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粟裕其实捡了3个“小便宜”。

《大决战:淮海战役》电影

首先,围歼黄伯韬时,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与何基沣一起,在贾汪、台儿庄防地率领3个半师、23000余名官兵起义。这样一来,就使得淮海地区东线的国民党军防线出现了一个大缺口,解放军从而得以乘虚而入。本来黄伯韬悍勇,粟裕的华野付出巨大伤亡才啃碎,试想如果没有张克侠与何基沣暗地里打“倒耙”,那么拿下黄伯韬难度会更大,可能打乱整个淮海战役的计划。

说起张克侠,那可颇受蒋介石器重。他素有“佩剑将军”之称,曾拥有过一柄总长380毫米,刃长255毫米,剑身上刻有“不成功便成仁”六字,剑柄上刻有“校长蒋中正赠”六字的短剑。此剑名为“中正剑”,专门在德国定制的,能配有此剑者,都是被蒋介石视为心腹的人。

另外,双堆集围歼黄维兵团时,110师的廖运周,他慷慨陈词,自告奋勇帮黄维打先锋头阵,先是加入四个齐头并进突围师,后又成为这四个师的最前部,整个过程中,黄维硬是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最后自然是被坑惨了,110师精锐万余人加上前沿核心阵地,全部贡献给了我军。

尽管这样,中野还是啃不下黄维,最后粟裕派参谋长陈士榘率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7纵队、第13纵队以及特种兵纵队前往,这才全歼黄维。试想如果没有廖运周神助攻,那么打黄维肯定会更艰难,我军损失更大,接下来打杜聿明所率3个兵团会吃力得多。

还有第1绥靖区副司令官兼第107军军长孙良诚也战场起义了。

所以说,淮海战役,粟裕虽然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但还真捡了3个“小便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