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金剛川》海報 官方圖 下同

頭上敵機轟鳴,身下水流湍急,年輕的戰士們前赴後繼,通過那一座用血肉築起的橋。昨天,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的以抗美援朝爲題材的電影《金剛川》上映。戰火硝煙裏,這羣最可愛的人,用鋼鐵意志,譜寫出動人戰歌。

三個導演,擰成一股繩

片長122分鐘的《金剛川》整個製作週期不到三個月,可以說創造了一個電影製作的奇蹟,尤其影片所呈現出的特效技術和電影質感,充分彰顯了中國電影工業近幾年來所取得的進步,甚至可以說是飛躍式的發展。

但管虎、郭帆和路陽,又是究竟如何完成好了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開機前就把跟特效有關的鏡頭,全部虛擬拍攝出來,明確任務量,提高了生產效率,加上2600人特效團隊的奮力配合,全力保證影片完成。”執導過《流浪地球》的郭帆分享經驗。

圖說:《金剛川》海報

“一開始我們確實有考慮怎麼分工,但到快成片的時候,我們隨便選一個鏡頭,發現已經很難分清這個鏡頭是誰來完成的了。”還領銜影片編劇工作的管虎補充道,“到最後我們三個人成一個人了,擰成了一股繩。”

角度新鮮,方言很親切

與很多戰爭題材影片不同,《金剛川》沒有直接呈現前線最爲激烈的敵我對峙,而是選擇了另外一種視角,把鏡頭騰挪到前線後方,講述的正是1953年抗美援朝最後一場戰役——金城戰役背後的故事。當時,其他橋樑都被炸燬了,湍急的金剛川上的一座木橋,成了從後方通往前線的必經之路。爲了保證大部隊按期抵達,在敵我裝備極爲懸殊的情況下,負責修橋的志願軍戰士們,頂着炮火,一次次修補被美軍飛機炸燬的木橋,最終用血肉之軀架起一座“生命之橋”,讓大部隊順利通過,創造了奇蹟。

圖說:《金剛川》劇照

張譯、吳京、鄧超、李九霄、魏晨,還有客串出演的歐豪,這些中國觀衆最熟悉也可以說是最喜歡的男演員們,“聯手”奉上了精湛的表演。這裏有一份功勞要歸於真實,歸於演員在表演時候說的家鄉話。李九霄和邱天剛好是四川老鄉,幾句四川話的對白出來,很是吻合角色需要的一種淡淡的情愫。有一場戲,鄧超和李九霄因爲連隊要不要爲了修橋而放棄過江發生了激烈爭吵,鄧超被吐槽說話要把舌頭捋直之後急於證明自己說的江西方言好懂,突然在大戰前夕製造了一個笑點,也讓人看到了嚴酷戰爭中的一絲人情味。

優秀演員,撐起一片天

爲了更好還原70年前志願軍戰士的作戰狀態,張譯、吳京提前半月接受高射炮操作訓練;李九霄、魏晨也紛紛身體力行,學習使用槍械甚至攀爬施工塔吊……雖然幾乎所有主要演員此次都做足準備,也交足功課,但張譯的表演仍讓人難忘。他扮演的角色張飛,拖着殘軀,忍着劇痛,用單手裝完僅剩的幾顆炮彈,再一次點燃了周身,讓自己充分暴露在敵機的視野之中,將高射炮對準俯衝而來的敵機,一邊大喊“來吧!”這一幕振奮、震撼,甚至叫人震顫。

圖說:《金剛川》劇照

搭檔趙寧宇說,在拍攝《金剛川》的過程中,張譯一進化妝間就不說話了,一心沉浸在人物之中,“角色的苦悶、煩難,非得這麼悶住了才演得出”。工作人員說,張譯在拍攝過程中因爲全情的投入,因爲大聲吶喊而在片場昏了過去。配音導演說,三分鐘的細節他足足配了三小時,下班之後又重返錄音室,只爲了重配一句話,五個字。(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