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研發建造核潛艇的時間比較早,早在1960年就展開了,後來因爲蘇聯專家撤離和經濟問題,一頓暫停,直到1965年5月才重新上馬。當時研發核潛艇採用了模塊分工的模式,一些部門負責設計艇體、一些部門負責設計核反應堆等等。夏桐、黃旭華、宋文榮等100多科技工作者負責的就是艇體設計。

當時,這100多科技人員肩膀上的壓力和責任猶如泰山壓頂一般,因爲他們其中很多工程師都沒有實踐經驗,有的只是在蘇聯參觀過幾艘艦,經驗最多的,也只是在國內仿製蘇聯的常規潛艇設計而已。而核潛艇的造價是很高的,容不得半點馬虎,當時,有國外媒體報道,一艘魚雷常規潛艇需要3000萬美元,一艘魚雷核潛艇至少要花費3億美元,而一艘導彈核潛艇至少要4-7億美元。這些數字,無疑給了科技工作者巨大壓力,因此,所有人也都不敢貿然下手。

核潛艇該怎麼造?當時,科研人員提出了2種觀點,有些科技人員認爲,把當時的仿蘇式潛艇一分爲二,中間插進去一個核動力就行了。還有一些科技人員認爲,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應該是全新的創造,集世界先進設備於一體,各個項目都要推陳出新。

爲此,雙方爭論得無法開交,誰也無法說服對方。

就在這時,總設計師夏桐無意中得知,有個外交官孩子的手裏有個核潛艇模型玩具。於是,他連夜從外交官的孩子手裏將玩具取來,擺在衆人面前。所有人看到這個玩具如獲至寶,要說這個玩具做得真是精巧,導彈發射筒和各艙室都可裝可卸。正是這個玩具讓科技人員大致明白了導彈核潛艇的樣子,最起碼給了他們最直觀的印象。

之後,經過討論,夏桐和黃旭華等人既否定了第一種觀點,也否定了第二種觀點。在他們看來,第一種觀點是非驢非馬,連騾子都不是,造不出真正意義上的核潛艇,第二種觀點是荷葉包釘子,什麼都要最好,到最後必然什麼都做不好。

推翻兩種觀點後,所有人的意見都統一起來了,立足國內技術,從實際出發,最後提出核潛艇總體研究重點,也就是解決好適合水下高速航行的艇體線型和大深度下的艇體直徑,以及有着大開孔的艇體耐壓結構。

在確定整體目標後,夏桐等人迎來了第二個問題:艇體線型的設計和選擇。

當時世界上的潛艇線型分爲四種,一是水面艦船型;二是鯨型,這是各國常規潛艇普遍採用的艇型;三是水滴形,就像屋檐下水滴的形狀,也是各國核潛艇普遍採用的艇型;四是拉長的水滴形。

美國在覈潛艇研製方面採用三步走,常規動力加水滴線型、核動力加常規線型、核動力加水滴線型。那麼,我國核潛艇該怎麼選擇呢?夏桐和黃旭華等人主張跳過前兩個階段,直接設計水滴形。

觀點一出,立即遭到一些科研人員反對,他們認爲還是保險之上,哪怕造一艘艇體線型落後的核潛艇出來就是成功。如果太複雜,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故。

這個爭論很快傳到了聶榮臻元帥那裏。聶榮臻在聽了各種彙報後,拍板:關於艇體線型設計的原則,不要用常規潛艇的艇型,要重新設計,不然搞得兩不像,又不像常規潛艇,又不像核潛艇。如果能夠利用好,一級跳完全可以跳得同人家三級跳一樣遠嘛!

後來證明,聶帥的這一決策是正確的。

在確定完線型後,黃旭華開始在上海交大一個長200米的小水池內進行了水下模型拖曳試驗,由於長度有限,去掉啓動時的加速過程和停止時的減速過程,只有很少一段水路能用來測量流體動力參數。因此,爲了一個數據,一向動作往往需要重複幾百遍,乃至上千遍,在取得上萬個數據之後,水下模型拖曳試驗才結束。這其中囊括了多少辛酸。

最後就是核潛艇下水之前的可操作性試驗,一般來說,這種試驗最好的辦法就是造個小的試驗艇,不過,當時是特殊時期,別說沒有多餘的經費來造試驗艇,就算有沒有2年時間也造不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年輕技術人員閔耀元提出了仿真辦法。幾個月後,他和他的團隊研製成了非常完善的潛艇操縱仿真裝置,在後面的測試中,這個裝置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