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太原一男子用開水澆燙一隻懷孕母貓的視頻引發衆怒。經搶救,母貓腹中四隻已成形幼崽全部死亡,10月21日下午,被燙傷的母貓因全身70%燒傷,救治無效死亡。

據網友發佈的視頻顯示,開水燙貓的男子被目擊者勸阻後稱是因爲“貓偷喫了火腿”。目擊者報警後,將貓送至寵物醫院,男子也被接警後趕來的警方人員帶走調查。

“山西太原一男子當街用開水澆燙懷孕母貓”事件在網絡發酵後,引起網友對虐待動物的關注。太原市保安服務有限公司20日發佈情況說明稱,該男子系太原市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員工,男子被自養貓抓傷後做出不理智舉動。公司已經與其解除勞動合同,並繳納五千元用於貓後續治療。

近年來,虐待動物事件時有發生。今年已曝出多起虐待動物事件。山東理工大學4月15日通報稱,該校學生範源慶存在虐貓並在網上發佈、轉發他人虐貓視頻情況。該校對範源慶予以退學;5月16日,山東煙臺南山學院針對網傳的該校學生王某歡虐貓事件,學校第一時間與該學生及其家長進行了聯繫溝通,對王某歡進行了批評教育,並同意本人引咎退學的申請;8月21日,福建廈門的謝女士爆料稱,自己養的一條博美,被借住在家的一名男子虐待重傷。該男子系福州大學準研究生。還有一部分施虐者。

因目前並無明確的法律規範,每當有虐待虐殺動物之事發生時,虐貓者除了承受道德譴責、揹負輿論壓力,並沒有受到法律層面的懲處。施虐者並不會爲他的暴行付出法律的代價。但對於熱衷於在互聯網平臺傳播其虐待動物的視頻的施虐者說,在互聯網平臺公然發佈虐待動物視頻是很明顯的違法行爲。

該事件引發更多團體和個人發出譴責虐待,保護動物的呼籲。比如“有幸相遇,迎以善良。可以不愛,請別傷害!一切生命都應該被珍惜善待!”“天氣越來越冷,汽車周圍成了流浪小動物的避風港,但它們也可能因此被碾壓或燙死。開車前別忘檢查一下,拍拍引擎蓋,按按喇叭!” 21日晚,有不少網友給虐貓者寄去了花圈,一天下來陸陸續續將近200單。但這樣的網絡暴力的做法並不可取,應該尋求更爲理性的法律途徑。

虐待動物入刑是國際立法通例,在有些國家和地區的動保立法中都有規定。隨着此次事件的不斷髮酵,“央視呼籲禁止虐動物儘快立法”衝上熱搜top1,呼籲國內儘快推動禁止虐待動物立法,對生命的敬畏能儘快有一層法律的底線!目前已引發微博3.8億的閱讀量。今年“兩會”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對此立法。反對虐待動物是全社會共識,但目前每當有虐待虐殺動物之事發生,公衆除了譴責,別無他法排解憤怒。

這個法真的只是保護動物的嗎?根據美國人道組織數據顯示,88%虐待兒童的家庭虐待過動物,71%疑似有家庭暴力的人會虐待動物,46%的連環殺人犯在青少年時期虐待過動物。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將兒童與青少年虐待動物的行爲作爲心理障礙症狀之一,建議虐待動物的兒童和成人都應立即接受專業心理輔導和矯正。

爲何虐貓會引起公憤?心理學家認爲,因爲大多數伴侶動物的長相容易激發人的後葉催產素,產生類似於母愛的情感。虐待者反其道而行之,說明他們欠缺同情心。憤怒的背後隱藏的是不安,這種虐待行爲的背後潛藏着施暴者的心魔,如果不加制止和矯正,最終影響的是社會的安全感。所以,對動物的虐待傷害是人類社會潛在的安全隱患,施暴行爲的背後,並不僅僅是對動物的傷害,更是對人的生命安全的嚴重威脅。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大家已經對人與動物的關係進行了反思。人類如果不尊重其他生靈,不尊重自然,就有可能遭到反噬。人類愛護動物,減少殺戮,也就降低了傳染病感染的概率。虐待動物,實質上就是不善待自己。所以,拋開社會發展、人文關懷不談,這個法根本上其實還是保護人類本身的。

《奇葩說》中曾討論過一個辯題:美術館着火了,一幅名畫和一隻貓,只能救一個,你救誰?不讓名畫這樣的人類文明毀於火災,還是拯救一隻在火中痛苦炙烤的小貓?“救畫還是救貓”,刷爆網絡。黃執中持“救名畫”觀點,令許多人記憶猶新:對世界的認知越高,越能聽到“遙遠的哭聲”。而立論“救貓”的李誕也擊中要害:只有顧及“眼前的哀嚎”,才能聆聽“遙遠的哭聲”。討論保護動物與人文關懷,“眼前的哀嚎”和“遙遠的哭聲”本身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選項,但此次由救助貓咪,到動物保護立法,幾乎給出有關這個問題的完美答案:源乎對生命的虔誠和文明的敬畏,讓我們心痛於“眼前的哀嚎”,也聽見了“遙遠的哭聲”。希望通過儘快立法,保護未來有可能受到傷害的動物們,捍衛生命的尊嚴,別讓“遙遠的哭聲”只是化爲零散的呢喃。人間本應這樣溫暖又充滿力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