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有,暖意洋洋,除了結對郊遊,泛舟湖面,你最想做的事情還有什麼?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宋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的一首詩,美麗到讓人窒息。對於春遊這種事,他自然是不可能落下的,否則怎麼會有這樣美麗的詩篇?

但是,詩人此時似乎最想做的事情,似乎想喫一頓河豚大餐了。蘇軾不光是一位文豪、詩人,在宋代他還是一位美食家,是一位特別會喫的“喫貨”,發明了許多美味佳餚,如東坡肉、東坡肘子、烤羊羯子等。想到這些,對於鮮美的河豚肉,你有沒有一種垂涎欲滴的感覺?

但是,對於河豚這種魚類,我們的祖先已經喫了數千年了,如今我們已經相當地會喫了。問題來了,你喫明白了嗎?古人似乎一直沒有喫明白,只知道它是非常地好喫。

河豚的官名河魨,是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屬海洋生物,大約有50多種。自古以來中國食用的河魨皆生息於河中,因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另有“氣泡魚”、“吹肚魚”、“河豚魚””、“氣鼓魚”(江浙)、“乖魚,雞泡”(廣東)、“雞抱”(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蠟頭”(河北丶山東)、“艇鮁魚”等稱呼。古時又稱“肺魚”。

這是《百度百科》中的基本解釋。天哪,竟然有這麼多的名字,難怪連老祖宗也喫不明白。但是,你千萬別以爲我們的老祖宗只知道喫,他們也在研究,要搞清楚這河豚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河豚在我國資源極爲豐富,在內陸主要分佈於長江、珠江一帶,每逢春、夏之間出現汛期,河豚則大量出現,被漁民大量捕食。江浙一帶的人本就喜歡喫魚,這種美味當然也是不能錯過了。

魯迅先生曾說過:“世間本無路,只是走得人多了,後來就成了路。”凡事都得有個先,是要有人去嘗試的,要不後來人是怎麼知道的呢?但是,要爲“天下先”是需要勇氣的。

同樣,對於任何一種食物,肯定也是有一個行喫了,哪這個人需要承受多大的勇氣?魯迅先生也曾稱讚:“第一個喫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喫它呢?” 那麼,誰是第一個喫河豚的人呢?他這種勇氣的後果又是什麼呢?

第一個喫河豚的人肯定是江浙人,但到底是誰不會有人知道,而他他這種勇氣的後果,便是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關於河豚的名字最早來自於一本《本草》古籍,河豚可食、是一種美味,也是來自於《本草》。相傳《本草》是上古帝炎帝所作,是一本關於中草藥的集本,後經歷代完善,其書名目頗多。

據《本草》所記載:“河豚味甘溫,無毒,補虛,去溼氣,理腰腳。”江浙一帶人喜歡喫魚,既然這東西好喫還能治病,又爲何不喫呢?於是就據其描繪而找到了它,可第一次喫就喫死了人。明白了,原來這東西有毒啊!慎用!

可是,這種魚肉確實鮮美,有毒也還是要喫的。但他們不明白,爲何《本草》中不提醒呢?有人就去研究了,原來不是祖宗錯了,而是喫魚的人錯了。

後來,有人就仔細研究了,原來《本草》中的河豚,並非是江浙人最早喫的“河豚”。書中指的是一種被稱作鮠魚的魚類,當時在江、浙間稱爲回魚的就是這種魚,並不是人們後來所嗜好的河豚。那麼,江、浙人所喫的河豚是什麼魚類呢?

原來啊,江浙人喫的這種有毒的“河豚”,其尊稱爲“侯夷魚”。

後來,在江浙一帶有一位名叫日華子的民間醫生,他編寫了一部叫《日華子》(應爲《日華子本草》)的醫書,在其中說:“河豚有毒,以蘆根及橄欖等解之。肝有大毒。又爲魚、吹肚魚。”他不但驗證了河豚有毒,還開出了一個去毒而食方法。到南北朝時,陶弘景(公元502-557年)又對《本草》進行研究,覺得對河豚的記述有誤,便將《日華子》中這段引用,作成了《本草經集註》。這下整明白了吧。

陶弘景

但是,北宋時期的科學家沈括認爲,《日華子》中說的還是江浙一帶產的侯夷魚,或叫胡夷魚,而並非《本草》所記載的“河豚”,他將此引入《本草》作註釋是大錯特錯了。

沈括說,《日華子》說這種魚又稱魚,這卻是不對的,大抵是一種相互混用的解釋。把這種魚叫做規魚,是浙東人的稱呼;又有生於海中的一種魚,腹上有刺,叫做海規。叫它吹肚魚,是南方人籠統的稱呼,因爲它腹部能膨脹,就像吹起來的一樣。沈括這樣說是有根據的。

沈括考察過南方人捕河豚的方法。是在河流上橫着設置柵欄,等到成羣的魚大批游下來時,稍微提起柵欄,使魚羣隨流而下,黃昏時候魚越來越多,自相排擠,或觸柵即發怒,而腹部脹鼓鼓地浮上水面,漁人就在下面接撈上來。

看來,吹肚魚也確實不是“河豚”。沈括是北宋時期一位非常務實的學者,他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事情,都是經過詳細的考察後才得出的結論,是完全可信。那麼,這個神祕的、美味的“河豚”到底該叫什麼呢?

參考:沈括《夢溪筆談》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