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塘镇大培村170多亩生态鱼场迎来丰收季。

眼前的这片丰收鱼场位于新塘镇南部大培村,这里是湘江一级支流洣水与二级支流幸福河的交汇处。多年来,由于生活污水、农业用水的直接排入,幸福河彻底变了样子,浑浊的水质让两岸村民苦不堪言。

2017年,我县启动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项目,在幸福河畔建设总面积824.6亩的湿地公园,种植了大量的睡莲、茭白、湘莲等10多种湿地植物,开始吸收、降解、转化水中的多种污染物,实现全程无动力自流和生态净化,年处理污水达2000余万吨,有效改善了当地水质。

祥健种养专业合作社吴凤章说,早几年村里水质不太好,搞水产养殖挺担心的,这几年生态变好了,搞水产收益蛮不错的。

据监测,自实施退耕还林还湿项目以来,大培项目区的水质从Ⅴ类或类V类全部降为Ⅲ类水质,部分达到II类水质。环境改善后,村里成立合作社,在种植睡莲的170多亩水域养起了草鱼、鲤鱼、鲫鱼等淡水鱼类。目前,前期投放的鱼苗也到了成熟期,由于是生态放养,亩产预计在300公斤左右。

新塘镇大培村13组村民胡雪华说,生态鱼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每市斤12元,供不应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