分辨率已经下降了,所以戴了助听器即使听得清,也会有些话听不懂。作为家属,跟他们讲话时要慢一点,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口型,语句要简单一点,便于他们理解。

无论是老人家还是小孩,如果言语分辨率低,讲话不清晰,都要配合进行语言训练。比如家属可以多跟老人家交谈,给他读新闻,再让他复述内容,直到说对为止。可以让孩子听取并复述a、i、u、m、s、sh六个英语字母或拼音的发音,说准确为止。

三、把助听器当孩子呵护:使用护理要小心

助听器是一种非常精密的电子产品,生性“娇气”,跟它相处的时候要做到防潮、防震、防污、防高温、防电池漏液、防损。

洗澡、洗头、洗脸、游泳等情况不要戴助听器,以免弄湿;晚上睡觉的时候,把助听器放进干燥盒;外出又不戴的话要放在原装盒,原装盒有防震功能;每周至少清洁一次,油耳用户每天都要清洁;不要让助听器在阳光下暴晒,避开电吹风、烤箱、微波炉等热源;不戴助听器时打开电池仓或直接取出电池;不要用尖物去捅进声孔和出声孔。助听器性能完好才能保证聆听效果。

四、帮助听器定期体检:带回店里做保养

尽管日常你已经把助听器呵护得很好,但还是有必要至少每3个月带它回验配中心做一次详细的“体检”,验配师会凭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排除一切有可能影响聆听效果的障碍,如进行彻底的抽湿、清洁,更换老化的耳塞、耳模、导声管等配件,根据你最新的听力情况重新调试参数等等。

尤其是沿海地区,空气湿度和盐分都比较高,至少每两个月回店保养一次。如果是儿童,应该每月回店进行一次效果评估。

我们有不少客户因为没时间或“偷懒”,没有定期回店保养助听器,这可是会降低助听器聆听效果的。

五、对助听器抱合理期望:机器毕竟非真耳

很多用户抱怨戴助听器后听到的声音原来的声音不一样,看电视、听收音、打电话也经常听不清。其实助听器只是一个辅听工具,并非真正的耳朵,上面讲了经过助听器放大的声音会失真。如果想看电视、打电话听得更清楚,可以选择带有蓝牙连接电视、手机功能的助听器。

这也说明了用户的要求越多,助听器的功能也应该越多,总不能要求一两千元的助听器能达到一两万元助听器的效果。这是显然是不合理的。

此外,个人的听损程度、听损坡度、听损原因不同,佩戴的效果也不同。感音神经性听损,听损程度比较严重,听力图是陡降型、深盘型或不规则型甚至是低频骤降和岛屿型,佩戴效果肯定比不上传导性听损、听损程度较轻、听力曲线平坦下降的人士。所以我们都建议出现听损情况就尽早配助听器,越早配效果越好,还能延缓听力下降的速度。

六、机器和机构都要选对:验配师非常关键

助听器本身的性能当然是决定聆听效果的关键。助听器有经济型、标准型、高端型和顶级型之分,等级越高,芯片技术、反应速度、音质清晰度、降噪功能等关键方面越好,能识别的场景就越多。如果经常处于各种嘈杂环境或者平时喜欢看电影、去音乐会,自然就要选择性能好的助听器。

而再好的助听器,如果没有验配师的专业调试也是发挥不了它的价值的,正如千里马也需要伯乐。专业的听力机构,其验配师都符合国家职业标准,拥有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验配师专业程度越高,与用户沟通越有效,助听器调试的数据越准确,佩戴效果就越好。

助听器的好效果是验配机构、用户以及用户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说即使听损情况一样、用的机型一样,但是在不同机构验配、不同人佩戴都会有不同的效果。

篇幅有限,很多要点没能展开详细说,大家可以点击查看我们之前发布的相关文章,后面我们也会一一补充,敬请继续关注。不要嫌戴助听器麻烦,比起一去不返的听力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这些根本不是事。海之声会一直陪着大家,共同追求助听器最好的聆听效果,让大家能够享受美好生活!

本文由海之声听力综合整理,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想了解更多助听器及听力科普,请关注“海之声助听器”头条号。

点击文末“了解更多”查看身边的海之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