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的李卫,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叫花子奋斗到封疆大吏,其经历就是一本普通人“逆袭”的活教材。

在他的职位生涯中,陕西布政使是重要一环,这是他自我进化的道场,也是他成为督抚的跳板。这个布政使,换作其他人,可能只拥有《大清会典》上面规定的权力,但李卫却能不走寻常路,既有本职权力,还有“溢价”权力。

清代官制赋予布政使的职权

布政使全名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最初设置于明朝,掌管一省的行政,宣布朝廷的政令于各府、州、县。因其为各府、州之表率,形式上类似古代藩镇,所以又被称之为“藩司”,专称“方伯”。

清承明制,朝廷同样在地方设置布政使一职。布政使为从二品级别,品级次于巡抚。依据清代官制,布政使一旦出缺,应开列具题,例由各省按察使升任;布政使如果升迁,应补太常寺卿、光禄寺卿、太仆寺卿以及各省巡抚(为了避嫌,唯本省布政使不开列本省巡抚)。

布政使掌管一省行政,总览全省的钱谷收支,考核所属州、县,其具体职责分为四项:

一、承宣政令。凡是朝廷的政务、法令,均由布政使传达至府、州、县贯彻落实。布政使要起表率作用,带头执行。

二、负责本省的财税,征收赋税,管理收支。每十年统计一次全省户籍人数、赋役、天亩数等,然后汇总于户部。

三、管理属官。省内府、州以下各官吏,由布政使管理,考核其平时的为官政绩,以上报督抚,再送至吏部。每三年,考核一次。

四、参议本省政务,对诸政务,由督抚率布政使、按察使、学政会议以行。特殊情况下,布政使可以直接写奏折向皇帝报告。

明代,巡抚大多属于非常设职位,布政使乃一省首领。清代各省设置巡抚,还有总督,布政使督抚的属官。布政使行文督抚时用“详”,称“本司”;督抚行文布政使用“札饬”。布政使虽仍有统属地方之责,但相比明朝,已经失去行政上的独立性。

布政使办公的衙署为承宣布政使司,其内部机构一般设置有经历司、照磨所、理问所、都司、库大使等。

作为朝廷从二品的陕西布政使,李卫一年的俸银仅155两,但养廉银却高达7000两左右,平时有各种办公费用,去世后朝廷还会发放420两祭葬银;其所用吉服冠为顶用镂花珊瑚,朝带为镂金圆版四,每条装饰一颗红宝石,官服补子绣锦鸡;官职阶称为通政大夫,妻子小翠也能沾光,命妇封号为“夫人”。

在朝廷有雍正撑腰,在地方有年羹尧关照

不论职场还是官场,除了业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跟人。跟对了人,可以平步青云;跟错了人,一辈子很有可能就碌碌无为。这种事说得好听点,是寻找伯乐;说得难听点,本质上是结党营私、拜山头。

李卫出生虽然很低,但他职业生涯却能遇见两位贵人。一位是胤禛,让李卫到京城,有机会开眼界,长见识,赢在起跑线,后来还能成为封疆大吏;另一位是年羹尧,让李卫得到锻炼,有丰富的基层经验。有这两大“山头”给李卫赋能,让他即使“屈居”陕西布政使,权力也有很大的“溢价”。

第一,掌管部分军权。雍正继位后,为了牵制胤禵,让陕甘总督年羹尧接管了西北的军权。李卫是陕西布政使,是年羹尧的直接下属,负责军粮调度。控制了军饷,也就间接控制住了军队。当初雍正让年羹尧控制胤禵的粮饷,如今让李卫控制年羹尧的粮饷,其实本质上一样。

此外,以李卫与年羹尧关系的“密切度”,分享一部分统兵权,问题不大。这就如同有些公司的秘书,例行公事时可以“顺便”用一下老板的印章,批出部分公款。

第二、“任性权”。有些大组织或公司,一件事下来,需要层层审批,多个部门盖章,办事效率低下。想要一路绿灯,或者先斩后奏,只有非常之人用非常手段才能完成。从剧情来看,李卫就是这样的非常之人,也善于用非常手段。原因无他,李卫在雍正潜邸长大,又有陕甘总督“关照”,只要他的出发点是为了雍正,就可以狐假虎威。所以,后来“科场舞弊案”,他才能不请旨,冲到考场任性抓人。

秋媚说:李卫权力的大小,重点不在职位,而在他的主子以及主仆关系。主人越强大,李卫可以借助的势力越大;主仆关系越好,李卫才能更加“任性”地运用权力为雍正办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