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卡扎菲死了9年了。所谓破鼓万人捶,你尽可以说他是独裁者,支持恐怖主义,任人唯亲,而且整个家族都是腐败分子,因此卡扎菲死有余辜。不过,你可能没有想到,卡扎菲当年上台,其实是受到利比亚人欢迎与支持的。

卡扎菲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与当时利比里亚的政局有关。

卡扎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意大利战败后,利比亚于1951年宣布独立,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领导了对抗意大利活动的伊德里斯·马赫迪·塞努西建立了君主立宪的利比亚王国,他出任国王,被称为伊德里斯一世。

原本这个国家穷困潦倒,老百姓日子都过不下去。万万没想到,到了1959年,利比亚居然挖出了石油,天量的石油。利比亚原本是当时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国家,但是凭借石油销售收入,利比亚一跃成为一个富裕的国家。

伊德里斯一世

利比亚虽然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但是利比亚宪法却非常世俗化,强调公平贸易,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点上与中东那些政教合一的国家完全不同。利比亚甚至不强求妇女上街要戴头巾和面纱,风气相当开放自由。

按照西方人的标准,在这样的氛围下,利比亚应该发展得相当好。可惜事与愿违,利比亚迅速发财的同时,也迅速堕落。整个国家腐败横行,财富越来越集中,贫富分化非常严重。当时的利比亚只有两种人是有钱人,一种是权贵,一种是外国人。

上个世纪50年代利比亚街景

权贵很好理解,当时,只要是国王伊德里斯一世的家族成员或者是国王的亲信,都掌握了大量的财富。在这一点上,伊德里斯一世并不比后来的卡扎菲高明多少。国王的亲信运用手中的特权,大搞权钱交易,捞取大量钱财的同时,普通百姓的生活却陷入水深火热。

另一种外国人,具体来说,就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利比亚虽然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但是外交政策上却是倾向西方。当时,来自英国的公司几乎承包了利比亚全国的重大建设项目,而来自英国的军火公司则成为利比亚军队武器弹药最大的供应商。英国人在利比亚发了大财。

而美国人虽然没有英国人吃相这么难看,却在利比亚拥有惠勒斯空军基地。这是当时美国在非洲最大的军事基地,美国人在这里驻军,随时可以打击北非乃至地中海沿岸的任何目标。

惠勒斯空军基地

在这样的形势下,可以想象,在当时普通利比亚人眼中,利比亚是这样一个国家:军事不独立,财富又被外国人和本国权贵垄断。这样的国家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国家,民众期盼改变,甚至革命。

当时,在整个阿拉伯世界,最为流行的思想就是时任埃及总统纳赛尔倡导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纳赛尔倡导所有阿拉伯民族应该紧密联系,反对殖民主义,反对西方国家对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干涉。

在利比亚人看来,纳赛尔所倡导的正是自己所希望的。纳赛尔是众多利比亚人的偶像,包括当时还年轻的卡扎菲。

纳赛尔

卡扎菲出身贫寒,但是自小就有极强的组织才能,在学校上学期间,卡扎菲就凭借出色的口才和组织能力,组建起一个小小规模的政治团体,层级分明,分工明确。

长大后,卡扎菲选择了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从军。在当时已经阶层固化的利比亚,从军是少数能够改变个人命运的途径。在班加西的军校毕业后,卡扎菲由于成绩突出,被派往英国留学半年。

回国之后,卡扎菲成立了“自由军官”组织,凭借出色的组织才能,卡扎菲顺利地联络到大量的中下级军官,让他们团结在自己身边。许多官阶比卡扎菲更高的军官都心甘情愿听从卡扎菲的命令。当力量逐渐壮大后,卡扎菲开始谋划政变。

年轻时的卡扎菲

1969年8月31日,当时身为中尉的卡扎菲联合“自由军官”组织的成员突然发难。当天傍晚,他们以夜间训练为由,将三个营的装甲部队调遣出班加西,直扑首都的黎波里。

他们率先突袭国王的禁卫部队,将禁卫部队司令关押起来。整支禁卫部队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接下来,政变军队进入王宫,逼迫伊德里斯一世国王就范。

第二天,卡扎菲的部队占领了的黎波里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卡扎菲向全国宣布革命成功。伊德里斯一世宣布退位,流亡埃及。卡扎菲一跃成为利比亚的最高领导人。

纳赛尔与卡扎菲

卡扎菲的上台就这么简单,没有流血,没有死人,没有发生任何有实质意义的战斗,一夜之间让利比亚变天。利比亚百姓当时非常接受并且拥戴这样的领袖,他们受够了,他们认为卡扎菲就是他们心目中的领袖,他们认为卡扎菲能带来改变。

确实,卡扎菲确实带来了改变,改得非常彻底,改得面目全非,改得太狠了,最后连自己的命也给改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