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沒有寫雪中的文章了,一個是沒有太大的感觸,另一個是關於小地瓜,關於小泥人,關於紅薯等人,有太多的感動,不想輕易落筆。今天有個讀者朋友評論我之前寫得一篇關於北涼核彈頭徐偃兵的文章。大致意思是說,徐偃兵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同門王繡死在了陳芝豹手中,最後卻因爲一把自己用不上的剎那槍出手,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對於他的這個說法我是有一定的異議的,因爲我認爲江湖兒女死江湖,王繡並不一定是死不瞑目的,所以想要寫一篇文章謝謝這位雖然在書中沒有出現過幾次,但是他的師弟們甚至於下一代們都在爲北涼的事業添磚加瓦的槍仙王繡。

一代江湖一代神,雪中的江湖,也是一陣陣的後浪頂着前浪,高手如過江之鯽,從崛起到沒落再到被人遺忘。徐鳳年出遊後都的江湖,已經是武評十人的江湖,而在武評十人之前的江湖,則是四大宗師的江湖,那是比武評十人更加實至名歸的高手。南邊的符將紅甲,一身鮮紅甲冑,大金剛不壞之境,所向披靡。西邊的酆都老祖,是一位身穿綠袍的女子,神祕莫測。北邊的槍仙王繡,一人一馬一槍,殺入北莽,如入無人之境。東邊的劍神李淳罡,一襲青衫,引得天下影從,天不生我李淳罡,劍道萬古如長夜。

在雪中正文,王繡雖然已經去世,但是他留下的影響卻在劇情當中顯得頗重。作爲北涼最大的槍術世家,也是最大的武道世家,王家的高手也是輩出。四大宗師之一的槍仙王繡,北涼核彈頭半步武聖徐偃兵,北涼王親衛指玄境韓嶗山,新晉儒聖白衣兵仙陳芝豹,還有不幸夭折在金剛境的天才師弟吳金陵和註定能夠晉級一品高手的青鳥。一門兩代人,就有六個一品高手,此等實力也就只有吳家劍冢和棋劍樂府能比,即便是東越劍池也有所不如。

王繡作爲王家槍法的嫡系繼承人,也是這一輩的大師兄。但是他的壓力可不小,三位師弟一個比一個強,韓嶗山略遜色於王繡,卻也相差不遠,徐偃兵更是鋒芒太盛,讓王繡追趕無望,現些意志消沉,而最小的師弟吳金陵,九歲入品,十二歲就已入二品,十七歲入金剛,破鏡速度堪比李淳罡,是一位天縱奇才。不過王繡到底是自家的娃,其師傅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廢掉了,只能夠將徐偃兵請出了師門,而吳金陵雖然天賦奇高,但是畢竟年齡尚小,沒有威脅。

最後繼承師門掌門一戰的生死鬥中,徐偃兵離開了,韓嶗山不如王繡,而吳金陵也因爲年齡的關係慘敗告終,王繡繼承了師門。而吳金陵因爲自小一帆風順,受不了這等打擊,意志消沉,跌境不止,最後醉死在了大街上(圖配的是溫華,不是吳金陵)。這個世界也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吧,但或許王繡也知道自己天賦不如別人,所以性格更加的極端,視武如命。

在李淳罡奪魁江湖的時候,王繡卻碰到了自己的武道瓶頸,他毅然北去敦煌兩千裏,以戰養戰,一人一馬一鐵槍將北莽武林給殺穿以磨礪自己的武道,直到謫仙人銅人祖師出手才擋住他。三十歲之時初次登上武評榜,槍術虛實奇正,血氣之盛舉世無雙。四十歲之時再度登上武評榜,返璞歸真,爲槍術開山立派,已然是一代宗師了。待到第三次登上武評榜之時(應該是五十歲吧),已經達到了無招之境,已是槍仙。花甲(六十歲)之後,王繡的武功不退反進,槍法堪稱超凡入聖,一生所學融爲了四字訣,被陳芝豹、青鳥以及徐鳳年所掌握。

王繡曾與同爲四大宗師之一的符將紅甲交手廝殺三天三夜,縱然紅甲有大金剛境之身,卻被王繡以“弧字訣”的槍法打得沒有一次機會還手。王繡的最後一弧,方圓三里內,飛鳥死絕,寸草不生。王繡也曾與四大宗師之首的劍神李淳罡交手,也是讓巔峯時(除去天人境的時候的)的李淳罡真正意義上的出手的對手,李淳罡對其弧字訣讚不絕口,戰後更是指點過他一番。

王繡天生膂力驚人,所用的槍術也都是至剛至猛的純陽路數,所以練習王家槍法需要雄渾體魄支撐,而遺憾的是王繡只有青鳥這一個女兒,女子體魄陰柔,難以繼承這一門絕學,這是他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了。因此他對陳芝豹可以說是傾囊相授,當成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希望陳芝豹能夠傳承自己的絕學併發揚光大。

最後王繡死在了陳芝豹的槍下,雖不知道兩人爲何而相鬥,但是最後結局就是一方死了。韓嶗山也好,徐偃兵也好,都未提過爲自己師兄報仇的事情。不是因爲他們冷血無情,沒有同門情誼,而是他們知道,江湖兒女死江湖,王繡教出了這麼一個能夠繼承他絕學的弟子,甚至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死的並沒有外界認爲的那樣憋屈。況且槍術一途,很多時候註定就是一槍的事,不能想讓,也無法想讓,讓就是死(指不定王繡還是估計放水死的呢)。

而徐偃兵也不會插手,否則作爲一個武癡,王繡只會恨他,甚至於自己的意志也會消沉下去,因此,死在徒弟的手中反而可能是他最好的歸宿了。當然了,作爲師門信物,九大神兵之一的剎那槍還是不會留給陳芝豹的,無論怎麼說,他也是在弒師,所以徐偃兵收走了。

PS:王繡一身總結出四字訣,但是在書中只出現了“拖”字決,“崩”字訣,“弧”字決,第四個雖然青鳥有用類似於刺、挑、點之類的槍法,但是似乎也不是第四個字決。我查詢了一下明末清初吳殳(書中王繡的弟子,歷史中確有其人,是詩人、史學家和武術家)的《手臂錄》其中增訂附錄的《程衝鬥十六槍勢》當中是有“崩字決”,在其他古槍法當中似乎沒有。

相傳是宋代楊家梨花槍的《三十六式祕傳楊家槍法》當中有提到“拖槍法”,但是雪中“回馬槍”是作爲拖字訣的祕籍,而三十六式楊家槍當中回馬槍是作爲單獨的一式的。“弧字決”在書中沒有找到,但是在《手臂錄》當中有提到“槍總用之則爲一圈”,大致就是槍尖畫弧或圓的圓轉運動,和“攔槍、拿槍、圈槍、纏槍”等槍式用法相似。

所以這個四字訣大概是烽火直接編的,自己總結的了。不過《手臂錄》當中寫到的槍術六品【神化/通微/精熟/守法/偏長/力鬥】和雪中寫到的槍術七品【角力/伸長/精熟/守正/出奇/微幽/神化】相似度很高,烽火寫雪中也是翻閱了不少的古籍呀。

圖:瀟湘過客莫念《雪中悍刀行系列插圖》,後面找不到配圖了,最後三張是《劍網三》天策的同人圖(盡誅宵小天策義,長槍獨守大唐魂!)

文:悠然布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