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联结京东数科,谢永林加速平安银行金融科技生态升级

始于平安白条卡,未来大有可为。

文丨华商韬略 小 新

从高盛与亚马逊合作推出新的小型企业信贷,到平安银行与京东数科联合推出“平安白条卡”,并以此为起点发挥各自优势,在新零售、供应链等领域共建生态,展开全面战略合作。从全球金融数字化探索来看,互联网科技企业与专业金融机构的强强联合,似乎才是金融与科技更大融合的大势所趋。

2016年底,中国银行业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上。

第二产业经济比重不断下降,叠加国家金融去杠杆的宏观调控,大中型企业金融“脱媒”现象加剧,对公贷款渐成借方市场。

银行抱着大中型企业过日子的时代宣告终结。

可是,当迷茫中的中国银行业将目光投向大洋彼岸时却发现:

中国银行的资产规模早已实现赶超。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银行业总资产折合为33万亿美元,而美国银行业总资产仅为17万亿美元。

中美金融科技也反差巨大。当国内二维码支付遍地开花,“全面无卡化”成为风潮,美国依旧沿袭着签支票的传统。

而曾被当作国内银行业零售转型第一标杆的富国银行也因为虚假账户事件陷入风波。美国银行业的“金字招牌”蒙尘。

美国银行难道已经不值得我们学习了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当你透过表象,去看中美银行业所面对的发展环境,会发现美国银行的里子依旧强大。

过去十多年,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狂潮,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大型企业的勃兴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大量举债”支撑了中国银行业的高歌猛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停滞,政府几乎不直接向银行贷款。

而且美国银行同样面临着来自金融科技企业的激烈竞争。

它们之所以能够生存下去,而且活得很好,与其强大的零售业务密不可分。数据显示,美国大中银行零售业务营收占比普遍超过50%。

从美国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中国银行业“大零售”转型势在必行。

从2016年开始,中国银行业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零售”转型。

而在这一大批转型者中,属平安银行这批黑马的表现最为亮眼:

零售客户数,从2015年的3176万户,增加到了2019年的9709万户,增幅超过200%;同期零售客户资产从6600亿,增加到了1.98万亿,增幅也达到了200%。

截至2020年9月末,零售客户数达到1036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8%;零售客户资产2.49万亿,较上年末增长25.5%,实现逆势增长。

尤其是其开创的互联网获客方式:通过开放银行构建低成本、批量化、高效化的互联网获客模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016年,是中国银行零售转型全面启动之年,也是分化之年。

未来,这场零售转型会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麦肯锡预计,截⾄2025年,全球银⾏业五⼤零售业务10~40%的收⼊将⾯临威胁,20~60%的利润将消失。

作为被金融科技颠覆最彻底的领域之⼀,科技企业将依旧是银行零售转型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对此,平安银行的应对方式是,启动全面技术布局:用科技超越科技。

2016年,就在平安银行提出“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的发展目标的同时,一场颠覆式的数字化转型也拉开了序幕。

转型的第一步是搭建新的领导班子。

在平安工作了25年的新掌门人谢永林,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在搞改革。他似乎就是为了改革,为了这样的大场面而生的。

可是,三万多人的队伍,三万多亿的资产,在资源紧缺、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既要消化风险,又要转型发展,这无异于“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即便是他,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再难也得变。谢永林清楚地知道科技能改变什么,“银行最大的竞争对手来自于科技的颠覆。谁在科技应用上打得更深、更专注,谁就比较容易颠覆。”

技术端,平安集团本身就有将近十万的研发人员,科研能力非常强。可是科技如何才能和金融联结起来?具体要怎么做,一开始他心里也没有谱。

摸着石头过河的谢永林开始招兵买马。

蔡新发的到来扭转了局势。

入职平安之前,蔡新发在美国硅谷从事过13年的IT科技工作,先后在eBay、携程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担任过要职。

他的到来真正将纯互联网思维、领先IT科技和金融应用融会贯通,解决了平安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个难题。

更重要的是,他跳脱出一般金融行业的视野,引入了近300位大数据、人工智能专家,让平安银行更像一家互联网公司。

紧接着,越来越多顶级人才加入队伍,其中包括“防守大将”张慎。

来平安之前,他就职于美国运通公司,在零售风险管理和大数据建模方面具有20年深厚造诣。

在他的主导下,平安银行有效地改进了风控系统,尤其是“SAFE”反欺诈系统。此外,他还陆续从国外招纳了二三十位风险和大数据顶级人才。

在二人帮助下,谢永林为零售整合打造了一支超过2500人的专属IT团队。

队伍拉起来,谢永林变革的决心也更加坚定:一定要快,不惜人力物力也要变。

平安银行员工至今对谢永林使命必达的那股“狠劲儿”记忆犹新。

2016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有三大APP——口袋银行、信用卡、橙子银行,三方各自为战。

谢永林上任后,拍板将三个APP合并,并立马行动,在2017年春节启动了一场“百日大战”。

500专职产品经理和3500技术人员不分昼夜,春节加班加点快速迭代,最终在100天内冲刺完成产品改造工作。从此,口袋银行APP成为平安银行的统一客户平台。

在技术投入上,谢永林也是从不含糊。为了自主研发行业首创的电子交易平台——“领航”平台,谢永林从业界引进了大批高端人才,整个研发过程前后耗资十几亿元。

当然,回报同样不菲。“领航”平台,带给了平安银行四大核心能力。

谢永林将其总结为“三最一实时”:

  • 1、数据库最全。系统单日处理市场行情2300万条,市场平均月3万条,是市场的700倍;
  • 2、定价能力最强。系统单日报价24000笔,市场平均2000笔,是市场12倍;
  • 3、处理速度最快。系统是2毫秒,市场平均4秒,相差2000倍;
  • 4、交易实时风控能力。平安银行和市场都是T+1,区别在于平安银行是1分钟,而市场是1天。

经过4年不懈努力,平安银行的科技引领初见成效,“四个一”工程相继落地:一套互联网发展机制;一个扎实的知识库基础;一个智能营销平台;一个智能风险中台。

受益于科技赋能,平安银行员工人均管理资产和人均创收能力也获得持续提升。

2016-2018年,平安银行人均总资产和人均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速分别为16.73%和12.28%,国股行中位列第一。

近日,平安银行科技布局再下一城。

10月21日,平安银行与京东数字科技集团(简称“京东数科”)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推出了“平安银行京东白条联名信用卡”(简称“平安白条卡”)。

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平安银行交易银行事业部总裁、战略发展部负责人李跃,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俞如忠,以及京东数科CEO陈生强,京东数科副总裁许凌、杨辉、李波等出席了当日的签约仪式及新品发布。

这张卡,对于平安银行和京东数科,有着非凡的意义。

以这张卡为起点,双方正式从“对手”变为生态伙伴,将在金融科技、生态探索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表示此次合作主要有三大升级。

第一,从“传统引流”升级为“场景经营”。

“平安白条卡”彻底颠覆了一般信用卡借助第三方机构进行引流的传统模式。

以目前的白条2.0为例,其它银行的“小白卡”只是借助京东场景引流白条客户办理信用卡,白条与信用卡相互独立,仅起引流作用。

京东数科甚至直接将这张卡称之为白条的3.0阶段。

京东数科集团副总裁、金融科技群组总裁许凌表示,“平安白条卡,我们称之为白条的3.0阶段,实现了科技+账户+金融+用户+品牌5个元素的联结。”

第二,从“传统竞合”升级为“共建生态”。

过去几年,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等企业已经成为银行零售转型最大的“对手”。此次合作意味着,双方从对手变为“共建生态”的合作伙伴。

第三,从“传统商业”升级为“共助实体”。

这次合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双方在商业意义上的成功,更关键的在于要结合双方各自的特色,探索服务实体的新路径。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俞如忠则认为,这场合作本质上是围绕场景打造更好生态,“打破传统束缚,共同打造一张年轻人更加喜欢,具有互联网时代敏捷性的产品”。

事实上,在此之前,京东数科曾与多家金融机构展开过合作,但合作只停留在京东数科的单方向技术赋能和引流上。像这样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还是头一遭。

平安银行与普通银行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除了平安银行的技术实力之外,当被记者问到平安银行与京东数科为什么选择了彼此时,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的回答一针见血:“因为我们都是强者,强者喜欢强者。”

从全球金融数字化探索来看,互联网科技企业与专业金融机构的强强联合,似乎也是金融与科技更大融合的大势所趋。

比如,前不久高盛就与亚马逊合作推出了新的小型企业信贷。首次让金融机构,为其平台上的数十万卖家提供贷款决策服务。

当然,强者喜欢强者也要有一些大前提,比如,目标要一致,脾气要合得来,更重要的是双方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从经营目标来看,平安银行与京东数科是一致的:即助力金融与实体产业实现更好的连接,最终赋能实体经济。

过去的实践也证明了大家的确合得来,而且有相当的“感情基础”。

在此之前,平安银行和京东数科就一直保持着长期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已在支付业务、资管业务、消费金融、信用卡科技及钼媒业务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

以支付业务为例,在京东商城生鲜品类合作中,活动期间日均订单环比提升500%,同比提升300%,大幅度提升了平安卡用户在京东场景的活跃度。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双方可以优势互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产生“1+1>2”的效果,才有长期战略合作的价值和意义。

从技术层面看,两家企业都有着卓越的数字科技技术,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平安银行的AI智能审批、“SAFE”反欺诈系统等一系列技术实践主要应用于零售业务场景,也就是更偏向于C端。

而京东数科的技术实践主要集中在B端,比如软件平台基础设施、科技建模平台、联合建模等。

从技术层面来看,双方通过技术碰撞,有望带来新的合作模式、提升双方的组织能力。

就金融层面来看,京东数科不属于金融控股公司,而背靠平安集团的平安银行,具备上市银行中最为强大的综合金融优势。

平安银行具备账户能力和资产能力,京东数科具备生态资源和投资额度;平安银行在科技的引领下,拥有一站式金融服务能力,而京东拥有高质量场景和客户,领先的科技能力。两者恰好形成互补。

对于双方合作的展望,京东数字科技集团CEO陈生强表示:“金融机构是我们的合伙人,我们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为了能够让合伙人获得持续的增长能力和增长结果。”

当然,双方的合作与优势互补并不只停留在业务层面。谢永林表示:“以这场发布会为起点,双方将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在新零售、供应链等领域共建生态。”

作为平安集团金融版图中的关键一环,平安银行的零售战略和数字化转型从一开始就是为平安集团的“金融+生态”战略目标服务的。

平安集团将“金融+生态”的发展历程总结为“三部曲”,即“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

从2008~2018年,平安十年里在AI、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安全等五大核心技术上投入超500亿元。计划未来十年至少再投入1000亿元。

技术创新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向“金融+生态”战略的抓手。

按照平安集团的规划,通向这个目标的第一步是“科技赋能金融”,即用科技强化主营业务,强化核心竞争力。平安银行的技术赋能便是最好的案例。

第二步是“科技赋能生态”,即用科技去搭建生态,搭建的生态围绕人的衣食住行医等场景,通过生态融入到社会,融入到客户当中。

目前,平安已经借助科技能力搭建起“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

第三步是“生态赋能金融”,即通过生态建设来反哺金融业务。

过去的金融模式是先卖产品再做服务,而平安则是先提供服务再提供产品,通过生态搭建从各大生活场景出发,不断推出创新服务,带动相关流量、数据和客户等,进而形成更大的“金融+生态”能力。

以汽车之家为例,汽车生态中,线上的汽车之家与线下4万家4S店连接起来,再将平安集团的金融导入进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卖信用卡、卖汽车保险、卖个人汽车租赁等模式,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态化的服务方式的转变和尝试。

对于平安自身而言,“金融+生态”建设意味着子公司间客户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高,客均合同数稳步增加,客户价值逐年提升。

2019年末,平安集团核心金融公司之间个人客户迁徙达到3,748万人,平安个人客户突破2亿人,客均合同数达到2.64个。

而平安银行作为核心金融子公司贯穿始终,在“金融+生态”布局中扮演的是排头兵的角色。

从“科技赋能金融”来看,平安集团将资金、技术等大部分资源向平安银行开放,并高度倾斜,如此才有了平安银行在短短4年时间里科技成果的遍地开花。

从“科技赋能生态”来看,在“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中,以平安银行为首的金融服务是核心的存在。而且,平安银行的信用卡、新一贷和汽融贷三大核心产品也是连接五大生态圈的服务纽带。

从“生态赋能金融”来看,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生态建设来反哺金融业务,即通过生态建设来为平安银行持续进行客户牵引。2020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约40%的新增客户来自平安集团的五大生态圈。

“金融+生态”战略是一个长期的、协同作战的过程。而京东数科这种级别的盟友和合作伙伴,无疑将极大促进平安集团“金融+生态”建设。

从全球金融数字化探索来看,互联网科技企业与专业金融机构的强强联合,似乎也是金融与科技更大融合的大势所趋。

京东数科的加入或许只是一个起点。未来,势必会有更多巨头加入平安的这场金融生态探索。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