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鉴于徐州战场上我军占据的优势,国民党军大部分聚集在以徐州为中心的一些大城市中,战略决战世纪已经到来,于是华野计划发起淮海战役,并选择以黄伯韬的第七兵团为主要的歼灭目标,但是随后作战中发现,淮海战役规模越打越大,“小淮海”变为“大淮海”的情况出现,也使得中野和华野决心联袂作战,彻底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淮海战役前夕,敌人在徐州战场上部署有四个兵团以及四个绥靖区,大约60多万人马,其实可以看到当时黄维的第12兵团尚未出现在淮海战役的战场,可以说12兵团之所以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被全歼,是一次意外的举动。徐州战场陷入被动以后。1948年11月6日,国民党军调集华中剿总司令部下属的12兵团自蒙城出发,前往宿县,意图配合李延年兵团(以第9绥靖区李延年所部组建)出击北线,配合孙元良、邱清泉兵团以打通徐蚌线。

其实也能看出来,黄维的12兵团是华中剿总司令部派遣配合徐蚌战场国民党军作战的,只能算作是客人,当然黄维12兵团本身是以十八军为骨干组建起来的精锐兵团,有4个军加一个快速纵队12万人的规模,因此部队行径速度非常快,而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在黄伯韬第七兵团被歼灭以后,因惧怕被我军包围,竟然缩在蚌埠不敢前进,造成黄维兵团突出态势。

实际上就在黄维进军宿县的途中,我军也察觉到了宿县在徐蚌线上的重要地位,因此中野下令陈锡联3纵火速进军攻占宿县,这一断腰之战虽然艰难,但效果巨大,对淮海战役整个战略布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华野部队在进攻黄伯韬兵团时损耗颇重,需要十几天修整的时间,因此歼灭黄维兵团这一战交给了中野部队执行。

我们也知道黄维兵团是全副美械装备,虽然此前在中原战场被我军拖得十分疲惫,但毕竟是一支精锐部队,而且兵力高达12万人,当时中野集中了7个纵队进攻,满打满算一共也只有12万人,以12万对敌人精锐的12万大军,中野部队想要下这个决心是非常困难的。

需要知道的是,为了全国解放的大局,中野在此前作战中就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特别是挺进大别山这一关键一战,当时以十八军为主改编而来的整编十一师(师长胡琏),曾给中野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挺进大别山时期以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来的中野)4个纵队12万人进入大别山,但从大别山出来的时候,12万人仅剩5.8万人。

不仅如此,中野部队缺乏攻坚重武器,但在领受任务以后,中野改变了以往出兵谨慎的计划,而是以大胆的方式,将黄维兵团诱入宿县西南方向的双堆集,在我军7个纵队猛烈进攻之下,黄维兵团顽抗了整整23天,为了顺利突出重围,在尖古堆一战中,黄维兵团甚至使用了毒气,但中野仍然以极大的决心,以伤亡3万多人的代价吃掉了黄维兵团,取得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完胜的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