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许褚和马超并没有单挑的记录,许褚是曹操的保安队长,没有曹操的授意,他是不会随便找人单挑的,马超作为三军统帅级别的人物,就更不可能随便找人单挑,孰轻孰重,两人是分得清楚的。

演义小说为了精彩起见,特意安排两人的单挑,虽然是230回合打平对手,但是留给我们很足的想象空间,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水平之高。

这一场战斗是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战的,可以说是演义里最精彩的一次决斗,许褚为了逞能,不但折断了马超的兵器,还脱掉了自己的衣服,那黝黑的肌肉在阳光之下熠熠生辉,平添了许多英雄气概,令人肃然起敬。

这一场厮杀足足有200多合,结果还是不分胜负,打到最后,许褚卸甲,马超断枪,可还是不分胜负。那么如何判断两人武艺强弱呢?

这个是高难度的命题,谁也说服不了谁,任凭别人摆事实讲道理,喜欢马超的就会说马超厉害,喜欢许褚的就会说许褚更强。小编这里说的,也只能代表个人观点,没必要说服别人,因为根本说服不了。

这一场战斗重点在后半部分的“许褚裸衣斗马超”,那么许褚为什么要裸衣斗马超吗?这个“裸衣”才是解读的关键所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裸衣”对进程和结果的影响和走向如何?这个才是我们这些三国迷们要思考的重点。

有人说,许褚“裸衣”是因为怕输,正好脱掉铠甲以提高身体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但是许褚作为久经沙场的战将,他应该知道自己的重要性,此时不顾安危孤注一掷,为什么呢?

答案是许褚有把握胜过马超,才敢孤注一掷,明知打不过,何必去送死?

许褚性格谨慎,这是读者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如果只读演义,很容易得出许褚是莽夫的错误结论,《三国志》记载的许褚杀徐他案,已经充分说明他性格的谨慎。一个谨慎的人,怎么可能不顾性命?如果真的打不赢马超,200回合之后就可以放弃了,这样以平局收场的话,既成全了马超,也护住了自己的威名,何乐而不为呢?

性格谨慎的许褚,忽然一改常态,要冒死一搏,是因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根据罗版演义而不是毛版演义(毛版演义是不值得讨论的,尊刘贬曹的思想太明显)。

根据罗版演义的描述:许褚是先夹住马超的枪,然后再主动丢掉自己的刀,显得成竹在胸,游刃有余,而毛版演义把顺序一改,就让我们觉得许褚已经陷入慌乱和被动之中,其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而是刚好相反了。

从卸甲到夹枪,从夹枪到弃刀,许褚一连串的动作非常连贯,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而不是因为马超武力太强,才迫使许褚丢盔弃甲,这一点必须弄清楚,才有了讨论的基本前提。

打到后来,许褚呐喊一声,拗断马超的枪杆,各拿半截在手中乱打。结果还是拿不下马超,这一点恐怕出乎许褚意料之外。在许褚的认知里,他认为只要打掉马超的兵器就可以生擒活捉他了。此前许褚在曹操面前许诺:要一阵生擒了马超。

而许褚是最重诺言之人,如果只是打平或者打赢,那不是许褚想要的结果。

男人,为了实现的诺言,必须全力以赴,即便最后铩羽而归,也会因为自己的努力无怨无悔,很明显当时的许褚就是这样想的,不打掉马超的兵器,如何擒住马超的人呢?有时候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反而不利于事情的发展,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混过社会的我们都有这种体会吧?

综上所述,许褚的“裸衣”是完全主动的,而且是在有把握生擒马超的基础上,才敢孤注一掷放手一搏的。有人说,许褚卸甲是主动放弃进攻改为防御的,那就更是南辕北辙,大错特错了,许褚的“裸衣”是为更好的战斗,而不是为了防御,如果为了防御,许褚应该穿更厚一点的铠甲,这样束缚了手脚,但是也令马超的枪头刺不透铠甲,岂不是更好呢?

正因为一系列动作都是许褚主动为之,马超是威胁不到许褚分毫的,老子不脱衣服,照样打平马超,根本不在话下,“裸衣”是为了生擒马儿,以期实现在曹操跟前许下的承诺,只可惜最后没能实现,许褚反而臂中两箭,马超的手下太阴险了,怎么可以暗箭伤人呢?这不是给你们的主子马超丢人吗?

综上所述,许褚武力略强于马超,从“裸衣”一战已见分晓。

那么您怎么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