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汽車兵在敵人狂轟濫炸、運輸條件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憑着“鋼少氣多”的大無畏精神,源源不斷地將大量物資輸送到作戰一線,出色地完成了保障任務,鍛造了“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今天的“走進抗美援朝英雄部隊”,我們就共同認識一下聯勤保障部隊某汽車運輸旅,這支我軍組建最早、鏖戰抗美援朝全程的英雄汽車部隊。

聯勤保障部隊某汽車運輸旅:我軍組建最早的汽車部隊

聯勤保障部隊某汽車運輸旅特種運輸連連長 馬德琳:雖然說是後勤保障部隊,但是我們時刻以一個戰鬥部隊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不管是在陰雨天還是在傍晚,還是在下雪天,說拉動就拉動,我們現在的訓練主要就是貼近實戰。

這個旅的前身是1946年我軍組建最早的汽車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汽車第一團,當年僅有的60多臺車輛裝備,全部來自繳獲的國民黨軍隊。1950年,汽車第一團領受了抗美援朝運輸保障任務。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汽車第37團宣傳股長 王端陽:我們這個團是(1950年)10月19日就進到朝鮮去了,我們全團有1991人,在這場戰爭中有188名官兵犧牲了。

在最爲艱苦的上甘嶺戰役中,汽車一團擔負火線運輸任務。240公里的前線物資路程,上級規定3天運輸一趟,但汽車一團官兵爲了更大限度保障前線作戰,基本都是兩天一個來回,每次都是超額完成任務。在敵我交戰最緊張的時候,這個團的汽車還曾衝過層層敵炮封鎖,把彈藥直接送到了上甘嶺炮兵陣地。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汽車第37團宣傳股長 王端陽:(當時)往前運送彈藥的時候,他(一位無名戰友)不幸在駕駛過程當中,敵機的炮彈把(他的)自己的肚子擊穿了,這個腸子流出來了,流出來以後,他讓他的副駕駛員,在車上拿了被子把它撕開以後,就塞在肚子裏,硬堅持把車開到那個目的地,回來見到指導員,他第一句話就說,我不行了。

鍛造打不垮炸不爛的新時代鋼鐵運輸線

這個汽車團官兵前赴後繼,參加了抗美援朝全過程,保障志願軍各部隊取得了長津湖戰鬥、上甘嶺戰鬥、“三八線"阻擊戰等重大戰事的勝利。

抗美援朝老兵 劉霖(2019年採訪 94歲):我們戰士不怕死。我們能夠給你把東西運上去。上頭能有喫的,當兵能有喫的。能有炮彈打。所謂鋼鐵(運輸線)就是人不怕死。什麼艱苦,什麼死不死,我也得往上攻,是這個精神。

如今這支因戰而生、爲戰而建、向戰而行的汽車兵部隊,已將“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精神融入血脈。

某汽車運輸旅四級軍士長 李洪亮:就是在血淋淋的歷史中的一些戰鬥,然後學習,就該怎麼去研究在戰場上這個運輸保障任務,比如說我們這個涉水路,還有我們這個8字路,這些都需要我們熟練掌握,就跟戰場上每一種環境我們都會提前想到的。

2015年初,這個旅首次列裝重裝備運輸車,當年7月,便接到上級下達的爲參加跨區機動演習部隊倒運履帶式裝備任務。“85小時,40餘批次,485臺次"的任務量,取得了列裝時間最短、倒運速度最快、安全係數最高的成績。在“跨越-2016·朱日和B”實兵演習中,這個旅還創造了以77分鐘行軍時間順利通過場區最艱險的哈爾德勒山地域的最快機動速度,用實力證明了汽車兵的戰場保障能力。

某汽車運輸旅旅長 徐茁松:不管戰爭形態如何演變,戰鬥精神不能變。70年過來了,我們的部隊結構不斷在優化,裝備不斷在更新,戰鬥力不斷在增強,但是我們這種戰鬥精神也是與日俱增,絕對忠誠的方向盤精神,不畏艱險的車輪子精神,甘於奉獻的螺絲釘精神,力挺千鈞的千斤頂精神,安全第一、守紀如鐵的安全帶精神,這些都是我們汽車兵不忘前輩的戰鬥精神,用我們的實力,踐行我們打不垮炸不爛新時代的鋼鐵運輸線。

(總檯央視記者 何椿 蘇洲 海鵬 瑞林 東駿 蘇楓)

(編輯 唐澤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