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丨苏世民:后疫情时代,哪些新的商业模式可能出现?

撰文丨董牧孜

(周子寰、贺璐对本文亦有贡献)

“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所以要选择一个值得追求的宏伟目标,让回报与你的努力相匹配。”

黑石公司创始人苏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的25条工作和生活原则里,“做大事”,是排名第一的原则。今年年初,中信出版社出版了周世民第一本著作《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What It Takes : Lessons in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的中译本。

很多人会将这本书与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的《原则》(Principle: Life and Work)一书相提并论。苏世民与达利欧,的确有一些相似的经历:他们都出身于美国中产家庭,年龄相近,并在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白手起家。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美] 苏世民 著,赵灿 译,版本:中信出版社,2020年1月。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一书,显然是在写苏世民个人的成功经历。这是一部投资、管理类图书,也包含了他的处世哲学。苏世民以严谨的投资流程、创新的交易方式、多样的业务领域而闻名。这本书有着传统自助类书籍的指导价值。只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苏世民“金字塔尖”的经验对于不少普通读者来说,多少有些屠龙之术的意思。

苏世民是典型的华尔街精英。人类学家何柔宛(Ho Karen)曾以“聪明文化”描述华尔街的商业精英,认为正是在这种逐利的“聪明文化”笼罩下,华尔街加剧了金融危机和萧条、贫困和不平等。不过,苏世民眼中的华尔街显然是另一种世界。在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中,苏世民曾主动参与了解决方案的制订。在他看来,银行家能为世界做出的贡献有很多。

苏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全球私募巨头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耶鲁大学学士,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他与皮特·彼得森以40万美元创建黑石集团,并将其发展为华尔街真正的私募之王。

如今,苏世民在各国政商界自然游走。他在书中这样描述他对商业和政治的热情与期许:商业和政治互相交会的生活令人神往而又惊心动魄,两个世界的运行方式、目的不同,却又时时出现交叉重叠之处。即便在世界经济受到疫情冲击的日子里,苏世民依然对未来依然保持了某种投资家的乐观。

“经历过最好的华尔街,体验过处于宇宙中心的感觉”

新京报:除了哈佛商学院的求学经历,你入读耶鲁大学时选择了一个不太寻常的专业,“文化和行为”。这个专业是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的结合。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学科?

苏世民:这个跨学科专业本质上是研究人类以及人类的目标和动机。金融和商业的很多方面都是关于理解人的,因此,虽然它看起来像是一个非传统的专业,但对我的职业生涯却很有帮助。例如,在任何商务谈判中,我总是试着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确定他们的动机。这样做更容易找到共同点,找到一个公平区,并最终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新京报:你在书中提到过很多次“直觉”。尽管你在华尔街的第一份工作出师不利,但你预感到自己是适合做金融的。直觉可以使人迅速找到应对不确定性问题的方案,对“危机”的到来也有敏锐的嗅觉。作为金融家,能谈谈你对直觉的理解吗?

苏世民:直觉,通常是指你所看到或听到的东西,与你依据过去的经验所预期的事情存在不一致。作为投资者,这些异常现象值得关注,但仅凭它们不应推动决策。黑石集团多年来一直很成功,这要归功于我们严格的投资流程,包括大量的定量和定性投入,需要很多人聚在一起分析一笔交易。我们不是依靠一个人的直觉,,而是作为一个基于事实和共同经验的团队发展出有根据的集体的直觉。

华尔街铜牛,美国华尔街的标志。

新京报:你在书中坦言,“经历过最好的华尔街,体验过处于宇宙中心的感觉”,能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华尔街吗?自你入行的几十年来,华尔街有了哪些变化?

苏世民:华尔街生机勃勃,是创立一番事业的好地方。在这里,我得以和全球最聪明、最有趣的一些人共事,解决那些带来智力挑战的复杂问题。

金融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行业。几乎每一种情况都是不同的,我喜欢那种处理广泛问题、跨越不同行业的工作带来的兴奋感和个人成长。我早年在华尔街时,也意识到许多大型金融机构的文化存在缺陷。一些公司充斥着内讧和内部政治,而且几乎没有对新员工进行正式培训。这也是我和我的合伙人皮特·彼得森(Pete Peterson)在创立黑石(Blackstone)时如此强调文化的部分原因。整体而言华尔街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如今整个行业都更加注重文化和培训。

在后疫情时代,哪些新商业模式可能出现?

新京报:任何投资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经济周期的节点。受疫情影响,全球政治经济受到较大冲击。你在职业生涯中曾亲历过七次大规模的市场下滑或衰退,你如何判断当下所处的市场周期?

苏世民:当前的经济形势与大流行直接相关,不是正常市场周期的一部分。以前从未有国家以这种规模自愿停止经济活动,其影响是广泛的。但随着新冠肺炎病毒对健康的直接威胁逐渐减少,以及世界像中国一样开始恢复正常,经济环境将会改善。成功研制和分发疫苗以及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仍然是长期复苏的一个关键拐点。在此期间,世界各国政府采取了重大和必要的措施来减轻经济影响。

新京报:在后疫情时代,哪些新商业模式可能出现,会有哪些顺应发展趋势的投资主题?

苏世民:新冠肺炎疫情大大加速了一些趋势,特别是将技术融入更多行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越来越关注与技术相关的业务,物流、生命科学和其他快速增长的领域,这些领域都受益于形势。

《时代》(TIME)周刊封面,白宫成为新冠肺炎病毒“发源地”。

年轻时的失败教训,是无价的

新京报:“骷髅会”成员、前纽约州州长艾弗里尔·哈里曼在你年轻时给过这样的人生建议: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必须弄清楚自己是谁。作为一位热衷教育的成功人士,你认为年轻人如何更早地认清自我?

苏世民:首先,我会鼓励年轻人像我对待艾弗里尔·哈里曼(Averell Harriman)那样:给你崇拜的人写信或打电话,寻求建议,或者见面。你永远不知道谁会愿意和你说话,也不知道最终你会学到什么宝贵的、终身的经验。

在选择职业道路上,我一直鼓励年轻人选择一个学习过程曲折、能进行真正有效训练的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基础性的。它可以培养具体的技能,让你接触新的行业、挑战和机会。不要仅仅因为一份工作看起来有声望就接受它;接受一份工作,因为你能从中学到什么。

新京报:如果今天的你可以回到从前,想对30岁之前的苏世民说些什么?

苏世民:我会告诉自己不要害怕失败。在我的一生中,我意识到失败是任何组织或个人最好的老师。当事情出了问题时,如果你能分析并开诚布公地交谈——而不是像许多人那样隐藏或忽视失败——这将帮助你改变方向,在未来变得更加成功。年轻的时候很难接受这个教训,但它是无价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