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入宮數十年,侍奉慈禧太后深得寵幸,但他知道自己身處權力中心,隨時都面臨着被革、被驅逐的風險。因此,在他得勢的時候,就爲身後的事情做了詳密的安排,以防萬一失寵,在京城中待不下去了,好有退路。

光緒末年,李蓮英便在自己的家鄉大城縣李賈村建起了一座規模龐大的莊園。莊園的主人雖是李蓮英四弟李升泰的,但一切都是按李蓮英的意圖辦理,因此可以說這座莊園是李連英苦心經營的。

這座莊園建造的十分豪華鋪張,雕樑畫棟,氣勢恢宏。全部建築以中路一處爲軸心,東側兩路,西側兩路,皆爲三進身四合院。同時在東側外面還單獨建有幾個院落,分別爲磨坊,碾房,茶房,木工處,套具庫,倉庫,小車庫,鷹房,狗房,大廚房,小廚房和長工們的住房等等。

整座莊園全部是青磚瓦房,磨磚對縫,當時要求磨磚工人每天每人只磨一塊磚,磨多了則認爲是幹活粗糙,不合格。地下則一律用青石條打基,所有泥口,採用糯米漿調和白灰黏合。全部院落,坐北朝南。

中路最爲講究,高大的青水脊門樓向南開在正中,四級青石臺階上有一對石質抱鼓,階上兩側有一對石獅子,門檐下用方磚雕以翎毛花卉鑲嵌,進入大門,影壁爲六塊方磚嵌心,雕刻透心的獅子滾繡球,一個個張牙舞爪,神態各異。

全部建築,房屋高大,皆有前廊,紅漆明柱頂立,院內遍植花卉。室內陳設,桌椅多是楠木、紫檀。古玩字畫,琳琅滿目,多不勝數。屋頂有天花板,地上有木製地板,上鋪地毯,華麗優雅,其豪華程度不輸京城王府。

每座院落,都有守夜打更護院人員,拾級而上,頂上有瞭望臺,可以四下瞭望。全部院落的外面,築有土圍子環繞四周,每個角上,各有炮樓一座,內放土炮一門,漆黑的夜空下炮樓高懸紅燈,16名打更護院人員,輪流值夜。李家老小,男男女女,在這些護院人員的保護下,在軟牀暖閣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

莊園裏有名馬幾十匹,個個膘肥體壯,顏色絢麗。小轎車七八輛之多,單紗、夾、棉、皮,四季車圍,隨着季節天氣冷暖而變化。家中僱傭有跟班、僕婦、丫環、廚師、裁縫等,日侍左右,加上長工、馴鷹的把式、馴狗、養花的師傅、採買人員等,共有上百人。

莊園裏的大小主人,平均每天有三四人伺候,整天山珍海味,大排筵席,有時喫膩了,就弄寫野味調換口味。當時距離李賈村六里的白洋橋村,有一家肉鋪,掌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早上不管颳風下雨都要爲李家送一擔肉、燻腸、燻肉,李家喫這些東西,就跟普通人喫鹹菜一樣,一連幾十年從不間斷,直至李家敗亡爲止。

莊園裏的男男女女,大小孩子,一年四季都備有衣裳,單夾皮棉,應有盡有。這些人整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全靠李蓮英弄來的錢供養,身不動,膀不搖,完全靠別人伺候。少奶奶和小姐們,喫飽了沒事有時學學繡花,做些小工藝品,有時還請能說會道的老太太給他們說笑話講故事。

不過她們主要是以玩紙牌擲骰子耍錢度日,日久天長,一家人玩覺得沒意思,就請人陪他們玩,窮苦人家玩不起,就花錢僱,凡被僱去耍錢的人,每天管三頓飯,給二兩銀子做工錢,另外再給二兩 銀子做本錢,倘若輸了再給,如果贏了就歸自己所有,她們並不在乎這點銀子,只要玩得開心就行。

男少們同樣喫飽了沒事幹,除了賭錢之外,寂寞了就騎着馬,帶着隨從護衛,到佃莊上轉轉,喫喝玩樂一番。春秋季節,則以放鷹玩犬獵取野兔爲樂,或者坐着轎車,四處趕圈集、上廟,到處兜風,炫耀財勢。

李蓮英自己因爲常隨慈禧身邊,沒有太多機會來到老家。但每次回家,身邊都要帶着四個小太監,伺候他的飲食起居,並且總是事先在北京打製好很多二兩重的銀稞子,每當他在街上散步時,便讓幾個小太監揹着錢袋子,無論男女老少,只要一見面打招呼,就給銀稞子一個。

確確實實,當年李家的人有的是錢,不管什麼災年累月,總是過得逍遙痛快。宣統三年二月李蓮英死後,財源日漸枯竭,從此便緊緊罩上一層衰敗破落的陰影,過了二三十年光景,便因揮霍無度終於衰敗了。

相關文章